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B客观部分1、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今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

它是历史的界碑。

它既是以往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终点,又是以后中国当代文学历史的起点。

2、153年9月23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3、文艺界的三大战争:(1)1951年开展的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论观点的批判(3)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4、电影《武训传》是一部以清朝未年武训的生平事迹为内容的传记影片。

5、《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的总结性文章,指出影片“污蔑了中国人民历史的道路,宣传了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用改良主义来代替革命,用个人奋斗来代替群众斗争,用卑躬屈节的投降主义来代替革命的英雄主义”。

6、胡乱和俞平伯为“新红学”代表人物。

7、胡风的作品有《论主观》和《现实主义的路》等;他1954年7月,向党中央提交了长达30万字的《对文艺问题的意见》。

8、毛泽东认为:胡风和胡风分子确是一切反革命阶级、集团和个人的代言人,是以伪装出现的反革命分子。

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10、“百花开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容和意义:(1)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意义: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11、在“双百”方针时期,在文艺方面的变化,出现的三篇重要的作品: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以及巴人的《论人情》。

12、“大跃进”时期的新民歌《我来了》,民歌集《红旗歌谣》。

13、1960年7月22日至8月13日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文化会;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致《祝辞》。

14、1961年6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克服“左”的思想倾向,进行文艺“调整”的重要指导文献。

15、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1)长篇小说主要有《红旗谱》、《红日》、《青春之歌》、《三家巷》、《红岩》、《林海雪原》(2)中篇小说:主要有《火光在前》、《开不败的花朵》、《小兵张嘠》、《洼池上的“战役”》等。

(3)短篇小说:有《黎明的河边》、《党费》、《山地回忆》、《城堡的故事》等。

16、反映以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有《三里湾》、《创业央》、《山乡巨变》《艳阳天》等。

17、反映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有《百炼成钢》、《铁水奔流》、《火车头》、《为了幸福的明天》等。

18、大胆干预生活的小说:这种类型的小说多着眼于触及时弊、针砭黑暗、讴歌人性和爱情。

19、历史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的小说也有较快的发展,有《李自成》(第一卷)、《陶渊明〈换歌〉》、《广陵散》、《杜子美还家》等。

20、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和《烽烟图》被称为《红旗谱》三部曲。

21、《红旗谱》是梁斌的代表作。

它的主题是:反映了大革命前后10年这个历史阶段中我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和革命活动。

22、杨沫写的一个既各自独立又息息相关的三部曲为《青春之歌》、《芳菲之歌》和《英华之歌》。

23、《青春之歌》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个人抗争走向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

24、欧阳山的《一代风流》,分五卷:《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

25、《三家巷》的主题是:作品通过三家巷中代表工人阶级的周家、代表买办资产阶级的陈家、代表地主阶级的何家三个家庭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地概括了大革命前后我国南方的革命形势,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变化消长和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

26、周炳是《三家巷》中刻画的一个中心人物周炳的性格特征:(1)他富于正义感、同情心、好打抱不平,具有敢于反抗的性格;(2)他沾染了较浓厚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情绪,多愁善感,意志脆弱;27、《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和杨益言。

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英雄人物有:江姐、许云峰、成岗等。

28、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广泛地描绘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巨著。

29、《创业史》中刻画的我国农村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梁生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代表人物。

30、《创业史》中还出色在描绘了蛤蟆滩上“三大能人”的形象。

“三大能人”分别指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

31、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出现的旧式农民形象系列中,梁三老汉是最为出色的艺术典型。

32、柳青小说在艺术上的特征:(1)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和逼真传神的细节描绘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2)通过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的种种想法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3)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33、“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赵树理;“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孙犁。

34、王愿坚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党费》,文先后写了《粮食的故事》、《妈妈》、《七根火柴》等。

35、王愿坚的短篇小说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

36、孙犁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主要人物有:傅老刚和黎老东。

37、闻捷的《吐鲁番情歌》是一组以爱情为题的短诗,包括《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等7首诗。

38、《党费》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①作家善于让人物在严峻的考验中表现其精神美;②《党费》中伏笔的设计和细节描写也是颇具特色的。

39、“十七年”著名的长篇叙事诗: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李季的《杨高传》和闻捷的《复仇的火焰》。

40、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一颗新星》、《春风集》、《欢呼集》、《李大钊》、《凯歌》、《忆向阳》等。

41、《有的人》是一首饱含深刻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42、老舍在建国以后创作的话剧有《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老舍不仅仅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也称“语言大师”。

