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病化验与分析

鸡病化验与分析


2
• • • • • • 2.1 2.2 2.3 2.4 2.5 2.6
诊断或化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环境监测 病料细菌检测 药敏试验结果 药效试验结果 病毒检测结果 血清或卵黄抗体检测结果
• 2.1 环境检测
样品名称 检验项目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 PH值 沙门氏菌 饲料/原料 霉菌 细菌总数 新垫料 霉菌 大肠杆菌
• 2.5 病毒检测结果 – 2.5.4 IBV
• 不同毒株疫苗的免疫保护试验
将 108 只 1 日龄的蛋雏鸡分成 5 组,每组 21-22 只,除 对照组外,其余4组3d时分别用H120+28/86、肾型IB 2# (本室编号)、Ma5及IB 4-91疫苗点眼免疫,免疫后5天 ( 8d ) 用 分 离 毒 经 滴 鼻 点 眼 攻 毒 , 剂 量 约 105EID50/ 只 (感染尿囊液10倍稀释后,0.1ml/只),攻毒后每天观察 并记录鸡只发病和死亡情况,共观察14天,死亡如下:
病死鸡
可疑细菌
• 2.3
药敏试验结果
无抑菌圈,不敏 7-9mm,低敏 10-14mm,中敏 15-20mm,高敏
!注意:监床口服 给药,除了考虑细菌对 药品的敏感性,还须考 虑药物是否经肠道吸收 及药品吸收后的分布、 代谢情况。
>20mm,极敏
• 2.4
药效试验结果
药效结果MIC(微克/毫升) 序号 1 大肠杆菌菌株来源 JN1 31 JN3 125 PS2 63 PS7 125
2
3 4 5
21
8 63 83
667
31 250 10
333
16 31 5
21
31 125 167
6
7 8
63
16 >1000
250
8 >1000
31
4 16
63
8 >1000
• 2.5 病毒检测结果 – 2.5.1 NDV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
如弱毒苗免疫后两周内分离到弱毒,常为疫苗毒; 分离到弱毒 (MDT>60h) ND弱毒不是引起发病的主因。
阳性 鸡胚分离
阴性 PCR方法 胶体金方 法 阳性或阴 性 阳性或阴 性
• 2.5 病毒检测结果 – 2.5.3 H5亚型AIV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阳性 鸡胚分离 阴性 PCR方法 胶体金方法 阳性或阴 性 阳性或阴 性 结果分析
不同毒株病毒的毒力和抗原性差异很大,但任何 有临床发病的鸡群,病毒分离阳性都应首先考虑该 病。
毛蛋、弱雏
鸡场7d内死、 可疑细菌 淘雏
1)如细菌分离率超过50%,说明细菌感染是引起 淘汰的主要原因; 2)如雏鸡死淘高而细菌分离率低或未分离到细菌, 说明鸡群存在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如中毒、 温度过高或过低、运输不当等。
7d以上的病、死鸡由肝、脾、脑等器官检 出细菌,要根据细菌的种类进行分析,如大肠 杆菌多由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引起;葡萄球菌 多由脚垫或其他外伤引起;巴氏杆菌主要考虑 环境污染;梭菌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水样
空气样品
出现细菌超标时,要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 2.2
样品名称
毛蛋、弱雏,病料细菌检测
检验项目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金葡球菌 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等 结果分析 1) “毛蛋”检出细菌多与种蛋污染有关; 2)弱雏的细菌感染多与出雏器内存在污染蛋(臭 蛋)有关; 3)沙门氏菌种类繁多,如有检出,多与种禽有关, 需要进一步鉴定,必要时做致病性试验。
– 抗菌药物,MIC值越小, 药效越好; – 中药,除少数药品外 (如杨树花),应无抑 菌活性或只有较低的体 外抑菌活性(如黄芩 苷); – 同一药品,如不同批次 的药品MIC有明显差异, 说明其配方有改变。 – 现场应使用MIC<100微 克/毫升的抗菌药物。 –因国产抗菌药物成份复 杂,不宜按有效含量计 算MIC值。
• 1.9 检验方法的选择
– 优先选择国际或国家标准方法; • 水样检验,按饮用水国标方法 • ND-HI、AI-HI,OIE或国标方法 • 饲料(沙门氏菌、霉菌)国标方法 – 检测试剂(盒)有规定方法的,按规定方法检验; – 其他情况,参考有关标准制定检验规程 • 病、死鸡的各种细菌分离 • 药敏试验或药效检验
• 注意检验结果中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 定量检查 • 常用方法:
–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应用:免疫抗体监测;疾病诊断
• 1.4 药敏与药效试验 – 1.4.1 药敏试验 由死、淘鸡分离到细菌后,常通过纸 片法选择敏感药物。 – 1.4.2 药效试验 通常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 的方法来比较选择药物及检验药品的品质。
鸡胚分离
分离到强毒 (MDT>60h
未分离到病毒 PCR方法 胶体金方 法 阳性或阴性
阳性或阴性
雏鸡急性发病时检测结果阳性可诊断为ND。
