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糖尿病足相关知识健康教育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02
目前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的发生大多与糖尿病足发病缓慢,短期内不会看到其严重后果;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患者相关知识缺乏[1];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程度缺乏认识;足部自我防护能力低下有关[1]。

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成员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和或减少了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同时加强护理促进足溃疡的愈合减少截肢,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部发凉、麻木、感觉异常、疼痛、间歇性跛行或(和)有感染、皮肤呈暗紫色、深溃疡和或肢端干湿性坏疽等症状,截肢率高达26.4%。

糖尿病足的预防
有效地控制血糖:良好地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最有利的措施,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正确的使用降糖药物,严格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尽量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适量运动: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在理想水平,减少饮酒,戒烟。

每天进行步行锻炼,适当作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
下蹲运动等,以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和下肢供血的改善[3]。

谨慎对待各类症状:对足部出现的鸡眼、胼胝(胼胝是皮肤长期受压和摩擦,生成硬而平滑的角质增厚的部位)、水肿、畸形等,一定要做妥善的处理,切莫忽视,更不能随便用针挑,或剪子剪,以免引起感染,使破溃增大。

发生胼胝、鸡眼后,可对局部组织的压力增加30%,要及时修剪平复,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医院,或专门足部护理机构处理这些问题。

足部物理检查:糖尿病足早期发现需要患者(自查)和医生(他查)的协作,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早期检出率,应至少每年进行并发症检查1次,如出现足部病变症状或一些早期实验室检查异常时,应每半年或3个月检查1次。

⑴自查:平时经常检查足部的外观、注意足部出现的细微症状。

①外观:经常看看足部有没有外伤、破损;有无鸡眼、胼胝、水泡、皮疹等;皮肤色泽有无异常;肌肉有无肿胀或萎缩;关节是否变形;剪趾甲时有无开裂、甲沟红肿;足底观察不到时可以用镜子反射帮助检查,或请家人协助观察。

运动或在有沙石的地方行走以后,要仔细检查足部有无破溃。

②症状:走路时有无足底不稳定,踩棉花的感觉;有无行走过程中或在休息状态下出现双下肢疼痛。

⑵他查: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专业的检查方法,从而了解患者下肢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足的日常护理:①每天温水洗脚,保持足部皮肤润滑: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不要泡脚),水温不能太高(38~40℃),以免烫伤皮肤;洗脚前,先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洗脚后用柔软、
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用力不要过猛,用白色毛巾擦脚,以便及时发现有无感染或出血。

每天可涂抹润滑剂滋润双脚,同时轻柔地按摩皮肤。

如果是汗脚,可在洗脚水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出汗过多容易引起真菌感染,真菌在酸性环境中不利于生长。

②正确修剪趾甲:趾甲要定期修剪,剪得不要太短太深以免伤及甲沟,剪完后要轻轻磨平磨光甲缘。

③选择合适的鞋袜:平时要穿透气性好,质地松软,大小合适的鞋袜,鞋底和袜底要保持平整。

不要穿凉鞋、拖鞋或高跟鞋,以免皮肤裸露在外造成碰伤和减轻足部负担。

对有汗脚的患者,每天要勤换鞋袜,始终保持足部的干燥。

足部受伤的预防:足部受伤和感染是诱发足溃疡的重要原因,尤其引起重视:①定期检查双足,观察足部外形、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感觉有无变化;②每晚用温水(不宜超过40℃,)洗脚,且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保持足趾间的清洁、干燥;③避免足部受伤,不要赤足行走,赤足穿鞋,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以防刺伤、碰伤,行走时要保持平稳,防扭伤;④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不要使用热水袋,选择舒适的鞋袜;⑤正确修剪趾甲;⑥正确处理鸡眼、脚癣;⑦对于水泡应严格无菌抽液处理。

足溃疡的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时,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甚至有恐惧心理。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彻底清创,局部消炎,祛腐生肌:糖尿病造成的下肢动脉病变往往是多节段、更远端、病变更广泛,传统的外科治疗有一定的难度[4]。

根据溃疡局部坏死组织及分泌物的情况,先用双氧水,再用加入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反复冲洗,清除分泌物,软化创面有坏死组织形成的痂皮,根据情况进行锐性剥离祛除,避免造成出血,伤口及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再用普通胰岛素4~8u、盐酸庆大霉素4万~8万u、生理盐水2~3ml均匀喷洒于溃疡面,然后再用祛腐生肌药膏配以氯霉素消炎粉均匀涂抹在创面,无菌纱布包扎,视创面情况,每天或隔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

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鲜雪梅,楼青青,朱君亚.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22-724.
2 杨青,钱晓路,白娇娇,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35-338.
3 许樟荣.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的诊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4):14-15.
4 畅坚,许樟荣,王志强,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外周动脉病变血管造影对比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5):324-3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