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洛阳

我的家乡洛阳

我的家乡洛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我的家乡―洛阳洛阳,是我的家乡,我在洛阳生活了十余年,它给我的印象最深。

尤其是近几年,洛阳更加美丽富饶了。

洛阳最美的要数牡丹花了。

洛阳牡丹花品种繁多,花瓣极大,色泽艳丽。

每当牡丹飘香之时,满城盛开的牡丹,像一个个美艳绝伦的天使。

令人留连往返,如醉如痴。

引的游人纷纷驻足观看,啧啧称赞。

“啊,牡丹,百花从中最鲜艳。

”“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伴随着蒋大为那深情款款的《牡丹颂》,我由衷的赞叹那美的化身,花的使者。

虽说我已经12岁了,但还是不敢一个人在家里呆着,但是这回,是不敢也不行啦。

今天放学后,我就只能一个人在家写作业。

平时回家,一进门总是嘻嘻哈哈的笑声和很大的电视机的声音,但是今天,爸爸和妈妈都加班,爷爷和奶奶也去医院打点滴要10点才能回来,这下我只好一个人在家了。

下午放学一路上,尽管有同学一起走,但是天色渐渐暗了,我的心忐忑不安起来“扑嗵、扑嗵的跳舞,我偷偷观察着身边的每个人,都觉得像是在跟踪我,像跟我回家将我家洗劫一空,我的心好象在跑步机上一样快,简直就是要提到嗓子眼儿一样。

说起来,是因为奶奶曾经就发生过入室抢劫,还被抢匪踢坏了股骨头。

我的理想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沙漠里的沙子,奶奶头上的白发,数也数不清。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有好多好多的好吃的,有好多好多的玩具,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的理想是能看一整天的动画片,能玩一整天蹦蹦床,能吃一大桶的冰淇凌,再后来,我的理想就成了不用早起上学,不用写作业等等。

反正就是数也数不清,但让我印象最深,对我意义最深的要数二年级那年的一个理想。

那一年,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许多人认为我的志向不远大,但我的理想就是这,因为那时候我经常迟到,还不写作业,所以每次被老师批评时,想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的念头便从我心中萌发,是的,我想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由于这个理想的驱使我的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获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虽然只是全班第一,但是这全班第一的意义非同凡响,是它让我在同学面前抬得起头,在老师面前找到了自尊,在自己面前找到了自信,是它让我懂得了积极上进,勇争第一。

我感谢这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因为它对我今后的意义太大了。

现在,我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我现在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像张瑞敏,陈光标一样的企业家。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从盘古开天地到21世纪信息时代,多少文人志士怀揣有远大的理想,才促使他们努力奋斗,从而取得成功。

我也会为着我的理想奋斗,无论这路有多难走,我都会坚持下去,我要为我的理想而奋斗。

在我的人生当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唯独那个第一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在星期六的上午,我正在做作业,妈妈在做一批很紧的货。

快到中午了,妈妈还不做饭,我的肚子向我提出了抗议。

我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只能到客厅里问妈妈:“妈,怎么还不做午饭?妈妈说:“ 我很忙,自己去做饭炒菜吧!”我心想:哎,老师不是说要多帮父母做些家务吗?正好试试我的厨艺如何!我便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马上把菜洗干净,正准备切菜了。

妈妈却叮嘱道:“菜洗干净后,把菜切成片,然后再倒一些油,把菜倒进锅里,放一勺半的盐和一勺味精,再翻炒。

小心,别切到手了!” 我听了妈妈的话,拿起菜刀准备切了,我有点害怕,因为以前切菜的时候,总是会切到手指。

可是,没办法。

我学着妈妈切菜的样子那起菜刀准备切。

菜刀似乎故意想让我吃不到午饭似的,拿也拿不住。

我用力抓好菜刀。

小心翼翼地切着,可是菜在菜板上滚来滚去,总是抓不住。

我静下心来,用力按住菜,拿起菜刀,切了下去。

一下一下,啊!终于切完了,咦!油怎么还没热呀?哦,是我忘记开火了,等油开始冒烟,我赶紧把菜倒进锅里,油把菜烧得哧哧响,我赶紧翻炒起来,心想:我一定要把菜炒好,唉,我差点忘了放盐和味精了,我放了一勺味精和一勺半的盐,再次翻炒,我舀了一片,尝了尝味道,恩!还不错,应该可以了,我把火关掉,再把菜端到桌子上,对妈妈说:“ 妈,您快尝尝!” 妈妈吃了一片,说:“ 不错,还可以!”说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我记忆中“第一次”的事多得不计其数。

