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政策模型
• 比如,按照上级的要求,一个行政机构必
须在一个工作日(8小时)之内完成四项比较 紧急的任务。根据事前的估算,完成第一 项任务大约需要6小时,第二项任务3小时, 第三项任务3小时,第四项任务2小时。
• 第一种组合排列方案是,工作任务顺序排
列,即完成第一项任务后,再去执行第二 项任务,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最后一项任 务。显然,这个方案需要14个小时,大大 超过了限定时间。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模型
一、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 解
• 理性,通常解释为合理、有理,它与感性
相对,指人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 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 • 经济人自私且功利,做任何事都以满足个 人最大利益需要为目标。分析经济人的行 为实际上很简单,他之所以这样做而没有 那样做,就是因为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 满足他的利益需要。
• 假如你计划买一辆汽车,你认为对自己来
讲最主要的方面是汽车的售价,你的最大 承受力是15万元人民币。根据方面排除法 的要求,所有售价超过15万元人民币的汽 车,均应从你的选择方案中排除(尽管许多 车型你都非常中意,但你没有实力购买)。
• 接下来,你认为座位数对你来讲成为最重
要的属性,如果你希望挑选5个座位的汽车, 那么仅有2~4个座位的汽车也将被排除在 继续考虑之外 • 再根据剩下的属性如排气量、最高时速、 自动档、颜色等进行选择,直到做出最后 的决策。
• 这种方法比多属性同时比较更直观、更具
体、更简单、更快捷,因为它不涉及复杂 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对决策者的认知 能力要求不高,相对易于掌握。 • 尽管从规范决策方法的角度来看,方面排 除法并不能保证被选中的方案事实上能真 正优于那些被排除掉的方案,但至少可以 说这是能让决策者感到满意的方案。
三、渐进主义:新政策是对旧政策 的补充和修正
• 美国学者林布隆在批判传统理性模型的基
础上提出了渐进模型。 • 他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不完全是 一个理性过程(分析问题、明确目标、提出 方案、优化选择等), • 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 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
渐进模型有以下一些特点:
• (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
• 2.方面排除法 • 这是一种适用于对决策方案进行同时性选
择的有效方法。
• 比如,对选购汽车的决定来讲,可以根据
价格、座位数、速度、颜色等属性来进行 选择。根据方面排除法的要求,在选择过 程的每一阶段,要根据重要程度的差别从 多种属性中挑选出某一属性并以此为标准 对方案做出评价。对不符合这一属性要求 的予以排除,即在以后阶段的比较选择中 不会继续考虑这些方案。
• (1)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
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 • (2)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 往往受到个人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 素的影响。
案例
• 如果你是个篮球迷,有朋友送给你一张免
费球票,而那天晚上恰好下了场暴风雪, 这使得驾车去体育馆看比赛十分危险,这 时你是去还是不去呢?假如换一种情况,同 样的球票,同样的暴风雪,但球票是自己 花300元买的,这时你去还是不去呢?
知是有选择的,而不是全面的 • 第二,人的记忆能力有限。 • (4)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 价值一致。 • (5)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 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
二、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 解
• 西蒙在对传统理性主义总结和批判的基础
上,提出了有限理性模型或称满意模型、 次优决策模型。 • 1、组合排列法 • 组合排列法就是从工作任务的不同组合 排列中进行选择,以达到满意结果的一般 性决策方法。
• (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
值偏好。 •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 的消耗。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
• (1)确定决策目标。 • (2)提出备选方案。 •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 (4)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缺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应 具备如下条件
• 理性的选择就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
即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案。 • 条件: •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 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因为是整体,才会有一致性的价值判断 • (2)决策著具有绝对理性。表现在他们具有 完备的知识和信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预 测所有结果。
• 根据行为学的研究,在后一种情况下,人
们多半会冒险前去观看比赛。人大都具有 “成本陷入倾向”和“损失厌恶倾向”— —认为既然已为此花了钱,那么最好不要 浪费,而不去过多考虑结果会怎样。人们 通常会把损失看得比收益重要得多,这完 全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 (3)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人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有限。人的感
• 第二种组合排列方案是,第一项任务和第
二项任务同时开始执行,都完成后再顺序 执行其他几项任务。这种方案需要11个小 时,依然不能满足工作任务的时间要求
• 第三种组合排列方案是,第一项任务与第
二项任务同时开始执行。第二项任务一完 成,马上接着进行第三项任务,最后进行 第四项任务,共需要8个小时。 • 由于这种方案已经能够满足需要,所以行 动方案的选择可以到此终结。尽管可能还 有其他排列方案,而且这种方案也非最优 的选择,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搜索下 去了。
• 托马斯· 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中对
精英理论的基本观点做了如下概括: • (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 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 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 • (2)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 者的多数人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 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
策的承诺。 • (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并 不强调有所创新,也不是无所作为,只是 注重对现行政策的修改与补充,以弥补现 行政策的缺陷。 •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 调适。
四、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们的偏 好
• 在政策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
的要求及其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 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 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 由他们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 加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