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苏大[2005]5号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国有资产是指学校拥有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
其来源包括国家拨给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学校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组织各项收入形成的资产,各单位、各部门利用自有资金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它依据法律法规等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具体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它资产。
第三条 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在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实行职能部门与使用单位分级管理。
第四条 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是:明确资产属性,划清产权关系,合理有效配置,提高使用效益,保证资产安全,防止资产流失。
第五条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是:产权管理、配置管理、使用管理、处置管理、收益管理等。
具体内容是产权的界定、登记,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调拨、盘查、评估、清理等。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 一级管理机构学校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学校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统一监督管理,是学校的一级管理机构,国资委主任是责任人。
其办事机构(国资办)设在财务处。
具体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管理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二)制定学校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审核批准二级管理机构制定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细则。
(三)决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比如: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等资产重大变动问题,经营性资产的投入、收益和分配问题等。
第七条 二级管理机构校有关部门是校国有资产的二级管理机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责任人。
(一)归口分工如下1、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文体设备(不动产除外)、标本模型等及相关的低值易耗品和集中采购的材料。
2、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土地、房屋及建筑物、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不动产、文体设施不动产、一般设备(含家具、行政用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非教学科研专用的卫生医疗器械、印刷机械、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等其它设备)及相关的低值易耗品和文物(存放在各部门、各院系的文物,不论是否标明经济价值,都要登记、造册)。
3、财务处:以价值形态核算学校账面国有资产总量并管理好学校账面的货币资金、应收款项、校对外投资、材料等。
4、图书馆:图书资料(含纸本书刊及电子资源)5、科研处:申报、管理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6、资产经营公司:经营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经营性国有资产、学校的无形资产及学校授权管理的其它经营性资产。
7、纪监审办公室:负责对全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审计。
8、博物馆。
(二)职责1、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拟定管理本部门分管的国有资产的有关规章、制度。
2、负责对分管的国有资产进行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建立资产的数量、金额明细帐,定期与财务处核对金额,与各使用部门核对数量。
核对工作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3、负责做好日常资产的购置、调配和修理等工作。
采购工作要遵循《苏州大学大件物品、大宗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苏大[2001]44号)对新建房屋要及时办理交付使用手续。
4、负责组织资产的清查、登记工作,负责审批或报批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和报废等手续。
对拆除房屋要及时办理清理、报废手续。
5、管理经营性资产的部门,及时掌握直接管理的经营性资产和所属企业经营活动情况及资产变动状况,力争为学校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6、有关资产管理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向校国资委报告。
第八条 三级管理机构是资产的使用部门。
非经营性资产的使用部门是院(系)、所、室、机关各部门;经营性资产的使用部门是资产经营公司及各企业。
责任人分别是各资产使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其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学校颁发的国有资产管理规定。
(二)各资产使用部门都要明确专(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
(三)根据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资产的明细帐或卡片,对资产进行实物形态管理,按规定做好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
(四)及时办理资产的验收、领用、调拨、报损和报废等手续,及时反映本部门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做到帐(卡)物相符。
(六)企业要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核算资产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同时,还要核算资产保值增值的成果,按时上交国有资产使用费。
第三章 固定资产购置、处置管理第九条 固定资产购置,是指学校为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及保障师生员工工作、生活需求,通过购置、投资等方式增加学校固定资产的行为。
学校任何单位、部门不得随意购置,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确为现在教学、科研或为师生服务所必须,现有资产无法满足要求。
(二)无法通过与其它单位共享、共用实现其功能。
(三)无法通过市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实现其功能,或通过市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大于购置资产的成本。
