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下学期 主题小结

中班下学期 主题小结

《你快乐我快乐》主题小结中二班《你快乐,我快乐》这一主题活动,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不断进步,学会做更多的事情,如自己系鞋带,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管理个人物品,知道并会写自己的学号等,孩子们懂得了遵守各种规则,他们有了积极向上的愿望。

我们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班上孩子认识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感受家人的关怀与快乐,培养了孩子爱父母、爱长辈、爱家庭的情感。

让孩子们保持愉快的心情,乐意去尝试用多种方法让自己和别人(同伴、家人)快乐。

下面是孩子们的精彩画面,这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记录了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份快乐。

一份份“家庭成员调查表”记录了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情况。

在孩子担任调查员的过程中,也让孩子了解了家中每个人的资料,更让孩子从家人的工作中知道了成人劳动的快乐和辛苦,以及家人对工作的乐观态度。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份全新的体验,他们会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尽快熟悉环境。

知道自己长大一岁,在新的学期里能自己主动做更多的事情(用筷子吃饭,系鞋带,穿脱衣物等);会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和自己的同伴友好相处;在环境和家园合作方面,我们将请家长给予大力配合和支持。

开学初为元宵节,我们将搜集有关元宵节的民俗物品、图片和音乐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帮助幼儿了解元宵节,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孩子提供各种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鼓励家长带孩子到社会大环境中感受节日的气氛,体验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同时引发幼儿关注贫困孤儿,激发同情心,体验“朋友快乐,我也快乐”的心情。

另外,开展了社会《微笑》、美术《开心帽》、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等,引发了幼儿关注其他贫困孤儿,体验了“朋友快乐,我也快乐”的心情,知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一道理。

并且,还设计了故事表演,让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而且还动手做了好多道具,如大的仿真竹篱笆和牵牛花藤,让幼儿在有直观的真实的背景下,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将故事有感情的表演出来。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幼儿对一些形容词如:沐浴、孤零零等不是很理解其中具体的含义。

中班幼儿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

主题活动《你快乐我快乐》正是建立在让幼儿学会心存感激,对人关爱,站在别人的立场理解他们的情绪,知道让别人快乐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这一主题共进行了四周,让幼儿照着镜子了解自己和别人的表情,制作开心帽,绘画我的心情故事,游戏“开心帽和生气包”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听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知道人不同的情绪变化,知道“让别人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的道理”。

通过四周的学习和生活,幼儿能主动关注小伙伴的情绪,留心小伙伴的表情。

看到小伙伴一脸不开心时会问:“你怎么了?”如果有人需要帮助时会主动帮忙解决,解决不了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助他,还愿意将自己高兴的事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他的快乐,现在小朋友告状声少了,关心多了,悄悄话多了。

班上是个大集体,更像一个大家庭,到处洋溢着小朋友的欢声笑语,家长也夸奖他们长大了,更懂事了。

主题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还会将这种以助人为快乐的情感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活动中,积极地、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们,让他们乐意在日常生活中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心,感受到温暖,因为学会爱与被爱,学会感激,才是让幼儿真正学会生活《我们身边的科学》主题小结中二班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一共预设了三周活动,在实施这一主题的日子里,孩子们在老师预先的启示下,用自己的眼睛积极观察,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发现了不少平时自己司空见惯,却没有留意或者引起注意的科学常识。

以前,跟孩子们谈起“科学”的话题,感觉好神圣、好遥远,仿佛并非我们可以靠近的,科学就该是科学家的事情,这个主题活动是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来源于生活、易被幼儿所熟悉并感兴趣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试验发现它们的特征和规律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进一步的体验,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让我和孩子们一起领悟了: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触手可及,甚至形影相伴。

这个主题活动是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来源于生活、易被幼儿所熟悉并感兴趣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试验发现它们的特征和规律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进一步的体验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在这个主题中,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更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满是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些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活动,如:《我的好帮手》要求幼儿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刷子,并了解刷子的不同用途;还有《会动的玩具》,孩子们在这个活动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不同的玩具具有不同的启动方式,如:小青蛙上了发条就会跳、小火车打开开关就会跑……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本主题里的几个动手小实验,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科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我忘不了在“颜色变变变”的活动中,当孩子们看着面前盛放了三原色的透明杯,展开积极的猜测、想象,看到实验结果的那一瞬“哇,太神奇了!原来绿色是蓝色加黄色变出来的!”……孩子们通过调动自己的感官,动脑猜测,再动手实践,一下子就记住了三原色,以及三原色混合变出生成的新的颜色。

