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庄110kV送电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北京华厦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批准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编制人:年月日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1.1 编制施工方案的依据1)三星庄110kV送电工程(第二标段)施工招标文件2)三星庄110kV送电工程(第二标段)设计图纸3)拟建现场踏勘情况4)国家、地方、行业的规范、规程、规定等(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管道工程》DBJ01-47-2000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50086-2001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9)《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96(12)《钢筋焊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公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4)《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6)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标准和行业优质标准第2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2.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三星庄110kV送电工程(第二标段)。
2)建设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3)设计单位: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4) 监理单位:北京吉北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5)工程原由:本工程是自西北旺220kV变电站引双回电缆至拟建三星庄110kV变电站新建隧道,为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园开发区拟建三星庄110kV变电站提供外电源。
6)工程位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园开发区内,规划翠湖南路(现状西马坊路)。
7)工程路径:新建电缆隧道起自拟建三星庄110kV变电站东侧110kV和10kV隧道甩口→沿创新园经三路(永中以西7m)向北→至规划翠湖南路(南红线以北2.0m)折向东→穿过东埠头排洪渠→至上庄路后折向南。
8)工程规模:暗挖隧道段起点桩号:0+730,终点桩号:1+880,全长1150m;设Ф4.0m的直线竖井5座,Ф5.2m的三通井2座,Ф5.2m四通埋管井1座,暗挖隧道采用2.0×2.3m单孔复合衬砌电力隧道。
9)主要工程量:(1)2.0×2.3m电力暗挖隧道总长1150m;(2)Ф4.0m竖井5座、Ф5.2m的三通井2座、Ф5.2m四通埋管井1座;(3)通风亭5座,接地装置2组;(4)AB.AC液全断面注浆560m。
10)主要工程材料:(1)钢材:ФHPB300,ΦHRB400;(2)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喷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3)喷射混凝土中掺8%(重量比)FS-P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4)喷射混凝土中砂为中粗砂,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5)防水材料为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600g/㎡;(6)模注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模注混凝土抗渗等级深度<10m时采用P6,深度≥10m时采用P8。
人行步道混凝土强度等级C15;(7)普通烧结砖MU15。
2.2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2.2.1竖井结构设计本工程设Ф4.0m的直线竖井5座,Ф5.2m的三通井2座,Ф5.2m四通埋管井1座。
1)竖井初衬施工设计时,为保证其结构稳定,在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2)圈梁下采用网构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支护厚0.25m。
3)初衬网构钢格栅竖向间距0.6m。
钢格栅内、外主筋外缘满铺ø6钢筋网片,钢筋网间距100╳100mm,钢格栅竖向之间用Φ20连接筋连接,连接筋水平间距1m,沿钢格栅内、外主筋梅花形布置。
4)竖井环向打设锚杆。
锚杆直径32,长2.5m,竖直方向每两榀钢格栅打设一次,上下错开,角度15~20º,水平间距1m。
通过锚杆向地层压注改性水玻璃,加固地层,要求固砂体单轴抗压强度达到0.3~0.5Mpa。
5)竖井初衬含底板,采用喷射C20混凝土,厚度0.25m。
6)竖井二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井壁厚0.25m,底板厚0.5m,盖板厚0.35m。
7)竖井井腔内设置钢制平台,最上层钢平台距盖板 2.5m,中间段2~4m 设置一道,最下层平台距井室内底3.5m。
8)Ф4.0m竖井剖面设计如下图:格栅榀距600网片双层6@100×100连接筋Ф20@100喷C20砼2.2.2隧道结构设计简介 1)隧道断面净空尺寸为2.0m ×2.3m ,直墙、圆拱、平底板,净宽2.0m ,起拱线高1.85m ,矢高0.45m ,净高2.3m 。
2)隧道断面设计图:3)隧道采用网构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防水膜+现浇钢筋混凝土复合衬砌形式,初衬厚度0.25m ,二衬厚度0.25m 。
4)隧道初衬钢格栅间距0.75m 。
钢格栅内、外主筋外缘满铺ø6钢筋网片,钢筋网间距100╳100mm ,钢格栅纵向之间用Φ20连接筋连接,连接筋环向间距1m,沿钢格栅内、外主筋梅花形布置。
5)隧道开挖前进行全断面帷幕注浆闭水加固措施。
注浆采用AB.AC双液浆,注浆量 6.0m3/m,加固土体的范围为隧道周圈开挖轮廓线外 1.5m。
注浆方式采用ø48长导管,每循环注浆12m,开挖9m,预留3m止浆岩盘。
注浆使隧道及周围土体单轴抗压强度达到0.35~0.5MPa。
6)为保证喷射混凝土支护与地层密贴要及时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注浆孔布置在隧道顶部,Φ32mm钢管纵向间距2m。
注浆压力小于0.4Mpa。