(四)其它必须购置的资产。
确需购置的固定资产,需通过学校相关申报、审批、采购程序,列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
第十条 固定资产处置,是指对学校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产权的行为,包括对外捐赠、出售、调拨、报损、报废等。
确需处置的资产,需通过学校规定的程序,办理申报、审批手续。
处置资产的收入,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管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执行过程中,如上级颁布的新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时,以上级文件为准。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财务处(国资办)负责解释。
苏州大学一般设备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全校一般设备的管理,保证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根据苏州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校一般设备(教学实验室设备除外)由资产与后勤管理处扎口管理、调配。
学校各部门、院系需确定一名领导分管一般设备工作,确定一名专人负责固定资产帐、卡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 一般设备是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主要包括家具、行政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非教学科研专用的机电设备、卫生医疗器械、印刷机械、仪器仪表等设备。
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期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一般设备管理。
第四条 利用学校各种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或外单位调入、接受捐赠等一般设备均属学校资产,必须纳入学校一般设备管理。
第五条 单位价值在200元以上,不属于一般设备管理的低值易耗品,参照一般设备管理办法到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科办理登记手续。
第六条 一般设备购置后,使用单位根据其规格型号、数量、金额及购货发票,按规定办理报销和固定资产建帐、建卡手续。
(一)购货发票经购置部门、院系相关人员(经手人、验收人、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凭固定资产(一般设备)分户备查册到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科办理固定资产增加报告单,发票加盖“固定资产”专用章后到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
(二)学校一般设备原则上由资产管理科在报销当天向使用部门、单位提供统一固定资产编号。
部门、院系管理人员应同时登记本单位固定资产(一般设备)备查册,并将固定资产编号标签粘贴到一般设备明显位置,以便清查核对。
第七条 报损报废的一般设备,由使用部门、院系详细填写《苏州大学一般设备报损报废申请单》,经部门、院系主要负责人审核盖章后,交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科(必要时组织技术鉴定组鉴定)办理固定资产减少报告单。
财务处、使用部门、院系同时办理固定资产销帐、销卡工作。
第八条 资产与后勤管理处每年进行一次一般设备的抽查核对工作。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关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的补充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理顺管理体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校各院(系)、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网管中心等单位用学校设备费、单位包干经费及自筹经费、“211工程”建设费、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费、科研费、社会捐款、代管经费、学校和上级部门专项拨款等各类经费购置或社会捐赠、调拨、自制的教学、科研专用仪器设备,均归口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管理。
各类家具(含微机桌,实验桌、橱、柜等)、行政办公设备(含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被服装具类资产及其它非教学、科研专用设备均归口资产与后勤管理处管理。
购置物品后按学校规定到归口单位办理资产入帐手续。
第三条 各院(系)必须加强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根据拥有的设备量及其总值,指定固定资产和低值耐用品专职或兼职人员统一管理,要人员落实、职责明确,认真考核。
第四条 单价大于800元,能独立使用一年以上的仪器设备填写《苏州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验收单》,并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发票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盖“已入学校固定资产总帐”后到财务处报销。
第五条 单价 ≥200元,不足800元,能独立使用一年以上的低值仪器设备填写《苏州大学教学、科研低值仪器设备验收单》,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盖“低值仪器设备已送设备部门备案”专用章后随发票到财务处报销。
第六条 单价不足200元,能独立使用一年以上的低值仪器设备,填写《苏州大学教学、科研低值仪器设备验收单》,随发票直接到财务处报销。
第七条 低值仪器设备是指单价不足800元,能单独使用一年以上的仪器、仪表、教具,工具、量具,文艺、体育用品等(含单价不足200元的低值耐用品),各院(系)、单位、研究机构,均要单独建帐,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管理。
第八条 购置不能独立使用的仪器设备维修用配件、元器件凭购货发票直接报销(用学校仪器维修费购置的需附仪器维修申请单)。
购置备用仪器设备配件、元器件按易耗品或实验材料管理办法管理。
在仪器设备原有基础上增配的配件(如计算机硬盘、内存等)应单独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作为原仪器设备升级增值处理,仪器设备流水号和仪器分类号与原仪器设备相同。
第九条 各类仪器设备验收单应由各院系、各单位指定的资产账务人员亲自按验收单各项内容准确填写,验收单、账卡信息一定要与实物标识相一致;仪器分类号由各院系、单位填写,流水号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提供。
附件必须贴上标签,注明主机流水号和附件序号。
第十条 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和单价200元以上的低值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上报,经鉴定、批准后,由学校统一处理;各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捐赠、调拨、报废、变卖等;不准将送交学校的报损报废仪器设备配件、元器件擅自拆除处理;因设备维修或实验室开放等需要,可申请办理报废留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