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等专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授课班级14建筑装饰专业名称艺术类课程名称素描授课教师吴运康系部名称建筑工程系理论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导入:1.概述上学期素描所学容。
2.概述同学们对所学容已掌握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简要了解同学们寒假中的练习情况。
新授:一、总结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1.完成的量2.完成的质3.优秀寒假作业的评比二、本课任务:复杂静物的临摹本任务为复杂静物的临摹,相对于上学期所学的简单静物,复杂静物物体数量较多,质感差异大,如瓷质感、玻璃质感、金属质感、软质布纹、各类蔬果等,空间关系较为复杂,其数量和难度相当于高考统考的试题容量。
通过该练习增强大画面的构图能力和画面空间虚实关系的把握。
材料:四开素描纸,软硬质铅笔等相关画具。
模本:课本第99页。
讲解:(一)构图确定整体的大小和位置。
由大的物体到小的物体依次分出每个物体的比例关系。
(二)打轮廓用直线概括每个物体的大体轮廓。
注意分析每个物体的主要特征。
(三)分析结构分析每个物体的几何化结构关系,并用线条表达清楚。
结合光线产生的明暗关系,将整个画面分出明暗两大部关系。
(四)深入塑造依据结构和明暗关系,深入刻画每一个物体的立体感。
观察每个物体空间位置的远近,通过虚实变化的处理手法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主要教学容及步骤导入:1.讲评复杂静物临摹作业2.复习静物的构图与空间表现新授:一、本课任务:复杂静物写生容:以粗罐为主体的静物写生任务要求:粗和瓷器为主的蔬果组合写生。
材料:四开素描纸,不同硬度铅笔3支~5支。
静物准备:一个小口无釉粗罐,一个带把黑瓷杯,一个倒下的细颈花瓶,蓝灰色釉质花瓶,碗,柠檬一只,两块深浅不同的衬布。
导入:1.回顾上一次写生情况,总结写生中存在主要问题及注意事项。
2.复习静物写生中质感与量感的表现。
新授:三、本课任务:复杂静物写生训练主要容:以玻璃为主体的静物写生任务要求:以酒瓶为主体的早餐组合写生。
材料准备:四开素描纸,不同硬度铅笔3支~5支。
静物准备:一个玻璃质感红酒瓶,一个釉质小罐,一只透明玻璃果盘,装一只梨,草莓若干,一只白盘子,两个奇异果,一把金属水果刀,苹果、柠檬、石榴各一只,背景布一块,深浅衬布两块。
主要教学容及步骤三、学生作业:以玻璃为主体的静物写生四、教师巡回辅导:五、总结讲评:课外以玻璃为主体的静物写生练习一作业导入:1.复习静物的体积感和空间感的表现方法。
2.总结前课的静物写生练习情况。
新授:一、任务容:以金属为主体的静物写生任务要求:以金属锅为主体的厨房物品组合写生。
材料准备:四开素描纸,不同硬度铅笔3支~5支。
静物准备:一个带把金属茶壶,一只塑料饮料瓶,一个白盘子,四个苹果,一个梨,一把金属水果刀,两块衬布。
二、知识讲授:色彩感与明度关系素描是“单色”绘画,色彩感如何表现?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颜色都有它对应的明度关系,在不同强弱光线下,同一色彩有不同的明度变化。
因此,在静物素描造型中,对于色彩感的表现只能依赖于对不同色相的明度差异反映。
主要教学容及步骤素描借助丰富的明暗层次去塑造形体。
在光线照射下物体所呈现的明暗变化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素描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如实表现客观物象光与色的绝对强度,它所需要的正确表现是明暗层次的比例关系,即明暗关系。
明暗变化的“五调子”是一切物体在一定光线下明暗变化的基本格局,其具体的明度关系,除了取决于物体的形体结构和光线条件外,同物体的固有色有着密切联系。
具体地讲运用“五调子”的规律表现物体的色彩感,应注意以下方面。
物体的固有色不同,其“五调子”明度差别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
一般来讲低明度色明度差别小,高明度色明度差别大。
由于静物的质感以及环境、光线的影响,有时出现特异的明度现象,需要按照“五调子”的规律予以调整,如亮部的暗色花纹,暗部的强反光等等。
造型中对色彩感的表现要服从于形体整体的塑造和表现。
导入:回顾前次写生情况,总结存在问题:1.构图太大或太偏。
2.用笔比较僵硬。
3.空间虚实的表现不足。
4.物体的固有色处理不够恰当。
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观看教师示与演示,并结合老师的写生步骤进行总结和强化训练。
新授:一、任务容:1.观看老师的写生演示步骤和讲解。
2.复杂静物写生强化训练。
二、任务实施:(一)观看老师课堂演示静物材料如下图:演示及讲解:1.构图。
根据观察,选择有效构图容如下定整体构图框,分出每个物体所占比例,并用直线概括描绘。
2.打轮廓分析物体外形特征,并勾画物体外轮廓3.形体结构分析每个物体的形体结构关系,并用线条表现4.铺大色调找出明暗交界线,铺出明暗两大部色调。
5.深入塑造根据结构关系强调物体的明暗调子,通过虚实表现突出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同时处理好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衬布之间的层次关系。
6.调整完成深入描绘背景与台布,并对全画进行调整,对有利于表现体积和质感的部分进行强化,对不利于空间关系的部分进行舍弃。
最终完成如下图所示:(二)学生练习每个学生依次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每3-5课时完成。
