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及教学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具有两个专业方向: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化。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资源管理、财务会计、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等基本知识,接受信息系统设计与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理想;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开发方法;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及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能力;8.具备较宽厚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9.具备相邻学科专业的基本素养;10.了解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学制、学期、学分(一)学制试行学分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六年,最短三年。
(二)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两个学期和一个夏季小学期,夏季小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三)学分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基本单位。
最小为0.5,原则上以16学时折算为1学分,实践(实验)课以32学时折算为1学分。
学生所修课程考核合格,即取得相应学分。
三、毕业及授予学位(一)毕业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65学分。
学生修完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总学分的要求,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德、智、体等全面合格,准予毕业。
在规定时间内未修完最低毕业学分的学生,可申请延长在校学习时间1-2年(不含因病休学),也可申请作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
(二)授予学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发给学位证书。
四、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一)课程结构比例(二)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五、课程设置- 2 -商学院2010级本科培养方案- 3 -- 4 -商学院2010级本科培养方案六、主要课程介绍西方经济学Western Economics学分:4分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向学生讲授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包括需求、供给、价格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宏观经济学概论、长期中的宏观经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货币与经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5 -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教材:许纯祯:《西方经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段文斌:《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萨缪尔森:《经济学》(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4.王志伟:《现代经济学流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管理学原理(双语)Principles of Management学分:4分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课程简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职能和基本方法;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一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教材:Stephen P.Robbins等:《管理学(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主要参考书目: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刘兴倍等:《管理学原理教学案例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刘兴倍等:《管理学原理习题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4.聂正安:《管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6.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统计学原理Principle of Statistics学分:2.5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简介:统计学原理是为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统计学原理课程的知识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知识。
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 6 -商学院2010级本科培养方案法基础。
教材:胡世强:《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主要参考书目:1.栗方忠:《统计学原理标准化题型习题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焦弘浩等:《统计学原理》(修订本),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5月版。
3.赵振伦:《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2004年8月版。
4.庞皓:《统计学》(第四版),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11月版。
5.栗方忠:《统计学原理》(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考核方式:考查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学分:4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简介: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际互连网Internet更是日益发展,并被人们所认识和使用。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计算机网络涉及的术语、概念及新技术,掌握典型计算机网络结构及实现技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获得相关知识以及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一般特性,典型网络的结构特点及具体实现,计算机网络应用。
通过实例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软硬件产品的技术特点、区别、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网络理论和实际工作基础。
教材:张怀中,袁晓洲:《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1.陈功富:《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王树森:《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
3.雷震甲:《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孙践知:《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学分:4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将向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机会,让同学们通过学习获得一些基本的经验,掌握一些分析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路,培养判断能力,能够识别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与技术特征,判别组织所需的管理信息系统,并能就此组织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交表- 7 -达规范的方案书。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能够完成实现一个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今后从事信息系统的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教材: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主要参考书目:1.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ed Enterprise, Prentice Hall, Pearson Education 高等教育出版社引印,2000年版。
2.钟雁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3.Gerald V.post等:《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商务问题的信息方案(国外大学优秀教材——工业工程系列(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4.仲秋雁:《管理信息系统》,MBA授课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邝孔武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学分:4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简介:财务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石,以资本市场为课程背景,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对象,着重研究企业的资本筹集运用与分配问题。
教材:谷祺:《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1.袁建国:《财务管理习题与解答》,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版。
2.万解秋、徐锦荣、贝政新:《企业价值提升与财务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郭复初:《财务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