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2.环境民事责任
指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权、财 产权或合法环境权益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3.环境刑事责任
指行为人因违反环境法,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 坏,构成犯罪时,应当依法承担的以刑罚为处罚方式的法律后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2.资源保护单行法 已颁布的资源保护单行法分为以下三类:
(1)土地利用规划法 (2)自然资源保护法 (3)自然保护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四)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1.刑法
规定了12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根据它们侵犯对象和行 为性质的不同,分为4种类型:
制定政策,增强力度; 建立机构,加强监督; 开展宣传,提高意识。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一)产业政策 (二)技术政策 (三)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一)产业政策
国家颁布的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的专 项环境政策,它包括:
1.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2. 行业环境管理政策 3. 限制和禁止发展的行业政策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v 一是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 是一项基本国策;
v 二是制定出我国环保事业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 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即同步发展方针;
v 三是确定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
(1) 1982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修订) (2) 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订) (3) 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2004年两次修订) (4) 1995年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 (5) 1996年颁布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 2002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 (7) 2002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 (8) 2003年颁布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的建设,设施建设和运
行费用应由污染物排放者合理负担; v 对跨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关地方政府要督促各自辖区内的污
染物排放者切实承担责任,不得推诿。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法律手段 + 经济手段 + 行政手段 主要措施:健全法规,加强执法;
态补偿政策和排污收费政策三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一、环境法律责任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一、环境法律责任
指环境法主体因违反其法律义务而应当依法承担的、具 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按性质分为: 1.环境行政责任
指违反环境法和国家行政法规中有关环境行政义务的规定者所应当 承担的法律责任。
宪法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活动和环境立法提供了指导原 则和立法依据。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二)环境保护基本法 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规定了环境保护的目的、范围、对象、方针政策、 基本原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法律 责任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三)环境资源单行法
1. 环境保护单行法 已颁布的八部环境保护单行法包括: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主要措施包括: v 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的、地方的和各行各业的中长期和
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v 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v 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2.“污染者付费”政策
要点: v 企业负责解决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不允许
注重发展: v 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率(生产技术) v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产品) v 投入成本低、去除效率高(污染控制技术)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三)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是适用税收、信贷、补贴、收
费等各种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大致可分为经济优惠政策、生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3. 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内容: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一)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二)环境保护基本法 (三)环境资源单行法 (四)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五)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环保法令、法规和条例 (六)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七)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一)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我国1982年宪法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 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一规定是国家 对环境保护的总政策,说明了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 国策。
禁止发展的“15小”企业:小造纸、小制革、小染料厂及土法炼焦、 炼硫、炼砷、炼汞、炼铅锌、炼油、选金和农药、漂染、电镀、石棉 制品、放射性制品等。 限制发展的8个行业:造纸、制革、印染、电镀、化工、农药、酿造、 有色金属冶炼。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二)技术政策
以特定的行业或污染因子为对象,在产业政策允许范围 内引导企业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2020/11/2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一、基本方针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
一、基本方针 1. 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