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国内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疫病控制的新观念

疫病控制是规模化猪场的中心工作
规模化猪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疫病控制
为服务

全盘考虑猪场的疫病发生和流行状况, 综合控制
饲养方式 引种 饲养管理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控制
猪场的设计与布局
饲料与营养 猪场的环境控制
2、加强和完善猪群的饲养管理和饲养 方式

营养 用好料 管理 管理水平提高,到位 全进全出(All in /All out) 产房和保育阶段的全进全出一定要做到
3、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建立养猪场疫 病控制的生物安全体系





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 环节 将疫病拒之于猪场之外 降低猪场内病原菌的污染,减少猪场疫 病发生的机率 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疾病造成 的损失降到最低 提高猪场每一个人的生物安全意识
4、疫苗免疫接种重点控制的疫病

(5)疾病种类确诊困难与不易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容易,但要确诊
是何种疾病难度比较

必须借助于实验室的手段
明确感染病原(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 的种类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

结膜炎 眼睛分泌物增多

发热、体温升高41~42℃ 食欲下降或无食欲


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 咳嗽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
病毒
细菌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环境因素
猪群免疫力下降
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
(1)流行普遍、危害大



猪呼吸道疾病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 常发病、多发病 造成猪群的直接死亡 猪群增重缓慢、出栏延迟 猪只长期携带多种相关病原体,成为病 原传播体 发病率40%~80%,直接死亡率可达 20%
猪瘟
猪气喘病


猪伪狂犬病
口蹄疫 其它疫苗(根据需要)
疫苗免疫原则




不要滥用疫苗 使用高质量(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 的疫苗 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正确使用疫苗 对于疫苗免疫效果不好或不确定的疫病, 尽量不要使用或少使用疫苗 作好疫苗免疫后的效果监测
5、建立完善的药物预防与治疗方案


耳、四肢、眼睑等处皮肤发绀 有的猪皮肤发青

猪群生长缓慢、消瘦

猪群死亡率升高
剖检病变



可见不同类型和不中程度的呼吸器官病 变 肺肿胀、淤血、水肿、间质增扩、肺炎、 间质性肺炎、肺肉样变和肝变、肺出血、 坏死、肺局灶性硬结或脓肿、肺纤维化、 “橡皮肺” 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积液
继发性感染


猪肺炎支原体 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猪链球菌 猪附红细胞体 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
病毒与细菌的多重感染



PRRSV PCV2 PRV HCV 猪肺炎支原体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猪链球菌
3、继发感染十分常见、而且严重
猪气喘病

霉菌毒素中毒
(3)原发性感染与继发性感染共存

猪群普遍存在一些原发性感染疾病
继发性感染十分严重 继发性感染可加重临床症状、病情,导 致猪群的死亡率升高
原发性感染疾病
病 毒 性 疾 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猪圆环病毒病 猪伪狂犬病 猪瘟 猪流感
细 菌 性 疾 病
猪 肺 疫
猪蓝耳病
猪 链 球 菌 病
猪 附 红 细 胞 体 病
副 猪 嗜 血 杆 菌 感 染
猪 沙 门 氏 菌
猪 巴 氏 杆 菌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副 猪 嗜 血 杆 菌 感 染
猪 巴 氏 杆 菌
猪 链 球 菌 病
猪 附 红 细 胞 体 病
4、呼吸道疾病最为突出,也是目前 和今后很长一段需重点控制的对象

种猪场疫病净化的条件




实现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杜绝疫病的传入 清除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 引种(监测,引入健康无病的种猪) 疫苗与监测技术 完善的药物清除计划
可以考虑净化的疫病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
猪瘟的净化(带毒母猪的清除)
使用药物降低/清除种猪体内带菌率,消除内源
性的继发感染
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巴氏杆菌
Thank you!
感谢各位!!!