• 2.5 病毒检测结果 – 2.5.2 H9亚型AIV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 提示鸡群有H9亚型AIV感染,是否引起发病要考虑 鸡群的H9亚型AI免疫水平及临床表现: 1)育雏期死亡增加,同时有典型的H9亚型AI病变 (气管出血,支气管栓塞,肺瘀血),主要由该病原 引起。 2)无H9亚型AI抗体的产蛋鸡群产蛋严重下降,可 主要由该病原引起(须排除ND)。 抗体水平较高的鸡群,感染病毒后,排毒量少,排 毒时间短,不易分离到病毒,需要后续的血清抗体检 测做进一步判定。 有典型临床表现时的阳性结果有一定诊断意义。 雏鸡急性发病时检测结果阳性可诊断为AI H9,同 时ND和AI H5结果阴性时可诊断为AI H9。
• 2.6 血清或卵黄抗体检测结果
– 2.6.1 ND-HI抗体 • 雏鸡早期接种ND疫苗后的抗体变化情况 --接种疫苗越早,母源抗体对免疫应答的影响越大; --用灭活苗+弱毒活苗于7d或7d后免疫,鸡群可获得 较高的抗体水平。
7 6
3d,DN&IO;9d,DN&IO+NDK 3d,DN&IO;7d,DN&IO+NDK
鸡病化验室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病原学检查
病理学
相关试验或 检验 诊断结果
血清学检查
控制措施
• 1.1 病理解剖及组织切片 病理学检查是鸡病诊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 大体解剖 – 采集病料做相关检验 • 血样 • 病原检测用样品 • 病理组织切片用样品 – 病理组织切片 • 肿瘤病 • 一些产生包函体的病毒病(IBH、ILT、FP) • 其他,如曲霉菌病
根据下面的标准判定是否合格。
标准 <100个/ml MPN<2 6.5-8.5 不得检出 饲料,<45000个/g 鱼粉,<2×106个/g <45000个/g 不得检出 旧垫料 表面试子 样品名称 检验项目 细菌总数 霉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总数 霉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标准 <=30个/平皿 <=2个/平皿 不得检出 <=30个/平方 厘米 <=2个/平方 厘米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通过采集有病变的法氏囊,处理后与IBD标准阳性 血清做琼指扩散试验,阳性说明法氏囊组织中含大量病 毒,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但需注意的是中等毒力或中等偏强毒力疫苗免疫后, 此法也可检出阳性。
– 2.5.6 MDV
该病很少通过病毒分离鉴定方法进行诊断,但取毛 囊浸出液与MD标准阳性血清做琼指扩散试验,阳性结果 具有诊断意义。
• 1.8 如何确定检查内容 – 根据发病日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大 体病理变化初步诊断结果,采集合适的病料,选择检 查内容。例如: • ND、AI 育雏期发病或发病初期检测病原,育成、 产蛋期或发病后1-2周采血检测抗体 • 球虫 直接镜检(直接涂片或虫卵计数) • 细菌感染 直接做细菌培养 • 肿瘤病 病理组织切片接合ELISA检测抗体或病原 – 尽可能采用最快速、经济、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检验。 最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发病初期采血化验。
鸡病化验与分析
主要内容
• 1 鸡病化验室化验内容 • 2 诊断或化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 3 关于提高动保中心的功能
1.鸡病化验室化验内容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病理解剖及组织切片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药敏与药效试验 免疫试验或治疗性试验 复制病例 消毒剂消毒效果试验或含量检测 如何确定检查内容 检验方法的选择
• 1.2 病原学检查 – 1.2.1 显微镜直接检查病原 • 涂片或触片(球虫卵囊、梭菌、巴氏杆 菌等) •压片(霉菌) •病理组织切片(组织滴虫,其他寄生虫)
• 1.2 病原学检查 – 1.2.2 病原分离鉴定 •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 培养基 营养琼脂,选择性培养基 – 鉴定 菌落特征,染色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学反应, 复制病例。
5
3d,DN&IO;11d,DN&IO+NDK
4
3d,DN&IO;13d,DN&IO+NDK
3 2 1 0 16d 20d 24d 28d 33d 37d
3d,NDK;9d,DN&IO+NDK 3d,NDK 无
LaSota+NDK免疫有母抗雏鸡结果
摘自《中国兽医杂志》2004(3)
• 2.6 血清或卵黄抗体检测结 果 – 2.6.1 ND-HI抗体 • 正常种鸡鸡群抗体变 化情况 8WNDK二免后, 抗体水平上升至较高 水平; 具有较高抗体水平 的鸡群,接种弱毒活 苗对抗体水平影响不 大,接种灭活苗后抗 体可上升1-2个滴度; 进入产蛋期后,鸡 群抗体水平会下降3个 滴度左右。
• – 白血病(ALV)
胶 体 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