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和交流阻抗测试

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和交流阻抗测试

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和交流阻抗测试
2010-06-04 11:36:19| 分类:专业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抽出碳刷断开励磁回路后,分别在0或盘车、3000转速下测试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绝缘
电阻和交流阻抗;(待超速后3000转速时复测一次)
2、转子绕组绝缘电阻要求不低于0.5MΩ,交流阻抗试验电压不超过Ule/(根号2)V (302/1.414=213.6),绝缘电阻、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值与出厂试验值相比较应相差不
大;
3、待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交流阻抗测试完毕后,恢复发电机碳刷,并确认励磁
回路正常。

5月7日运行人员配合中试做#5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试验(盘车状态):试验前,测转子绕组绝缘500MΩ;试验过程,转子零起加压,最高加至210V,电流40.19A,阻抗
5.225Ω;试验后,测转子绕组绝缘500MΩ。

发电机转子绕组交流阻抗测量的理论分析
摘要:用磁路的磁阻变化来解析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的原理.给出了测量回路的等效电路图和有关参数的说明.井指出功率损耗中的主要部分是铁耗。

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是转子绕组常见故障之一,现场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是简便、实用、灵敏的判断转子绕组有无匝间短路的方法之一,采用该法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在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时,由于转子绕组是一个具有铁心的电感线圈,其交流阻抗中的等效电阻较小,电抗占主要部分,进而还有采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测量功率损耗的。

然而,通过现场实践却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表1列出了在国内任意抽取的由不同试验人员测取的不同转子型号的现场测试数据。

从表1可看出实际测挺中的功率损耗值均较大,功率因数也较高,这说明在试验回路中存在有较大的有功损耗。

转子绕组直流电阻值却很小。

很显然这么大的有功损耗不可能是转子绕组铜耗引起的,而是铁耗(涡流和磁滞)引起。

2 测试分析
2.1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时,测量参数的变化当转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时,磁路中的磁阻变大。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相当于转子等效阻抗X m、r m均变小,即阻抗变小。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试验电压下,匝间短路后,功率损耗变大,表2为实测情况举例。

(1) 测量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是较灵敏地判断转子绕组有无匝间短路的方法之一;
(2) 可以用磁路磁阻的变化来解析测量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的原理;
(3) 测量转子绕组的功率损耗,实际上测量得到的主要是转子铁心的铁耗。

浅析发电机转子绕组交流阻抗的测量
引言
对发电机转子绕组交流阻抗的测量,是判断转子绕组是否存在匝问短路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行国标中规定,在发电机出厂、交接与大修时,都应测量转子绕组交流阻抗,I=L 要求相互之间应无明显差别。

但是,由于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果对测量条件、方法及结果不加以认真分析和判断。

很容易得出错误的数据和结论。

本文结合高坝洲电站转子绕组交流阻抗测量的结果讨论提高测量可靠性和判断是否存在匝间短路的方法。

1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原因及测量方法
一般情况下,造成转子匝间短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制造工艺不良,在绕组绕制过程中损伤了匝间绝缘,或匝间绝缘有缺陷;2、安装时施工工艺不当,如在磁极焊接时金属铁屑等硬粒附着在绕组层间,破坏了层间绝缘造成匝间短路;3、运行时,在长期的机械、电、热应力的作用下.绕组产生变形、磨损、脱落等造成匝间短路。

判断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方法有测量绕组直流电阻、录制发电机空载及短路特性曲线、测量绕组交流阻抗等方法。

前两种方法灵敏度比较低。

效果不明显,测量交流阻抗则是一种比较灵敏的方法。

当绕组中存在匝间短路时,在交流电压作用下流经短路线圈中的短路电流要比正常电流大许多。

该短路电流有强烈的去磁作用,即使在短路匝数很少时效果也十分明显。

因此,通过对转子绕组中每个磁极交流阻抗值的相互比较,或与以前测量值相比较,即可以判断绕组是否存在匝间短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