而印象最深刻的的事,就是三年级时第一次去郊游。

因为学校规定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是不能去郊游,主要是为了低年级的学生的安全。

所以当听到三年以来第一次组织郊游的事,实在令人兴奋。

一晃三年了,当时升上了三年级的我们,终于可以郊游了。

“第一次郊游”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开心。

校长还未公布即将郊游的消息。

高年级的“间谍”就已经把消息传遍校园。

一个难熬的星期过去了,那一天终于降临到我们的期待之中。

“民以食为天,五味要齐全。

”男孩都能当厨师,何况我堂堂“女子汉”,不会做饭菜,岂不让人笑话?今天是周末,我产生了帮妈妈做饭的想法。

想着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厨房,“妈妈,妈妈,我来帮你吧。

”看见妈妈正在厨房做菜,我这样说道。

妈妈笑着答道;“好!我们的榕榕长大了,都能帮妈妈干活了。

那好,你就去切蜇皮吧!”呵,你别看这蜇皮挺好看,可是它一点也不好切,这蜇皮……就是不听我使唤。

滑溜溜的蜇皮在案板上溜来溜去,好像在故意和我作对似的。

我着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切下去。

可这一刀没切好,反而差一点切到了我的手。

幸好妈妈手疾眼快,一把夺过我手里的菜刀,并对我说:“蜇皮可不能这么切,来,我来教你。

”只见妈妈手起刀落,把一块大蜇皮切成了小条,并说:“切蜇条可有一些学问,你必须把每条都切成1厘米宽,3到4厘米长的小条儿,这样切成的菜外观上才好看。

蜇皮一定要先展平再从右向左切。

你注意看一下妈妈的左手的姿势,左手的食指到小指弯曲,用并排立着指尖按在距展平蜇皮右边的一厘米处,右手拿着菜刀紧挨着左手的指甲垂直切下去,左右手一定要配合好,边切边退。

右手切完,左手马上要退后一厘米,并保持住四指弯曲,指尖垂直的姿势。

这样才不致于切到手指。

来,你试试看!”我的牙齿格外“坚硬”,就连出了“参牙”也纹丝不动,只好到医院去历险,唯有这一次……这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一颗大牙“随风摇摆”,而摸摸四周,空洞洞的,没有“参牙”。

我紧张又兴奋,这次终于可以自己动手拔一次牙了!于是,我便制作了一个拔牙计划:睡觉前摇,下课时摇,就连吃饭时也摇,有时做作业时也要停下来摇两下。

经过几天的努力,这颗牙终于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了,可却又迟迟不肯下岗,好像不知道后面会有人来顶替它似的。

我想用手直接拔了它,可又怕疼,下不了决心。

我想:这样摇下去,也太浪费时间了吧。

这要到什么时候啊?可我又无可奈何。

终于,有一天晚上,在我睡觉的时候,我实在忍受不住了。

我抓住牙,使劲地拽,就当它快掉下来时,我又放弃了,毕竟这最后一搏还是需要足够勇气的,但我又想起我每天使劲摇牙的场景,我又鼓起勇气,而要拔时,勇气又烟消云散了,我把手缩了回来――这要它掉下来的疼痛也还是难以忍受的。

从小到大,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下棋,第一次演出,第一次获奖…… 这些第一次像五光十色的贝壳,镶嵌在我记忆的沙滩上。

但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滑旱冰。

记得我十岁那年,我看见别人在操场上滑旱冰,有的像轻盈的燕子,动作敏捷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身体忽上忽下地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展示着轮滑的高超技能,还有的人在小心翼翼地滑着……看得我心里痒痒的,便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和爸爸学习滑旱冰。