7、猪瘟的控制难度会加大,发 病率将会升高
8、猪流感将成为今后危害养猪业 生产的重要疫病之一

猪流感病毒——H1N1、 H3N2、
H1N2

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H5N1感染猪)?
9、猪增生性肠炎将会成为腹泻 性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
增生性回肠炎、回肠炎 病原为专性细胞内寄生菌,称为胞内劳森菌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发生于6~20周龄的猪、后备种猪、生长育 成猪 消瘦和不规律腹泻。粪便带血,呈红褐色
(2)多病因、多因素


病原 病毒 细菌 环境因素 猪群的免疫力抵下
病原

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猪瘟病毒(HCV) 猪流感病毒(SIV)

细菌
猪肺炎支原体
副猪嗜血杆菌 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内源性继发感染 猪体内存在和携带的病原菌,如副猪嗜 血杆菌、附红细胞体、巴氏杆菌 外源性继发感染 环境(猪舍)中存在(带毒猪排出污染 环境)或传入的病原菌,如沙门氏菌、 链球菌

5、种猪繁殖障碍疫病仍将是一大问题
病毒病

细菌病
附红细胞体病 布鲁氏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 衣原体病
寄生虫病

国内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趋势 与控制策略
内容提要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流行趋势
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策略

第一部分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流 行趋势
1、疫病种类越来越多、复杂程度 将加剧



病毒病 细菌病 呼吸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 繁殖障碍疾病 多重感染 继发感染
猪病是一本厚厚的书,读懂不易
2、病原的多重感染将越益十分 普遍

树立保健观念(哺乳仔猪、保育猪保健) 预防用药,最大限度地控制细菌性继发 感染
6、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与免疫监测方案

作好疫病监测
发病猪群和死亡猪只的及时诊断
摸清猪场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疾 病的种类 疫苗的免疫监测与评价

7、净化疫病,建立健康种猪群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 猪瘟带毒的净化 清除带毒种猪,建立健康种猪群(从后 备猪培育)

猪气喘病 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பைடு நூலகம்
继发性感染疾病

猪肺疫(表现为对肺脏的损害) 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 炎) 猪链球菌病 猪副伤寒(沙门氏菌) 附红细胞体病 猪弓形虫病

(4)控制难度大,药物治疗成本增加

呼吸道疾病的复杂性,导致控制难度加大 药物使用量增大、治疗成本成增加,但收 效甚微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征(猪蓝耳病)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猪瘟 猪伪狂犬病 猪日本乙型脑炎 猪细小病毒病
弓形虫病

由PCV2感染引起的 流产、死胎繁殖障碍

由PCV2+PRRSV双重
感染引起的流产、死

主要侵害初产母猪
6、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猪生产的 危害和对疫病控制影响将加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 导致猪群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下降 猪群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 成为近年来猪越来越难养、病越来越多的 根本原因 真菌毒素中毒
9、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会越来 越差

多病原感染 病毒+细菌感染 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 细菌本身的耐药性
原因
第二部分 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 策略
1、彻底转变传统意识、更新观念

疫病控制不是单纯的兽医问题 疫苗不是所有疫病的救世主 疫苗效力的发挥,管理与环境卫生是前 提 药物不再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
PCV2、PRRSV、PRV的多重感染
PCV2与PRRSV的二重感染 31/57(54.4%) PCV2与PRV的二重感染 8/57(14%) PRRSV与PRV的二重感染 6/57(10.5%) PCV2、PRRSV、PRV三重感染 6/57(10.5%)

细菌的多重感染


病毒的多重感染
细菌的多重感染 病毒+细菌的多重感染 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多重感染
病毒的多重感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猪瘟病毒(HCV)
猪流感病毒(SIV)



PRRSV+PCV2 PCV2+PRV PRRSV+PRV PCV2+HCV PRV+HCV PRRSV+HCV PRRSV+PCV2+SIV PRRSV+PCV2+PRV PRRSV+PCV2+PRV+HCV
寄生虫 猪弓形虫
猪链球菌
猪附红细胞体
猪沙门氏菌
其他
环境因素





猪群饲养密度过大 猪的混群、转群 不同来源的猪饲养在一起 连续流动式饲养方式 猪舍温度变化过大、湿度过大 猪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氨气、 硫化氢、二氧化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