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部分——传染病考纲要求:病毒性肝炎(甲、乙)、细菌性痢疾。
工具箱——传染科常用检查项目
一般常规检查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血糖、血氨、电解质),凝血,血气,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尿常规
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
病原学检查血HAV、HBV、HCV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检查、肠道病毒粪便粪便找虫卵、细菌培养、阿米巴滋养体
心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避免饮酒、注意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抗病毒
痢疾首选氟喹诺酮(根据药敏调整)、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对症治疗腹水限钠、利尿、输注白蛋白,穿刺抽液保肝保肝利胆、降酶、退黄
支持治
疗
病毒性肝炎
一、诊断公式
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热+HAV(+)+粪口传播+乏力纳差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热+HBV(+)+母婴传播+乏力纳差
二、病毒性肝炎的确诊依据
1.甲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
1)血清抗HAV-IgM阳性
2)病程中抗HAV-IgG有四倍以上增长
3)粪便中检查HAV颗粒、抗原或HAV-RNA
4)血清中检测出HAV-RNA
2.乙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者可诊断为HBV感染:——注意考试中可能考察急性乙肝
1)血清HBsAg阳性
2)血清HBV-DNA阳性
3)血清抗HBc-IgM阳性
4)肝内HBcAg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例1 男性,18岁。
发热、乏力、厌油腻食物2周,皮肤、巩膜黄染1周。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厌油腻食物、食欲减退、恶心,发热,体温最高38.3℃,服用退热药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有时感右上腹部不适,无畏寒、寒战,无皮肤瘙痒,无咳嗽、咳痰。
一周前家人发现其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加深,呈浓茶水样。
发病以来睡眠稍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1个月前曾在“大排档”生食海鲜。
无输血史,无疫区居住、旅行史,无慢性肝病家族史。
查体:T 36.7℃ P 82次/分 R 18次/分 BP 120/80mmHg。
皮肤和巩膜黄染,未见皮疹和出血点,无肝掌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腹平软,肝肋下3cm,质软,压痛(+),肝区叩击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 425U/L,AST 160U/L,TBil 129μmol/L,DBil 92μmol/L,ALB 45g/L。
血常规 Hb 126g/L,WBC 5.2x109/L,N 0.65,L 0.30,PLT 200x109/L。
尿胆红素(+),尿胆原(+)。
抗HAV-IgG和抗HAV-IgM均(+)。
一、初步诊断3分
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仅答“甲型病毒性肝炎”得2分)3分
二、诊断依据6分
1.1个月前有生食海鲜史,急性病程,既往体健。
1分
2.症状:有乏力、厌油腻食物、恶心伴发热、右上腹不适、尿呈浓茶水样。
1.5分
3.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大,肝压痛和叩击痛(+)。
1.5分
4.实验室检查: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
抗HAV-IgG和抗HAV-IgM 均(+)。
2 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戊肝) 1.5分
2.梗阻性黄疸 1.5分
3.溶血性黄疸1分
四、进一步检查5分
1.网织红细胞,肾功能,血电解质。
1分
2.凝血功能。
1分
3.乙、丙、戊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
1.5分
4.腹部B超。
1.5分
五、治疗原则4分
1.注意休息,清淡、高热量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
1.5分
2.保肝、降酶、退黄治疗。
2.5分
例2 男性,35岁。
乏力、纳差、恶心2周。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纳差、恶心、厌油腻饮食,食量约为平时一半,时有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头痛、腹痛、腹泻。
发病以来,精神欠
佳,睡眠稍差,小便呈浓茶色,大便正常,体重较前略有下降(具体未测)。
近期无服药史。
无烟酒嗜好。
查体:T 36.2℃ P 78次/分 R 18次/分 BP 126/76mmHg。
神志清,精神欠佳。
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未见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轻度黄染。
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ALT 730U/L,AST 380U/L,TBil 152μmol/L,Dbil 84μmol/L,TP 80g/L,ALB 45g/L。
血HBsAg(+)。
AFP 98ng/ml。
一、初步诊断 4分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仅答“病毒性肝炎”得2分) 4分
二、诊断依据 5分
1.青年患者,急性病程,无服药史。
0.5分
2.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食、小便呈浓茶样。
1.5分
3.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
1分
4.实验室检查: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
血HBsAg(+)。
2分
三、鉴别诊断 4分
1.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 2分
2.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病) 2分
四、进一步检查 5分
1.凝血功能、尿常规、粪常规检查。
1分
2.其它病毒性肝炎免疫标记物及CMV,EBV标记物。
1.5分
3.HBV-DNA检查。
1分
4.腹部B超检查。
0.5分
5.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
1分
五、治疗原则 4分
1.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
1.5分
2.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治疗。
1.5分
3.抗病毒治疗。
1分
细菌性痢疾
一、诊断公式
细菌性痢疾=不洁饮食+左下腹疼痛+脓血便+里急后重
二、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三、注意事项
急性菌痢包括普通型和中毒型,考试的时候需要写清楚分型。
例男性,20岁。
腹痛、腹泻、发热2天。
患者2天前(6月28日)不洁饮食后出现腹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为少量
脓血便,以脓为主,无恶臭味,伴明显里急后重,发热,体温最高38.9℃,伴畏寒,无明显寒战,无恶心、呕吐。
自服“黄连素片”和“退热药”无好转。
发病以来,进食少,睡眠稍差,小便量少,体重略有下降(具体未测)。
既往无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病史。
无疫区、疫水接触史。
查体:T 38.7℃ P 92次/分 R 18次/分 BP 116/76mmHg。
急性热病容,皮肤未见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
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左下腹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
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查体:血常规:Hb 126g/L,WBC 14.5×10/L, N 0.85,L 0.15,Plt 200×109/L。
粪常规:脓血便,WBC满视野/HP,RBC 3~5个/HP。
一、初步诊断 4分
急性细菌性痢疾 4分
若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低,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等则为中毒型痢疾——治疗要补液扩容
二、诊断依据 5分
1.不洁饮食史,夏季发病。
1分
2.急性病程,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明显里急后重。
2分
3.左下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
1分
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粪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
1分
三、鉴别诊断 4分
1.急性阿米巴痢疾 2分
2.食物中毒 1分
3.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1分
四、进一步检查 5分
1.粪培养+药敏试验。
3分
2.粪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1分
3.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
1分
五、治疗原则 4分
1.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首选喹诺酮类,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
2分
2.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1分
3.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