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适应性练习七

基础适应性练习七

基础适应性练习(七)一、积累和运用1.古诗文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4)转朱阁,,。

(苏轼《水调歌头》)(5)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6)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7)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8)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9)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0)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1)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3)穷冬烈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4),,未尝稍降辞色。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16)《水调歌头》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18)《过零丁洋》表达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2.读下面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文字不是无情物”一篇篇的文章,或让我们看到一位位名人的成长足迹;或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份份真zhì()的情感:那里有学guàn()中西、造诣.( )精深的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有鲁迅先生对公正、正直、没有狭隘.( )的民族偏见的恩师的赞颂与怀念……(2)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一组组广mào( )而炫.( )目的形象,在多情的作家笔下,化成了一行行充满炽.( )热情感的文字,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lǜ( )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吧。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成语。

(1)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2)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3)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4)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5)以骄横的气势压人。

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4.文学常识填空。

(1)《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代文学家。

(2)《雷电颂》是的作品,节选自。

(3)《海燕》的原题是,作者是。

(4)《藤野先生》选自《》,该书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5)《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写给同乡后生的临别赠言,题目中的序,指的是。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C.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6.句子仿写。

青春是一种令人艳羡的资本。

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未来的天空;凭着顽强的毅力,你可以攀登上一座巍峨的高山;,。

二、阅读(一)阅读诗歌,完成7—8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选出对该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8.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二)阅读《马说》,完成9—12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解释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执策而临.之 (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4)食之不能尽其材.( )(5)骈.死于槽枥之间 ( ) (6)策.之不以其道 ( ) 10.翻译下面句子。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以“食马者”寓。

12.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

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

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

”“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

”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然而,话筒里再没有人搭腔了。

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

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

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

”“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 (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

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

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3.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

(每处不得超过16字)14.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8个字以内)。

15.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的品质。

16.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

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品味瑕疵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

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

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

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

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

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

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

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

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

“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

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

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

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

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

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

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

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

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

”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

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17.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8.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目的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

B.第②段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只残缺的手臂,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美”这个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