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二讲 感觉和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1、感觉 2、知觉 3、感知觉在教学上的应用
第一节 感觉
➢ 什么不是感觉?
• 我对这个女孩有感觉。 这里的“感觉”指的一种 情绪,一种爱慕。
• 我感觉这件事要这样 发展……
这里的“感觉”指的是一 种意识,是对感觉的认识。
➢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范围内,人们对1000—4000赫兹之间的声音 最敏感。 听分析器也是人重要的信息通道,接收10% 以上的信息。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你站对位置了吗?
在对另一半说情话前,得先搞清楚自己 是不是站对了位置。美国最近一项研究显示 ,人类的左耳接收诸如“我爱你”等甜言蜜 语,比右耳来得敏锐,因此如果想对情人示 爱,最好站在对方的左边。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5、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为 肤觉。
包括触觉、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皮 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 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冷和热的感 觉。
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压力敏感性不同,如 指尖对刺激位置感觉的精确度是后背的10 倍。
肤觉在人类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个方 面是:触摸。通过触摸,你可以和他进行交 流,这个人是你渴望给予或接受安慰、支持 、爱和热情的人。
某种感觉能力有缺陷的人,可以通过发展另外一 些感觉能力而得到补偿。例如盲人一般具有较好 的听觉和触觉能力,可以通过脚步声或拐杖击地 的回响来辨别附近障碍物、房屋、河流、旷野等 地形,也可以通过触摸觉“阅读”盲文。
➢ 感觉的现象
1、感觉适应
定义: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 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闪光融合现象
引起连续感觉的刺合频率。临 界频率所引起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 象。
它是指断续的光刺激达到临界频率时 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融合的不闪的光。
第二节 知觉
➢ 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状结构需要得到外界的刺激以维持一个激 活的状态。外界接触被阻止时,大脑就即 兴创作,自己产生刺激。
实验证明,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 的外界刺激。
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 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2、感觉是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 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3、感觉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保持平 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 假如没有感觉?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 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 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 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 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 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 何时退出实验。
观察窗
空气调节装置
扬声器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感觉剥夺实验
研究人员认为: 维持大脑觉醒状态的中枢结构——网
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 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 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
注视30秒以上,然后看白色背景。
注视图中心四个黑点30秒钟!
感觉后像的应用:
感觉后像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 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 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即可觉察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个同类 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 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差别阈限的小实验
在一个信封里放一枚一元的硬币,在另一 个信封里放两枚硬币,你可能很容易觉察 两个信封的重量上的差别。
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州萨姆休斯敦州立大 学的研究显示,人类的左耳在接收情感言语 上,比右耳有效,这是因为左耳由右脑控制 ,右脑主导所谓的情感区,对情感的反应比 较灵敏。
3、嗅觉
嗅觉是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微粒作用于嗅分析 器时产生的香、臭等感觉。
人的嗅觉不如有些动物(狼狗)。
4、味觉
味觉是由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通过味蕾产生的感 觉。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视觉适应: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 适应现象。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明 适应是视觉感受器在强光刺激下感受性 降低的过程。
暗适应是视觉分析器在弱光刺激下 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嗅觉的适应(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听觉的适应(如:酒吧)
➢ 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感 觉
内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肤觉 运动觉 平衡觉 内脏觉
距离感觉
接受远距离的刺激
1、视觉
视觉是可见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所产生 的。是个体辨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 等特性的感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研究证明,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以上的 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现在用两个重量相同的皮包代替两个信封 ,其中一个包里放一枚硬币,另一个包里 放两枚硬币,你能觉察出他们的差别吗?
韦伯定律(对差别阈限的研究)
德国物理学家兼生物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触觉 的差别阈限。结果发现: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 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 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间色律:混合两种非补色,便产生一种新的 介乎它们之间的中间色。例如:红+蓝=紫色; 红+黄=橙色
代替律: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相同颜色可 以彼此互相代替。如黄和蓝相混合时,黄色 可以由红加绿来代替,因“红十绿=黄”
2、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适宜刺激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在听阈
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四种主要偏差:第 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近因 效应。
影响社会知觉的四种主要偏差:
A.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指与陌生人初次相见对对方产生的印象。 B.近因效应 指在时间上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 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 C.晕轮效应 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清晰鲜明的印象掩 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 D.刻板印象 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或是 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
卡普兰的实验
甲组描述:深陷的眼睛 隐露凶狠阴险,高耸的 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 的顽固; 而乙组却描述:深沉的 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 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 家探索的意志。
6、运动觉
也叫动觉,是由身体活动而产生的感 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 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 形态。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是身体定向的感觉。 它是由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 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8、内脏觉
内脏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 的感受器产生的。包括饥渴、饱胀、便 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 小刺激量。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都是很低的(见 下表),这对于保障生命安全有积极作用。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类别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温冷觉
绝对阈限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48公里外的烛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6米外手表的滴答声 一茶匙糖溶于7.5升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
适宜刺激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感 受器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锥体细胞和 棒体细胞)。
小实验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两个黑点,如 果近视的话,就画的大一点,两个黑 点之间距离7-11厘米就可以。
接下来,请把纸拿起来,捂住左 眼,用右眼看左边的黑点,并把纸前 后缓慢地移动,看一看有什么特别的 事情发生?
❖ 颜料混合是指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或 油漆、油墨的混合。如将红与黄的颜料混 合配成橘红等。
❖ 两种混合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
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
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 的光被吸收了。
颜色混合的规律(适用于色光混合)
互补律: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和它相混合 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互为补 色。例如:黄和蓝、红和浅青绿色。
K=△I/I 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 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一个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 律。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原来刺激强度 的变化而变化。
对不同感觉来说,K的数值是不相同的, 即韦伯分数不同(见下表)。
费希纳定律
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 上,进一步探讨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认 为感觉(或感觉量)的大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 对数函数,并推导出一种数学关系式:
根据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可分为:视知 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知觉和触知 觉。
根据事物的基本属性可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形状知觉
距离知觉
“视崖实验”
似动现象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 知觉对象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 觉和自我知觉。
➢ 知觉加工的主要途径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对刺激的分析始于 感觉受体,然后在上升至大脑和心理的 层,也叫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往往是根据我们以往的 经验和预期,先从较高水平的心理过来 完成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进而形成感官 认识,也叫概念驱动加工。
知觉的两种加工过程
依赖于
刺激物的特性
自
下
例: 物体的 颜色知
而 上
觉依赖
的
于光的
加
波长
工
自
依赖于
上
知觉的主体
而 下
例: 人的知
的
识和经
加
验会影
工
响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