三、辅导并总结课外作业每个学生回去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导入:回顾前次写生情况,总结存在问题:1.构图太大或太偏。
2.用笔比较僵硬。
3.空间虚实的表现不足。
4.物体的固有色处理不够恰当。
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观看教师示与演示,并结合老师的写生步骤进行总结和强化训练。
新授:一、任务容:1.观看老师的写生演示步骤和讲解。
2.复杂静物写生强化训练。
二、任务实施:定整体构图框,分出每个物体所占比例,并用直线概括描绘。
2.打轮廓分析物体外形特征,并勾画物体外轮廓3.形体结构分析每个物体的形体结构关系,并用线条表现4.铺大色调找出明暗交界线,铺出明暗两大部色调。
5.深入塑造根据结构关系强调物体的明暗调子,通过虚实表现突出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同时处理好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衬布之间的层次关系。
6.调整完成深入描绘背景与台布,并对全画进行调整,对有利于表现体积和质感的部分进行强化,对不利于空间关系的部分进行舍弃。
最终完成如下图所示:(二)学生练习每个学生依次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每3-5课时完成。
三、辅导并总结课每个学生回去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外作业导入:回顾前次写生情况,总结存在问题:1.构图太大或太偏。
2.用笔比较僵硬。
3.空间虚实的表现不足。
4.物体的固有色处理不够恰当。
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观看教师示与演示,并结合老师的写生步骤进行总结和强化训练。
新授:一、任务容:1.观看老师的写生演示步骤和讲解。
2.复杂静物写生强化训练。
二、任务实施:定整体构图框,分出每个物体所占比例,并用直线概括描绘。
2.打轮廓分析物体外形特征,并勾画物体外轮廓3.形体结构分析每个物体的形体结构关系,并用线条表现4.铺大色调找出明暗交界线,铺出明暗两大部色调。
5.深入塑造根据结构关系强调物体的明暗调子,通过虚实表现突出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同时处理好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衬布之间的层次关系。
6.调整完成深入描绘背景与台布,并对全画进行调整,对有利于表现体积和质感的部分进行强化,对不利于空间关系的部分进行舍弃。
最终完成如下图所示:(二)学生练习每个学生依次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每3-5课时完成。
四、辅导并总结课外作业每个学生回去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导入:回顾前次写生情况,总结存在问题:1.构图太大或太偏。
2.用笔比较僵硬。
3.空间虚实的表现不足。
4.物体的固有色处理不够恰当。
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观看教师示与演示,并结合老师的写生步骤进行总结和强化训练。
新授:一、任务容:1.观看老师的写生演示步骤和讲解。
2.复杂静物写生强化训练。
二、任务实施:定整体构图框,分出每个物体所占比例,并用直线概括描绘。
2.打轮廓分析物体外形特征,并勾画物体外轮廓3.形体结构分析每个物体的形体结构关系,并用线条表现4.铺大色调找出明暗交界线,铺出明暗两大部色调。
5.深入塑造根据结构关系强调物体的明暗调子,通过虚实表现突出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同时处理好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衬布之间的层次关系。
6.调整完成深入描绘背景与台布,并对全画进行调整,对有利于表现体积和质感的部分进行强化,对不利于空间关系的部分进行舍弃。
最终完成如下图所示:(二)学生练习每个学生依次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每3-5课时完成。
五、辅导并总结课外作业每个学生回去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导入:回顾前次写生情况,总结存在问题:1.构图太大或太偏。
2.用笔比较僵硬。
3.空间虚实的表现不足。
4.物体的固有色处理不够恰当。
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观看教师示与演示,并结合老师的写生步骤进行总结和强化训练。
新授:一、任务容:1.观看老师的写生演示步骤和讲解。
2.复杂静物写生强化训练。
二、任务实施:定整体构图框,分出每个物体所占比例,并用直线概括描绘。
2.打轮廓分析物体外形特征,并勾画物体外轮廓3.形体结构分析每个物体的形体结构关系,并用线条表现4.铺大色调找出明暗交界线,铺出明暗两大部色调。
5.深入塑造根据结构关系强调物体的明暗调子,通过虚实表现突出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同时处理好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衬布之间的层次关系。
6.调整完成深入描绘背景与台布,并对全画进行调整,对有利于表现体积和质感的部分进行强化,对不利于空间关系的部分进行舍弃。
最终完成如下图所示:(二)学生练习每个学生依次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每3-5课时完成。
六、辅导并总结课外作业每个学生回去完成2-3组静物写生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