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复习计划一一、复习内容1、图形的变换;2、因数与倍数;3、长方体和正方体;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统计;7、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主要目标:1、进一步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①掌握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和变化,正确认识这三种图形。
②了解自然数、整数的意义;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掌握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③掌握长方体(含正方体)的特征;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求长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方法(公式)。
④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含带分数),掌握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约分和通分的意义以及约分、通分的方法;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⑤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⑥掌握“众数”的意义及其与“平均数”、“中位数”的联系,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2、形成以下基本技能。
①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②能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倍数,正确判断100以内自然数中的质数和合数,会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含立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含容积)。
④能正确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⑤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⑥能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众数,能半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能正确分析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①生活中与“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关于长方体(含立方体)的稍有变化的实际问题:无盖(无底)、侧面积(通风管道)、涉及计量单位不同的、转化为质量的、展开图及其设计制作的、拼搭式的、具有等量转化性质的等。
③关于求“分率”与分数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
分数加减问题(以两、三步为主)。
④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分析。
4、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与自我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树立合作、互帮、集体等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认真复习的良好习惯。
三、复习形式1、结合课本“总复习”分单元复习,适当沟通有关的知识。
2、对分单元复习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组织针对性复习。
3、适度综合练习,查漏补缺。
四、时间安排1、分单元复习:6—8课时。
2、针对性复习:2—3课时。
3、综合练习:6—8课时。
复习时间总体上安排2—3周。
五、相关措施1、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依靠学生主动复习相关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复习交流、讨论,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行解决基本知识的复习。
2、教师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
如有关容易引起审题错误的、一题多法的等。
3、复习中进行一些必要的练习,但注意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练习中着重培养学生认真答题的态度和一丝不苟解题的习惯。
4、对于“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准备继续通过互帮小组,为其补习最基本的“双基”,不搞“一刀切”,以免影响他们的“心理”。
5、适当编制一些“发展题”,用以开发学有余力学生的“创造思维”。
6、重视解题策略的训练,引导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策略能力。
7、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复习热情,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复习。
复习计划二一、复习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探索轴对称图形及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及旋转图形。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图,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4、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6、认识众数及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问题。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本册知识的系统归类、整理、综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加强对知识点的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能正确、灵活解答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难点:(一)复习重点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
5、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二)复习难点1、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
3、生活中的某些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4、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5、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四、复习安排:(一)归类复习。
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让学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
1、因数和倍数( 6月4日)知识点:因数倍数意义,找一个数因数倍数的方法,2、3、5倍数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6月5、6日)知识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假带分数,假分数和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的最大公因数,互质数意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最简分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分,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方法。
3、长方体和正方体(6月7日)知识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长、宽、高,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体积的意义、单位、公式,容积的意义、单位、进率、计算方法。
4、图形的变换、分数加减法、统计、数学广角(6月8日)知识点:轴对称图形,将一个图形旋转90度,分数加减法简算,区分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二)综合训练(6月11日开始)综合所学知识,重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灵活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五、复习措施:加强知识梳理、重点易错题训练、综合练兵试卷、学困生个别辅导。
复习计划三一、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掌握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二、复习策略:1.按书本设计基本程序,适当调整,由前到后;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展开有条不紊的系统梳理;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复习,主要针对第一步复习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补救等方面的复习工作。
2.要重视查漏补缺。
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
3.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4.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
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
5.综合复习、分层练习,做到在练中复;在复中练,纵横交错混杂进行。
三、复习知识要点注意点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对称1、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旋转1、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2、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
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4、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三)对称和旋转的画法1、对称要注意: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2、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如:12和6, 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