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压无功控制子系统

第六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压无功控制子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后台监控软件VQC
自动化系统网络VQC
6.2.2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应满足的约束条件
保证低压侧母线电压水平是首要原则 满足无功补偿“分层分级,就地补偿”的原则, 尽量减少主变调档次数 尽量降低电容器的动作次数 电压回升,变压器应先降档 负荷大、离电源远的变电站即使电压不是很低,也得先投电容器 调压装置不能频繁发出相反的指令 防止无功控制设备发令后,在命令执行并使遥调刷新这段时间内装置又 发一次调整令。 若分接头档位己经达到最低或最高位置又仍需要进行电压调整时,应改投切电 容器或发出语音报警等提示信息
6.3.2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变 电 站 运 行 状 态 的 划 分
功率因数下限 功率因数上限 QH QL
8
1
2
7
9
电压上限 UH
3
电压下限 UL
6 5
4
变电站9区运行示意图
6.3.2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九区控制策略
动作类型 降主变分接头 升主变分接头 投电容器 切电容器 U 和 Q的变化 U下降, Q减少 U上升,Q增加 U上升,Q减少 U下降,Q增加
6.3.2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变 电 站 运 行 状 态 的 划 分
功率因数下限 功率因数上限 QH QL
8
1
2
7
9
电压上限 UH
3
电压下限 UL
6 5
4
变电站9区运行示意图
6.3.2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九区控制策略
动作类型 降主变分接头 升主变分接头 投电容器 切电容器 U 和 Q的变化 U下降, Q减少 U上升,Q增加 U上升,Q减少 U下降,Q增加
U,Q 的动作变化关系
6.1.2 无功功率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
容性装置
能量
感性负荷
6.1.2 无功功率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对电力系统重要意义
稳定受电端及电网的电压,提高供电质量;提高公用点系统及负载的功率因数,
降低设备容量,减小功率损耗;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输电能力,并提供一
定的系统阻尼;提高发电机有功输出能力;减少线路损失,提高电网的有功传 输能力;降低电网的功率损耗,提高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及运行经济效益;降低 设备发热,延长设备寿命,改善设备的利用率;高水平平衡三相的有功功率和 无功功率;避免系统电压崩溃和稳定破坏事故,提高运行安全性。
6.2.2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应满足的约束条件
若主变高压侧电压太高或太低引起电压不合格,又没必要投切电容器时,控制
系统应进行提示。
应对多段母线上的电容器正确投切,而不仅仅控制其低压侧母线所连
的电容器。 遇到电容器故障或因事故跳闸或处于检修状态时,控制设备不应再对其发出合闸
指令。
考虑因通道或其它问题,遥控操作有时一次不成功,可再发一次令,如仍不成功,则需 要报警。 要能有效地躲过电网电压波动及电压变送器的短时误报,这可通过设置动作延时或进 行数字滤波来避免这些扰动 若出现遥测不刷新,应闭锁控制装置并给出提示
第六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压无功控制子系统
6.1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6.1.1 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定义
无功功率在电气技术领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
气设备运行都需要建立磁场,然而建立及维护磁场消耗的能量都来自无功
功率。 在电网系统中即存在感性无功功率也存在容性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 中最大的负荷是感性的,所以我们通常将吸收感性无功功率的负荷称为无 功负荷;而将吸收容性无功功率的设备称为无功电源。
第六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压无功控制子系统
6.3 电压无功控制方式及控制策略
6.3.1 电压无功控制方式
分散控制方式
电 压 无 功 控 制 方 式
集中控制方式
分级关联分散控制方式
6.3.2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变电站运行方式的识别
变电站一般都有多台有载调压变压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这些变压器 可能有多种运行方式。当变电站只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其共有四种运 行方式:当变电站有三台变压器时,通过组合就会有13种不同的运行 方式。 目前实际采用的识别方式主要有人工设置和自动识别两种。
U,Q 的动作变化关系
第六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压无功控制子系统
6.3 电压无功控制方式及控制策略
6.3.1 电压无功控制方式
分散控制方式
电 压 无 功 控 制 方 式
集中控制方式
分级关联分散控制方式
6.3.2 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变电站运行方式的识别
变电站一般都有多台有载调压变压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这些变压器 可能有多种运行方式。当变电站只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其共有四种运 行方式:当变电站有三台变压器时,通过组合就会有13种不同的运行 方式。 目前实际采用的识别方式主要有人工设置和自动识别两种。
2017/6/14
6.1.3 变电站的电压调整
电 压 无 功 调 节 设 备
同步发电机
调压变压器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抗器
同步调相器 静止同步补偿器
2017/6/14
6.1.4 电压无功控制补偿的目标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补偿具体目标
保证节点电压合格
保持系统无功平衡
电能损失最小化
减少电压调节次数
改善功率因数
电压偏差范围及功率因数的上下限等参数;
对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组的投切进行控制; 显示变电站的运行情况,; 在故障情况的条件下可以将装置闭锁;具备自检、 自恢复功能,做到硬件可靠、软件合理、维修方 便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6.2.1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理
自带I/O系统的独立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装置 常 用 的 电 压 无 功 控 制 类 型
2017/6/14
第六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压无功控制子系统
6.2 变电压电压、无功控制的原理
6.2.1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理
U s
U 1
K :1
U 2
I L
U L
Rs X s
Rt X t
变电站等值电路
RL X L
PL QL
PL RL QL X L U L UL
U L U2 U L
6.2.1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理
调压的过程只能按照整个变电站总负荷的变化情况进行调压。目前常用
的两种方式如下:
(1)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改变变压器变比 。
(2)改变补偿电容器组发出的无功功率。
6.2.1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理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要求
识别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状态;目标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