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点1、观潮一、划横线的字注音。
lǒng笼罩屹立鼎沸风号浪吼恢复山崩地裂涨潮闷雷一 课文简说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让人由衷地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2、课文的第3、4自然段:(1)、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形状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
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
(2)、作者是从(声音)、(颜色)、(样子)这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
(3)、这两段话运用了很多比喻,把潮水的声音比作(闷雷滚动)和(山崩地裂);把白浪比作(白线)、(白色城墙)和(白色战马)。
(4)描写人群的句子是()。
(5)这部分内容主要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二、词句解析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
(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
这时,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白线。
宋朝诗人杨万里在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中,把这条“白线”比作了钱塘江上的一条白玉腰带。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丈”是长度单位,1丈约等于3.33米。
文中把水浪比作“水墙”,形容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到来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的声响。
真是“天下奇观。
”)2 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易读错的音bì hui jì jǐ秘鲁花卉人迹罕至屋脊1、课文简说。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
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
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
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2 词句解析。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因此,高耸的山峰和低陷的峡谷形成的反差才显得格外突出。
“堪称”,“堪”是“可以、能”的意思,“堪称”是指“可以称作、可以称为”,这样的壮丽景观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3、鸟的天堂一、易读错的音mang lv shu shu yao白茫茫规律数学不可计数照耀缝隙不禁树梢应接不暇一、课文简说1、《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3、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
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快乐。
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二、词句解析1、(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
“不可计数”,“数”在这里读shǔ,意思是“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
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
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
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这里不仅感受到鸟儿的数量多、种类多,也感受到鸟儿在这里生活的自由自在。
4、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让我们感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充满生机,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簇”说明(大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4、“天堂”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文中的“鸟的天堂”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文中出现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4、火烧云一、易读错的音紫檀色笑盈盈红彤彤一模一样模糊一、课文简说《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难句解析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看重在讲火烧云的颜色。
"红彤彤的","着了火",形容火烧云红得很鲜艳,非常红,红成一大片。
"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说明整个天空已布满了火烧云。
这句话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也写出了它的特点。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句话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极多,绚丽多彩。
"极多"说明火烧云有多种颜色;不仅突出火烧云颜色多,而且颜色的变化极快。
作者运用了四个"一会儿"的排比句,把颜色的变化写得活灵活现。
3.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这句话是进一步写火烧云的特点:"一时"、"又像……又像"写出了火烧云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些形状又在不断地快速地变化。
"恍恍惚惚"说明当时人们看得并木是那么清清楚楚,也不够真切,又像这,又像那,又觉得什么也不像。
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人们观察火烧云的实际感受。
课文回顾文段选读(一)起初周围是(寂静宁静)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陆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 ǔ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2、我会在文段中划去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
3、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静寂()兴奋(激动)应接不暇(目不暇接)4、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5、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画上“~~~~~”线。
6、缩句: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7、“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照样子,用“到处……到处……”造句。
8、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不同颜色和形态姿态各异)。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9、在百鸟争鸣中为何单独写画眉鸟的叫声?文段选读(二)我们的船渐渐(逼近靠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zhūzū)大树,枝上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shù)。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表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z 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âng fãng)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