还有一个活动“玩水游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操作、尝试以及与小伙伴的交流、讨论,很快地就把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一些现象搞得清清楚楚,还在活动中发现了水的一些特性,初步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我们身边的科学》主题活动的实施,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物质材料和大量的实践机会,给幼儿大量的自由空间,使每个幼儿从中层强自信心,促进他们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我找到了春天》主题小结中二班当第一抹嫩绿出现枯黄的树枝,当第一朵粉红照亮孩子们的盐,那种欣喜、那种充盈希望的感觉,真的让人感动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本主题活动是在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春天的变化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以多种材料表现春天的美丽景象,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本主题的实施时间为四周。

我们深知主题的开展,离不开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主题的容,必须是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脱离幼儿实际生活经验,或者太过深奥的东西,都是幼儿不喜欢的。

因此,我们在这个主题中,着重让幼儿去亲近大自然,让幼儿在充分感受、观察和体验中了解春天,因地制宜地利用园外的一切自然资源。

我们带领幼儿一起去参观幼儿园、小区的花草树木,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大家一起寻找春天,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于是在开展讨论时,幼儿就会有好多的东西想说,在说的过程中,幼儿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加上教师的引导、总结,幼儿从中积累了许多的知识经验。

通过综合活动《找春天》、《美丽的春天》,让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的景象,知道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小动物、河水等的变化;通过数学活动《给花宝宝排队》、《给春天的信》,认识了数字8和9,会将8个或9个物体按顺序排列;通过音乐活动《春天》、《蝴蝶找花》,学会了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并且能随音乐与同伴合作游戏。

我们发现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孩子们是很感兴趣的,在绘画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大自然的美,再用语言大胆地对春天进行描述和体验,了解到春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表达春天的美,对春天的热爱。

在自然角中,家长和孩子种植的水培植物和土培植物成为教室里一到美丽的风景,孩子们利用空余时间去观察和发现自己带来的植物有什么变化,并且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增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

总之,我们教师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

不一定要求幼儿对某些特定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情景中,引导幼儿在情景中探索和实践,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

《我找到了春天》的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幼儿有了更多的尝试机会,体验到了不同的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感受到了季节变化的所带来的乐趣。

《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小结中二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已结束,本主题主要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名称、地址及一些公共设施,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并学习用绘画、折纸、剪贴等方法表现和装饰自己设计的房屋。

通过各种方式、途径,了解家乡的民族文化,认识家乡的土特产、风景名胜、家乡的桥等。

我们围绕“我们居住的地方”“漂亮的房子”“数高楼”“造新房”“图形”等活动展开。

在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自己所居住的小区、社区医院、社区的警务站、社区宣传画廊、社区公园、健身场所、老人活动中心等,并能用绘画、照相等形式记录小区的主要特征和符号,让孩子第一次近距离地参观了小区,了解了小区不同建筑的不同作用,同时他们还了解到每个不同建筑附近都会有相应的符号说明,便于人们寻找。

在“我们的家乡”“家乡的特产”“家乡的桥”“夸家乡”“美丽的家乡”这些活动中,让小朋友了解自己生活、居住的地方。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家乡风貌及居住地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通过让家长和孩子利用调查表的形式,让孩子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特产、家乡的桥,社区的道路、设施,并利用各种废旧的纸盒制作“美丽的房子”,充分让孩子们认识了房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进一步熟悉了居住的环境,提高了动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开展这个主题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和爸爸妈妈积极搜集有关常熟的文化历史及特产、名胜的图片,有的爸爸妈妈还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房子等建筑物的亲子作品。

有的家长还利用周末带着孩子外出参观、游览,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家园合作这个途径,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在户外游戏是创设了“我是交通警察”游戏,并为幼儿提供白手套、红绿灯模型等材料,与小汽车游戏结合起来开展,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在游戏中加强了语言的交流,知道提醒同伴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小小建筑师”区域活动中,我们给幼儿提供积木、各种塑料拼插玩具、交通指示标记、小型房子及瓶瓶罐罐等,让幼儿建造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休闲广场、马路、沿街商铺等。

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儿童在不同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

主题《我居住的地方》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孩子的社区知识却永远铭记在孩子心里,他们养成习惯,走过某个场所会观察上面的符号,了解符号的意思,他们为了自己居住的地方更美好,会互相监督不乱扔垃圾,会互相畅谈自己对小区的设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