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15P0016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课程名称:投资学英文名称: Investments学分:2.5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教学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于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投资决策的能力,满足投资实践的需求,提高投资效率,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
有投资就有风险,要让学生同时认识投资的风险及分析方法,了解必要的风险控制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在已修财务管理和会计学课程的基础上,了解:投资的基本原理、方法等知识,了解投资的类型、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投资体制、投资结构,必要的风险控制方法;熟悉:证券、证券市场、与证券定价原理;产业投资的市场分析、供给因素分析;掌握:证券投资的组合管理,也即评估方法;产业投资的效益分析,投资结构周期规律;应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进行投资的实用技能,满足投资实践的需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系统学习项目投资融资一般方法和实行途径,能力要求:通过学习拓展知识结构,具有对金融风险识别、化解、采取对策的初步能力。
了解: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经济效果评价、项目多目标综合评价、风险决策、资产评估和项目融资的理论;熟悉:投资经济效果评价、项目多目标综合评价、风险决策方法;掌握:投资效果评价、风险决策理论与方法在项目投资和融资决策中的应用以及证券定价原理、证券投资的组合管理方法。
2、能力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组织教学,在充分了解和掌握项目投资与融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达到解决投资与融资一般问题的能力。
3、措施方法:通过知识要点讲解、案例分析、作业布置与检查、要点回顾巩固、考试、查阅相关资料等,以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和考核。
三、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要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企业管理》等。
《项目投资与融资决策》这门学科的运用及相关知识较广,一般涉及数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财政学、银行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生产运营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
因此,最好应在学完上述相关课程后再学习本课程。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36学时。
四、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张中华主编,《投资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主要参考书:1、Investments,Zvi Bodie etc. ,McGraw-Hill ,20052、投资学,刘红忠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郎荣燊(shēn)、何孝贵主编,《投资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现代投资学,(美)Douglas Hearth.(美)Janis K. Zaima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5、投资学,史建平.杜惠芬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议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由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进行课堂讲授,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传授本学科最前沿的新知识。
2、案例法。
通过实现向学生布置专项案例,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基础理论,同时也使学生置身实践事实,从而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投资问题的处理方法。
教学手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讲稿,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系统掌握工程投资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投融资活动打下基础。
六、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学习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考核两部分。
本课程的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和案例、课堂提问和出勤占30%。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第1章投资概述(1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学生应了解投资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熟悉投资主体及组织形式;掌握掌握投资的基本概念、投资的实质、分类。
本章重点:重点掌握投资的基本特点、直接投资于间接投资的区别。
本章难点:投资理论渊源、现代投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投资概述。
投资的含义与特点。
投资的主要特征: 五个基本要点。
2. 投资的基本类型。
投入的资金所增加的资产种类;资金的运用方式3.投资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我国投资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
尚处于完善和发展之中。
4.投资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是研究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投资的一般运动规律和不同投资的特殊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
第2章市场经济与投资决定(1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投资的两种基本类型;熟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掌握掌握我国投资体制的发展方向。
本章重点:掌握我国投资体制的发展方向。
本章难点:完善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投资决定的两种基本类型。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及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投资决定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投资决定;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投资决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投资决定。
3. 市场经济体制与投资制度的完善。
完善投资制度的目标与意义。
完善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3章证券投资概述(1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类型、股票、债券的形式,它们的联系与区别;熟悉证券目的;掌握证券投资的主体、类型,证券投资的作用。
本章重点:证券投资的主体、类型,证券投资的作用。
本章难点:证券投资的主体、类型。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证券的种类。
证券通常分为有价证券、货物证券和不动产证券三大类。
2. 证券投资的主体、目的及类型。
证券投资主体指向证券市场投入资金以获得预期收益的自然人和法人。
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投资者。
3. 证券投资的作用。
证券投资与证券投机区别与联系。
第4章证券市场及其运行(1+1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证券市场的功能与结构,了解证券发行价格、证券发行制度;熟悉证券发行程序、交易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类型;掌握证券市场行情指标如股票价格指数;股票市价总额;成交量指标。
本章重点:证券市场行情指标如股票价格指数;股票市价总额;成交量指标。
本章难点:证券市场行情指标。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证券市场的功能与结构。
主要证券市场的概念。
基本功能是调节资源配置。
证券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条件。
2. 证券的发行。
主要介绍证券发行的方式、证券发行价格、证券发行制度、证券发行程序。
3. 证券的交易。
主要介绍交易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类型、程序。
4. 证券市场行情指标。
股票价格指数;股票市价总额;成交量指标。
第5章无风险证券的投资价值(1+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无风险收益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熟悉利率的决定,包括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即期利率、远期利率与到期收益率;掌握无风险条件下证券投资价值的评估,包括单利债券价值评估、复利债券价值评估、贴现债(或贴水债)券投资价值评估。
本章重点:无风险条件下证券投资价值的评估。
本章难点:复利债券价值评估、贴现债(或贴水债)券投资价值评估。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货币的时间价值。
主要介绍无风险收益与货币的时间价值。
2.利率的决定。
主要介绍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马克思关于利率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决定。
即期利率、远期利率与到期收益率。
3. 无风险条件下证券投资价值的评估。
主要介绍单利债券价值评估、复利债券价值评估、贴现债(或贴水债)券投资价值评估。
第6章投资风险与投资组合(2+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投资风险与风险溢价;熟悉单一资产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夏普单指数模式;掌握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以方差测量风险的前提及其检验。
本章重点: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以方差测量风险的前提及其检验。
本章难点:以方差测量风险的前提及其检验。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投资风险与风险溢价。
证券投资风险的界定及类型。
2.单一资产收益与风险的计量。
风险溢价单一资产持有期收益率,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3.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马科维兹模型。
证券组合数量与资产组合的风险。
4.夏普单指数模式:市场模型。
市场模式下个别证券收益率。
5.以方差测量风险的前提及其检验。
以方差测量风险的检验。
第7章证券市场的均衡与价格决定(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概念,熟悉分离定律;掌握APT模型、与CAPM的区别,证券市场效率。
本章重点:APT模型、与CAPM的区别,证券市场效率。
本章难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主要介绍分离定律(Separation Theorem)。
市场均衡时最优风险证券组合T的特征。
证券市场线与证券均衡定价。
2. 套利定价模型(APT)。
主要介绍套利与因素理论、APT模型、与CAPM的区别。
3. 证券市场效率。
介绍有效市场的理论假设、有效市场的分类。
第8章证券投资分析(2+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含义;熟悉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的方法;掌握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
本章重点: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
本章难点: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证券投资分析概述。
主要介绍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
2.证券的投资价值。
主要介绍投资价值评估的基本模型、优先股与普通股的投资价值、市盈率。
3.宏观经济分析。
主要介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影响。
4.行业分析。
产品的生命周期,选择投资行业部门应考虑的因素。
5.公司分析。
公司竞争力分析,经营管理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公司经济附加值分析。
第9章证券投资的非线性分析(0.5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主流资本市场理论的基本假设;熟悉证券投资分析方法的新尝试、动力学分析;掌握证券市场的分形结构、证券市场的行为学分析。
本章重点:证券市场的行为学分析。
本章难点:动力学分析、协同市场假设、模糊假设。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线性分析的局限性。
主要介绍主流资本市场理论的基本假设。
2. 证券市场的行为学分析。
介绍有限理论、噪声交易、正反馈交易。
3. 证券市场的分形结构。
介绍确定分形与随机分形。
资本市场的R/S分析。
4. 证券市场的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