一开始,我不习惯穿旱冰鞋,只能扶着墙勉强站起来,还摇摇晃晃的。

爸爸微笑地告诉我:“不要紧张,扶着墙慢慢滑。

”我放松了一些,扶着墙向前滑,可爸爸刚叫了声“注意”,我就因为重心不稳,一不小心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爸爸一边扶我起来,一边告诉我动作要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先慢慢站起来,脚分成倒八字形,身体往下蹲,降低身体重心,慢慢向前滑。

”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果然稳多了,我能慢慢滑行了。

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得意极了。

原来滑旱冰也这么简单啊,我心里想。

就在这时,我的动作要领出了问题,左脚迈的步子太大,右脚没跟上,“扑通”一声狠狠摔在地上。

手上的皮都擦破了,疼得我“金豆豆”不断掉在地下。

我心里想“要不然别学了,以后再学吧。

”可又念一想“不行,既然要学滑旱冰,就要把它学会,学好,半途而废是永远学不好的,只要用心学,什么能难倒我?”我忍住泪水,咬咬牙,又扶着墙站起来,开始练习了。

我这回沉住气,一遍遍重复着动作要领,终于经过多次摔倒后,我能独自滑行一段距离了!爸爸夸我勇敢,有毅力,我心里别提多自豪了!人一生中有许多第一次,但对于我来说,最难忘的第一次就是滑冰。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看到溜冰场上许多少男少女在溜冰,他们的姿态优美,动作娴熟。

有的如雄鹰展翅;有的如流星疾驰;有的如水上飘飞。

他们往来穿梭,令人眼花缭乱,我羡慕极了。

我让妈妈给我也买了一双溜冰鞋,迫不及待地穿上,让妈妈扶着,开始溜了起来。

可是两只脚总不听使唤,有时向左斜,有时向右倒,妈妈直叫小心。

我一紧张,失去重心,摔了个仰面朝天,像乌龟翻身一样,动弹不得;我不服气,又站了起来,继续向前滑去,拐弯时,来不及刹车,又被摔成“小狗吃屎”,搞得鼻青脸肿,惹得周围的人们哈哈大笑。

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唱歌,第一次登上舞台,第一次游泳,第一次弹琴……第一次感觉非同寻常,第一次的情趣不同凡响,有时令你受益匪浅,有时令你欢喜若狂。

记得那时,我才4岁,姥姥问我要不要学电子琴,我瞄了一眼放在床头的电子琴,爽快地说了一声要学。

姥姥对我笑了一下……现在想来,这个选择对我来说真是意义非凡啊!那天,我满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选了一个中间的位置,放下书包,这看看,那瞧瞧,又细心地数了一下有多少个琴键,一每次走夜路,我都会想起我第一走夜路的情景。

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妈妈让我一个人回奶奶家,奶奶住在农村,原来都是妈妈带着我去的,今天我竟然要一个人去,这使我胆颤心惊,我虽然非常地害怕,但是,我非常地理解妈妈,妈妈毕竟要上夜班啊!于是,我强打精神地上路了。

去奶奶家首先要穿越一片树林,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城市的灯光渐渐的离我远去,随着前面的光线越来越暗,我的心里也越来越害怕。

“沙、沙、沙”这声音老是响起,让我感觉好似有人在后面跟着我,紧走几步后我猛地回头一看,确定是一个人影,我问了一声:“有人吗?”没人回答我,我又问了一声:“有人吗?”还是没有人回答我,而且那个人影居然凭空消失了,我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自言自语地说道:“不会有鬼吧?但是妈妈说过这个世界上是不会有鬼的,一定是幻觉,一定是……”我终于走出了这片树林。

接下来,要走过一个独木桥,这个独木桥很窄,很长,踏上了独木桥,城市的灯光也没有了,这时我隐隐约约听见后面有脚步声,“难道又是鬼,不会吧!是我鬼片看多了吧!我还是过去看一看!”我小心翼翼的过去,“没有人啊!好奇怪!难道真的有鬼!奇怪!”眼看就要到奶奶家了,我心中一阵暗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