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第四章-食品防腐剂
16
大多数细菌最适生长的pH值是7.0左右,酵母菌 和霉菌生长的pH值范围较宽,因而非酸性食品适合 于大多数细菌及酵母菌、霉菌的生长;细菌生长下 限一般在4.5左右,pH值3.3~4.0以下时只有个别 耐酸细菌,如乳杆菌属尚能生长,故酸性食品的腐 败变质主要是酵母和霉菌的生长。
17
另外,食品的pH值也会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发生 改变,当微生物生长在含糖与蛋白质的食品基质中, 微生物首先分解糖产酸使食品的pH值下降;当糖不 足时,蛋白质被分解,pH值又回升。由于微生物的 活动,使食品基质pH值发生很大变化,当酸或碱积 累到一定量时,反过来又会抑制微生物的继续活动。
9
4、有害物质的形成 ❖ 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分为细菌毒素和真菌毒素,
它们能引起食物中毒,有些毒素还能引起人体 器官的病变及癌症。
10
二、影响食品微生物繁殖的因素
1、食品的营养 食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
素和水分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 基。因而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很容易迅速生长繁殖造 成食品的变质。但由于不同的食品中,上述各种成 分的比例差异很大,而各种微生物分解各类营养物 质的能力不同,这就导致了引起不同食品腐败的微 生物类群也不同。
2
第一节 食品防腐与食品防腐剂
一、食品的腐败变质 二、影响食品微生物繁殖的因素
3
一、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
微生物
成分
变化
环境
感官性质
举例:肉、蛋、鱼腐臭
粮食霉变
水果腐烂
油脂酸败
4
食品受到外界有害因素的污染以后,食品原有色、 香、味和营养成分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结果使食品的质量降低或完全不能食用,这个过 程称为食品腐败变质。 ❖ 由于习惯的原因常常把食品腐败变质称为食品 变质,实际上食品腐败是食品变质的一个方面。 ❖ 造成食品变质的原因较多,有物理的、化学的, 也有生物的。
5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
氧化
光照
啮齿动物
食品腐败变质
昆虫/寄生虫
温度
酶类
水分 6
1、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 其主要变化指标是酸度升高,根据食品种类不
同也表现为糖、醇、醛、酮含量升高或产气 (CO2),有时带有这些产物特有的气味。
7
2、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 ❖ 各种不同的氨基酸分解产生的腐败胺类和其它物
15
各类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pH范围,食品中氢离子 浓度可影响菌体细胞膜上电荷的性质。当微生物细 胞膜上的电荷性质受到食品氢离子浓度的影响而改 变后,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吸收机制会发生改变, 从而影响细胞正常物质代谢活动和酶的作用,因此 食品pH值高低是制约微生物生长,影响食品腐败变 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18
4、温度 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将微 生物分为三个生理类群,即嗜冷、嗜温、嗜热三大 类微生物。每一类群微生物都有最适宜生长的温度 范围,但这三群微生物又都可以在20℃~30℃之间 生长繁殖,当食品处于这种温度的环境中,各种微 生物都可生长繁殖而引起食品的变质。
19
① 低温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低温对微生物生长极为 不利,但由于微生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5℃左右或更低 的温度(甚至-20℃以下)下仍有少数微生物能生长繁殖, 使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我们称这类微生物为低温微生物。 低温微生物是引起冷藏、冷冻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食 品在低温下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有:假单孢杆菌属、黄色杆 菌属、无色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小球菌属、 乳杆菌属、小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等革 兰氏阳性细菌;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圆酵母属、丝 孢酵母属等酵母菌;青霉属、芽枝霉属、葡萄孢属和毛霉 属等霉菌。食品中不同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温度见下表。
11
2、水分 水分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微生物细胞组成不可缺少水,细胞内所进行的各种 生物化学反应,均以水分为溶媒。在缺水的环境中,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发生障碍,甚至死亡。但各类微 生物生长繁殖所要求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食品 中的水分含量决定了生长微生物的种类。一般来说, 含水分较多的食品,细菌容易繁殖;含水分少的食 品,霉菌和酵母菌则容易繁殖。
第四章 食品防腐剂
一、教学要求 ❖ 熟悉食品防腐剂和杀菌剂的定义、分类及引
起变质的主要原因; ❖ 了解常用食品防腐剂和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 掌握食品防腐剂和杀菌剂的应用范围、使用
标准和注意事项。
1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品防腐与食品防腐剂 第二节 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 第三节 天然防腐剂 第四节 加工设备与贮运环境消毒剂 第五节 水果、蔬菜采后常用的防腐剂
质各不相同,甘氨酸产生甲胺,鸟氨酸产生腐胺, 精氨酸产生色胺进而分解成吲哚,含硫氨基酸分 解产生硫化氢和氨,乙硫醇等。胺类物质、NH3 和H2S等具有特异的臭味。
8
3、食品中脂肪的分解 ❖ 在解脂酶作用下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
肪酸可进而断链形成具有不愉快味道的酮类或 酮酸,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键处还可形成过 氧化物,脂肪酸也可再分解成具有特殊气味的 醛类和醛酸即所谓的“油哈”气味。
13
❖ 下表给出了不同微生物类群生长的最低Aw值范围, 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品的Aw值在0.60以下,则认为 微生物不能生长。一般认为食品Aw值在0.64以下, 是食品安全贮藏的防霉含水量。
表:食品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生长的最低Aw值范围
微生物类群 最低Aw值范围 微生物类群 最低Aw值
大多数细菌 0.99~0.90 嗜盐性细菌
12
食品中水分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微 生物在食品上生长繁殖,能利用的水是游离水,因 而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所需水不是取决于总 含水量(%),而是取决于水分活度(Aw,也称水活 性)。因为一部分水是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一 些可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盐等结合,这种结 合水对微生物是无用的。因而通常使用水分活度来 表示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纯水的Aw=1;无 水食品的Aw=0,由此可见,食品的Aw值在0~1之间。
0.75
大多数酵母菌 0.94~0.88 耐高渗酵母
0.60
大多数霉菌 0.94~0.73 干性霉菌
0.65 14
3、pH条件 各种食品都具有一定的氢离子浓度。 根据食品pH值范围的特点,可将食品划分为两大类: 酸性食品和非酸性食品。一般规定pH值在4.5以上 者,属于非酸性食品;pH值在4.5以下者为酸性食 品。例如动物食品的pH值一般在5~7之间,蔬菜pH 值在5~6之间,它们一般为非酸性食品;水果的pH 值在2~5之间,一般为酸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