汤显祖·牡丹亭ppt课件
1. 宏观上,世界是有情的世界, 人生而有情。
2. 程度上,有情人生的最高境 界——至情
3. 途径上,最有效的感悟方 式——戏曲
•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
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 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 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 之至也。”
--
【汤显祖创作】
汤显祖 《牡丹亭·游园》
一、了解汤显祖其人;理解汤显祖 的“至情”论和《牡丹亭》“以情 反理”的主题 二、了解明清传奇剧的特点 三、把握 《游园》语言特色及杜丽 娘形象。
明清传奇剧
元末明初,南戏吸收了杂剧等艺术形式与曲 牌,加以融合,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态, 并在成套曲牌连接方面形成一定的规律,从 而确立了一种曲牌体的戏曲体制,这就是明 清传奇剧。明清传奇剧影响较大的声腔为 “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 “昆山腔”,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弋阳腔” 和“昆山腔”,最大特点是“水磨调”: “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 息。”“昆山腔”发展为后来的昆曲,对后 世影响很大。
【哲学思想】
1、“王学左派”的影响 其老师为罗汝芳,罗是王学
左派重要人物泰州学派之祖王艮 的三传弟子。王艮提出了“日用 良知说”,以百姓为主体,强调 “安身立本”、“明哲保身”。
2、李贽“童心说” 的影响
李贽亦为“王 学左派”的重要人 物,他强调“童心 自出”。
汤与李贽相识, 倾慕其《焚书》。
李贽
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 江西临川人。
与西方莎士比亚(1564—1617)大致同 时。
(日)青木正儿:“东西 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 也。”
汤显祖21岁中举,28岁进京赴考 时已经是名闻天下的才子。由于不受 权相张居正笼络,直到张死后的34岁 (万历11年,1583)才中进士。
万历19年(1591),上《论辅臣 科臣疏》被贬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 江遂昌知县,终因愤世嫉俗、抨击朝 政被罢免。
--
汤还结识了著名禅僧紫柏大 师,紫柏名真可,字达观,号紫 柏,吴江人。与莲池、憨山、蕅
(ǒu)益并称“晚明四大高僧”。
紫柏与李贽同为晚明反传统、反 礼教的斗士,被称 “一雄一杰”, “两大教主”。
另外,汤与将李贽“童心说” 运用于文学创作的“公安三袁” 之首的袁宏道亦有来往。
--
【“至情”理论】
--
《浣纱记》
作者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作品 借春秋时吴、越争霸的故事表达对国家兴盛和衰亡 的思考。吴王夫差率军打败越国,将越王勾践夫妇 和大臣范蠡带到吴国充当人质。勾践被俘后,忍辱 负重 ,听从范蠡的建议,定计将范蠡的恋人浣纱女 西施,进献给吴王,用女色来消磨他的意志,离间 吴国君臣。吴王果然为西施的美貌所迷惑,废弛国 政,杀害忠良。三年后勾践被放回越国,卧薪尝胆, 终于击败吴国,夫差自杀。范蠡功成名退,携西施 泛舟而去,去过隐士生活。
称“科”。
--
“生、旦、净、末、丑”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 “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 种分法,近代以来,不少剧种的“末”已逐渐归入 “生”,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 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 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 色的统称;“生”、“净” 是男角色;“丑”中除 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生:小生 老生 武生 旦:花旦 刀马旦 老旦 青衣 净:花脸 末:年纪较大男性 丑:丑 角 文丑 武丑
汤显祖早年创作以诗文为主 初年所写的《紫箫记》,未完,后 于万历15年改编为《紫钗记》。其 余三剧为《牡丹亭》、《邯郸记》、 《南柯记》,均作于辞官以后的晚 年。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 茗堂四梦》。
--
《鸣凤记》
作者佚名,或谓王世贞及其门人所作。作品写嘉靖 时奸相严嵩杀害忠臣夏言、曾铣。杨继盛上书直谏, 痛斥严嵩十大罪,惨遭杀戮。董传策、吴时中、张 鹤楼等联名劾奏,遭严刑拷打,发配充军。郭希颜 以“不剪奸雄死不休”的决心向朝廷陈言极谏,再 遭严嵩毒手。最后,邹应龙、孙丕扬、林润等人历 经曲折,终于斗倒严嵩,清算了严党罪恶 。作者把 他们反对严嵩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称为“双忠八 义”, “朝阳丹凤一齐鸣”。在严嵩之子世蕃伏诛 不久,就把震动朝野的政治斗争搬上舞台,具有深 刻的现实意义。
--
三大传奇剧
标志明代传奇剧成熟的是中叶“三大传奇剧” 的出现:
李开先《宝剑记》:忠奸剧 梁辰鱼《浣纱记》:历史剧 无名氏《鸣凤记》:时事剧
--
《宝剑记》
作者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 明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作品取材于中国白 话小说名著《水浒传》而有所改动。林冲参 奏高俅而被高陷害,刺配沧州,最后逼上梁 山。高俅子谋占林妻张贞娘,贞娘出逃,在 白云庵出家。梁山英雄攻打京城,朝廷将高 俅父子送梁山军前处死,并招安梁山军。
--
• 3、音乐体制: 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 宫调,并可以换韵。明末 清初流行昆腔新声演唱。
--
• 总体特点:
较之以前的南戏、杂剧,明清传 奇剧—— 篇幅宏大、题材广阔、情 节曲折、形式自由、角色细致、人 物丰满、曲调优美、词采丰富,标 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进步与成熟。
--
祖汤 显
--
汤显祖 (1550—1611)
--
昆腔新声的影响
1、明末清初的传奇剧昆腔一统天下; 2、影响了被称为“国粹”的京剧的产生; 3、昆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
为中国古典戏曲的“活化石”。
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称号。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明清传奇剧简说
• 【传奇剧体制】 • 1、演出单位:
出,并有简单标目,剧 本一般分上、下两本, 通常有四、五十出。
--
• 2、演出体制: (1)角色行当——生、旦、净、末、
丑等,分工细致; (2)副末开场; (3)生旦报家门; (5)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
唱、轮唱和合唱; (4)舞台动作、效果等称“介”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