背后回填注浆配合比:水泥、砂比l:l.5~l:l.3(重量比),水灰比1:l~l:1.1。
7)隧道二衬环向受力钢筋为Φ12,纵向架力筋为ø10。
2.3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2.3.1地面环境本工程随路施工,地上建筑物已完成拆迁工作,在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已建立硬质围挡隔离,创造封闭式施工环境。
2.3.2 地下建(构)筑物隧道规划区域不存在现状市政管线,新建管线及规划道路待本工程完工之后施工,对本次暗挖隧道施工没有影响。
2.3.3地质条件根据现场勘察报告显示:勘察深度(最大21.00m)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土、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层三大类,并根据各土层岩性及工程性质指标进一步划分6个大层及亚层。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人工堆积层。
粘质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①层和杂填土①1层。
2)新近沉积层。
粉质粘土②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1层,粘土②2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③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1层,粘土③2层。
3)一般第四纪沉积层。
粉质粘土④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④1层,粘土④2层,粉细砂④3层;粉质粘土⑤层,粉质粘土⑤1层,粘土⑤2层,细砂⑤3层;粉质粘土⑥层,粉质粘土⑥1层,粘土⑥2层。
本工程暗挖隧道围岩主要为: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③层,粘质粉土、砂质粘土③1层,粘土③2层;粉质粘土④层,粉质粘土、砂质粘土④1层,粘土④2层及粉细砂④3层。
2.3.4地下水条件本次勘查中揭露到3层地下水。
第1层类型为上层滞水,水位标高:36.04~42.48m(埋深0.40~6.50m);第2层类型为潜水,水位标高:31.42~34.71m(埋深7.20~12.30m);第3层类型为承压水,不位标高:28.74m,埋深16m左右。
影响暗挖隧道施工的主要为本次勘察所揭露的第1、2层地下水。
2.3.5本标段施工的主要风险源根据本标段的地质和水文情况勘察报告显示:暗挖隧道平均覆土6m,埋深10m左右,在松软围岩中饱含地下水,是隧道暗挖施工的巨大风险源,且风险贯穿整个隧道初衬暗挖施工过程。
2.3.6针对本标段主要风险源的专项施工措施隧道暗挖初衬施工最主要的安全保证措施,是在开挖前进行土体预加固措施。
由于本标段隧道松软围岩中含有2层地下水,因此,须采取全断面帷幕注浆闭水措施,以达到隧道暗挖无水作业条件。
为保证闭水效果,注浆范围为隧道周圈开挖轮廓线外 1.5m,纵向每循环步长12m,开挖9m,预留3m止浆岩盘。
以保证隧道开挖面的干燥及隧道基底的稳定性,确保隧道初衬施工安全。
第3章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本工程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施工技术以现场动态管理为基础,遵循PDCA循环对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本工程以“精心组织,细致管理,科学部署,质量第一,绿色文明,安全施工并举,确保工期”为施工指导思想,采用“以严求细,以细求优,以优求誉,以誉求存”的战略目标思想组织施工。
3.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本工程作为公司的创优工程、重点工程,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公司任命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经济师,其它人员在全公司范围内招聘责任心强、有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项目部,认真执行承建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
项目经理部拟选派有项目经理资质且有丰富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任本合同段项目经理,并选派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经验的人员担任本工程总工程师,组织一个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实行全面的项目管理。
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工程质量部、工程物资部、经营合同部、机械设备部、安全保卫部、办公室,以及各个专业队。
3.2 项目管理职责3.2.1 项目经理⑴工程项目质量第一责任人,行使公司赋予的各种权力,组织策划项目经理部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实施。
⑵推动公司颁布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各种程序文件的执行,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质量政策、法规和制度。
⑶组织确保本工程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
⑷定期主持对项目质量体系的评审,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
3.2.2 项目副经理⑴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落实、实施项目质量目标,负责项目经理部施工生产的组织协调,监督、落实施工计划执行情况和工程质量情况。
⑵领导并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工程材料的采购工作。
⑶协调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科室认真地配合施工工号做好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⑷制止施工中一切忽视质量和安全的作法,对不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有权令其返工或停工整顿。
3.2.3 项目总工⑴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项目经理部承担的工程质量、技术管理负全面技术责任。
⑵推行科学管理,协助项目经理贯彻国家和企业的技术质量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公司颁布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