43、田汉的《关汉卿》的主题:通过关汉卿创作与演出《窦娥冤》展开了与元伐统治阶级的斗争,揭露了元朝统治者的残酷腐朽,歌颂了关汉卿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高尚情操。

44、《关汉卿》的艺术手法:在情节结构上,作者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

戏中戏就是《窦娥冤》。

45、50年代的叙事、抒情散文有:杨朔的《雪浪花》、和《红玛瑙》秦牧的《古战场春晓》《土地》和《花城》。

冰心的《樱花赞》巴金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向着祖国的心》;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歌声》;孙黎的《黄鹂》等。

46、十七年杂文创作的作家:邓拓、吴晗、廖沫沙等;作品有《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

47、杨朔有散文集《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亚洲日出》和长篇小说《洗兵马》(上卷)等。

48、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涉猎渊博,文美意深,情趣盎然,语言流畅,熔知识、哲理、情感、意趣,文采和形象于一炉,卓荦不凡,别具一格,蜚声海内外。

49、人类“样板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滨》。

50、“四人帮”反动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根本任务论”四人帮反动文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突出原则”所谓的“三突出原则”“即为”在所有的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主题先行论。

51、郭小川诗歌的特色:(1)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寓意深刻,充满着革命的激情。

(2)火样的战斗激情;(3)深邃的哲理思想。

52、新辞赋体(又称长廊或政论体)是郭小川自己独创的形式。

53、剧本创作座谈会:(1)时间:1980年1月23日(2)地点:北京(3)讨论问题:对文艺作品干预生活和揭露社会阴暗面的问题,讲话很强调要注意,“社会效果,千万不能”使人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会议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即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和不打棍子)提倡尊重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

54、四种文学思潮:(1)“伤痕文学”:最先亮出批判锋芒,一大批以揭露“文革”十年创作为主旨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应运而生,从不同的侧面对“文革”在人们的心灵留下的创痛进行了艺术表现,在情感的痛切中表露出强烈的政治批判意向。

(2)“反思文学”在以政治批判为主调的同时,溶入了非政治批判的因素。

(3)“改革文学”把理性思考的触须转向现实生活。

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深入地反映了现实改革中的各种斗争与冲突。

(4)“寻根文学”彻底摒弃了对生活和历史进行单纯政治层面剖析的创作手法,而把探寻的笔触伸进了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结构中去,超越政治批判政治批判层面而突入到历史文化反思层面。

55、四种文学思潮的代表作:(1)“伤痕文学”:刘心武德《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等。

(2)刘真的《黑旗》,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3)“改革文学”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鸡窝洼人家》等。

(4)“寻根文学”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阿城的中篇小说《棋王》王忆安的中篇小说《小鲍庄》等。

56、蒋子龙塑造的一个“开拓者家族”所包括的作品有:《乔厂长后传》《开拓者》《一个工厂的日记》《拜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等。

57、高晓声的小说,大都是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

《陈奂生上城》是“陈奂生系列小说”中的第二篇。

其他几篇分别是《漏斗户主》《陈奂生转业》和《陈奂生包产》。

58、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1983年获首届“矛盾文学奖。

59、古华的《芙蓉镇》获首届“矛盾文学奖”。

此作品艺术特色:寓政治风云于风欲民情图画之中,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60、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在1981年荣获第二届“矛盾文学奖”。

61、悼念周总理,缅怀与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歌有:李瑛的《一个月的哀思》,柯岩的周总理,您在哪里?》石祥的《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等。

62、“三个崛起”论文分别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的面前》孙绍振《新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业的《崛起的诗群》。

63、艾青出版了《归来的歌》和《雪莲》分别获1979—1982年、1983—1984年全国优秀新诗奖。

64、l历史剧创作有:曹禺的《王昭君》陈白尘的《大风歌》颜海平的《秦王李世民》等65、马中骏、贾鸿源与瞿新华合作的独幕话剧《屋外有热流》荣获文化部、中华全国总公会“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奖,它是一部哲理剧。

66、悼念性的散文有:丁宁的《幽燕诗魂》,巴金《怀念肖珊》,丁一岗《忆邓拓》等(识记)67、悼念知识分子的文章有: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

理由的《高山与平原》等。

68、巴金的《随想录》的四大特点:(1)“说真话”最突出、最可贵的特点(2)抒真情(3)清醒的自审意识,也是可贵特点:(4)大无畏的批判精神,是贯穿全书的突出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