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幻灯片
最新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幻灯片
有ECN切入但未將已包OK板作處理
針帽漏插、
未按排順檢作業
漏調
對外界來板,未按流程重流 線外包裝(CQC、維修)
材料
方法
4.4 散布图
为研究两个变量间之相关性,而搜集成对二组数据, 在方格纸上以点来表示出二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 形的图形,称之为「散布图」 欲获知品质特性与其变异原因(要因)间的关系﹐ 或特性之间的关系﹐对品质的管理或改善将有莫 大的助益﹐调查此关系﹐有助于下列事项﹕
4.1.2 查检表—范例 生产线机种切换查检表
查 检项 目 NO
1
SOP是否准备好
2
ECN CCN及相关资料是否准备好
3
所有材料是否备好
4
TEST程序有无确认好
5
工治具是否确认好
6
包装方式是否确认
7
贴序号及其它材料是否确认好
8
一些特殊要求事项是否确认好
查检结果OKNG源自备注4.2 柏拉图
使品质发生变异﹐或做出不良品的原因甚多。然 而﹐其中有影响非常大的原因﹐亦有影响微小的 原因。通常在未充分做好制程管理的情况﹐大约 有三大原因对全体有80%以上的影响。例如为了减 少不良﹐对前三大原因加以改善﹐便可以使全体 不良减半。要对所有的原因加以改善并非易事﹐ 效果亦小。为获知何者为重大原因﹐或影响有多 大时﹐可以利用柏拉图(Pareto diagram,Pareto系意大 利的经济学者)。
2. QC七大手法的特点
a. 制做简单容易—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或困难的绘图 ﹐只需要短时间的学习﹐即能运用自如。
b. 一目了然—绘制成图表﹐有助于容易了解 c. 大家都可以利用—在工作部门的管理﹑改善活动
及品管圈活动上﹐大家都可以利用。 d. 应用范围广泛—无论是制程的管理或改善﹑品质
保证﹑品质设计﹐或是销售管理﹑新产品开发等 ﹐在企业的任何活动皆可应用。 e. 实用—对解决身边周围的问题﹐具用实用性﹐且 容易获得效果。
因此﹐对重要的制程﹐如长期间连续使用管制图 ﹐不但可以扮演发生异常时的警报作用﹐亦可探 讨及去除发生异常的原因﹐以预防将来再次发生 同一原因的异常。
4.5.2 管制图—种类
依统计量分类
1.计量值管制图所 所谓计量值管制图系管制图所依据之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量测而得.如长度.
重量.成份等特性均为连续性者. a.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X-R chart) b.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X-O chart) c.中位值与全距管制图(X-R chart) d.个数数据管制图(X chart) e.最大值与最小值管制图(L-S chart)
4.5 管制图
品质管制图简称管制图(Control chart),系美国贝尔实 验室年轻工程师哈特(W.A.Shewhart)所发明﹐故亦称 为修哈特图。此图可以分析制程是否在安定状态? 或制程保持在安定状态?
管制图为表示变异的界限﹐在图上绘制兩条管制 界限线。在图上绘点﹐表示制程状况或品质的特 性﹐如果点落在两条管制界限线之间﹐表示制程 呈安定状态﹔又适逸出管制界限线﹐则判定制程 发生异常。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1. QC七手法概述
※ 作业的结果或多或少皆有变异存在﹐这些变异的 形成﹐背后都有某些原因。为维持结果安定﹐乃 有必要发拙造成结果变异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 因着手﹐进行品质的改善工作﹐亦即﹐为维持作 业结果(包含产品﹑业务)的品质﹐必须掌握原因与 结果的关系.
※ 品管手法系从少数数据获取较多可靠﹑客观资讯 的最有效手段﹐它可广泛应用在品质的开发﹑改 善﹑管理等活动上﹐品管常用的手法有七个﹐一 般皆称为品质管制的七个道具或七项手法。
4.3.3 特性要因图—范例
針帽漏插、漏調原因分析魚骨圖(一)
人
設備(資料的掌握)
DIP作業員注意力不集中,未插
替位人員頂位前未能全面 了解工作項目
TEST趕產時,緊張漏調
PARK線出現異常堆板時, 誤將不良放下
包裝目檢工位注意力不集中
SOP備注不詳細或未 有注明作為檢查項目
DIP新進人員跟不上線,漏插 來料過松,搬運過程中脫落
2.计数值管制图 所谓计数值管制图系管制图所依据数据均属于以单位计数者.如不良数,缺点
1). 掌握原因﹐以有效地改善特性的变异 2). 求特性的品质水准最适之原因之条件 3). 求调整最终特性的中间特性 4). 检讨管理特性的省略 5). 选择代用特性
4.4 散布图—制做
绘制散布图的步骤如下﹕ 1). 量测对应的数据(x﹐y)。 2). 在方格纸上﹐横轴取量测值x值的刻度﹐从轴取 量测值y值的刻度。 3). 将数据(x﹐y)绘点在方格纸上。同一点有2个以 上时﹐以⊙ ﹑◎ 等表. 示。又数据个数多时﹐可以 相关表(二次元的次数表)表示 4). 记录数据个数等参考事项。
品质是受制程上甚多原因(要因)影响的结果。因此﹐ 明了这些原因与品质结果的关系﹐即可以经济的做出 目的品质﹐决定控制何种原因在那一个水准。然而﹐ 在现实的制程上﹐往往原因A又是原因A1的结果﹐而A1 又是A2的结果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难以将所有 原因与品质特性的关系﹐以数量化求得。为此﹐仅找 出影响特别大的要因﹐求其关系﹐以决定最适制程条 件。为显示原因结果的关系﹐ 通常使用特性要因图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特性要因图系在箭线右端写上特性(结果)﹐在箭线上 写原因﹐再将原因细分﹐有体系的标示其因果关系。
4.2.2 柏拉图—制作
绘制柏拉图的步骤如下﹕ 1). 在一定期间收集不良数据。 2). 依原因﹑状况﹑位置等加以分层﹐计算个数。 3). 依个数多的顺序排列﹐做成次数图。 4). 求相对累计次数﹐并绘制折线图。 5). 记录收集数据的期间﹑检验数据﹑制图者等有 关事项
4.2.3 柏拉图—范例
4.3 特性要因图;
4.3.2 特性要因图—制做
绘制特性要因图的步骤如下﹕ 1). 决定品质特性。 2). 在纸上从左向右绘一箭线﹐在箭头上写品质特性。 3). 列举影影品质特性的全部原因。由有关人员利用
脑力激荡朮列举原因﹐为一有效方法 4). 原因较大者写在大枝﹐层于其分类者﹐以小枝写
在其周围。可依制程顺序或4M(材料﹑机器﹑加工 方法﹑作业员)等加以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