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结石的治疗偏方

胆结石的治疗偏方

【胆结石的治疗偏方】
偏方一
金银花、蒲公英、金钱草各25克,柴胡、青皮、克陈皮、石斛各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型的胆结石患者。

偏方二
金钱草30克,茵陈12~24克,大黄5~20克,黄连、黄柏、黄芩、木香各6~12克、法夏、西党、郁金各12克,猫爪草9~24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有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之效。

适用于肝郁气滞、湿热蕴结型胆结石。

偏方三
绿茶适量,晒干研沫,沸开水冲,趁热连茶沫一起饮下,每天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一次,其他时间随时可服,初服时每次2茶匙,每天服5次,约2天后,改为每次1茶匙,每日4次。

偏方四
吊南瓜蔓100克,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

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喝一瓶,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4天。

偏方五
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3次服用。

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胆胀”一词,《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块,口中苦,善太息。

”意思就是胆区疼痛,有包块,嘴苦,爱叹气。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曰:“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1.金钱草50克,柴胡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冲),元胡10克。

共煎成汤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

适用于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病人。

2.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3.消石散:郁金粉0.6克,白矾末0.45克,火硝粉1克,滑石粉1.8克,甘草梢0.3克。

以上为一日量,分两次吞服。

适用于气郁型病人。

4.利胆丸:茵陈12克,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9克,共研细末,加猪胆液和羊胆液500克(先将胆液熬浓到半斤),拌入药面中,加适量蜂蜜成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5.虎杖根30克,金钱草、茵陈、川牛膝、海金沙各30克,川军15克,鸡内金15克,柴胡、郁金各9克。

上药煎成浸膏,加白糖精、砂糖适量拌匀焙干,制成颗粒状冲剂。

每次20克,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2周为1疗程。

介绍几个胆囊结石的食疗药膳:
1、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

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

隔日服1次。

2、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

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汁冲服鸡蛋。

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胆结石:鸡内金10克,焙干研末,白开水冲服,一天三次,一个月治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