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1-5 地形图的初步认识
§1-6 测量工作概述
§1-1 测量学概述
一、测绘工作的任务及其应用
1、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1)测绘科学
研究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面、地下和空间
各种物体的几何形态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为人类了 解自然、认识自然和能动地改造自然服务。
(2)主要任务
精确地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测量学的发展
1、古代测量学的成就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 地图——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军用地图。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古巴比伦北部 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发掘的刻在 陶片上的地图。 1718年(清朝康熙年间)完成了世界上最 早的地形图——《皇舆全图》的绘制。
二、测量工作的作用
1、主要作用
提供基础数据;
提供地图;
行政勘界与权属定界;
提供各种工程需要的测量技术;
军事测绘。
2、测量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勘测设计阶段:为选线测制带状地形图。
施工阶段:把线路和各种建筑物正确地测设 到地面上。 竣工测量:对建筑物进行竣工测量。 运营阶段:为改建、扩建而进行的各种测量。 变形观测:为安全运营、防止灾害进行变形 测量。
特征参量: • 长半径: a=6371km ac • 极地扁率fp fp a • 赤道扁率fe a b fe a
2
2
2
P
P
旋转椭球体(双轴椭球体):假定赤道面 为圆形,即用a代替b,方程为:
x y z 2 2 1 2 a a c 长半径 a=6378137m 短半径 c=6356752m 扁率 f=(a-c)/c=1/298.257
配合最佳的 参考椭球面
大地水准 面差距N
大地 水准面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 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的椭球参数,称为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80系),其 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称国家大地原 返回 点。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需用三个量,在测量工 作中一般使用:
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学会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掌握地形图相关知识。
4、对学好本课程的要求ຫໍສະໝຸດ 认真听课;适当做笔记;
独立完成作业;
认真对待每次实验。
返回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认识地球是人类探索自然的目标之一,也是测量 学的任务之一。 绝大多数测量工作在地球上进行,或将其作为参 考系。
为了简化计算,将(椭)球面上的元素归 算(投影)到平面上。 所谓投影就是建立起(椭)球面上的点与 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学关系。 地图投影学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学科,是 数学也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基本类型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平面 投影、任意投影等。
把曲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平面上必然会伴有变形。 变形有三类:角度变形,长度变形,面积变形。
摄影测量学:Photogrammetry 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 Surveying 矿山测量学:Mine Surveying 地图制图学:Cartography
地籍测量学:Cadastral Surveying
大地测量学(Geodesy)
研究和确定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 与局部运动和地表面点的几何位置及其变化的 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若要在平面上表示地面点的位置,则用平面 直角坐标和高程系统。
• 球面坐标系:大地坐标系
• 平面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 高程系
一、地理坐标(属球面坐标系统)
适用于在地球椭球面上确定点位。分为:
(1)天文地理坐标(天文经度 ,天文纬度) 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大地地理坐标(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 参考椭球面、法线
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 surveying) 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及资源开发各个阶 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 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 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 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 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为简单起见,把地球作为一个圆球看待,设想 把一个平面卷成一个横圆柱,把它套在圆球外面, 使横圆柱的中心轴线通过圆球的中心,把圆球面 上一根子午线与横圆柱相切,即这条子午线与横 圆柱重合。该种投影方法把地球分成若干范围不 大的带进行投影,带的宽度一般分为经差6度、3 度、1.5度几种,简称6度带、3度带、1.5度带。 并取各带中间的一条子午线各自与横圆柱相切, 称之为“中央子午线”。
实验三
实验四
经纬仪与竖直角观测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实验分组:每5~6人分为一个小组,每组选 出1名组长,女生要分到不同小组。 请各班班长下次课上交实验分组情况。
实验时间:请同学们商量后确定(9-12周)。
第一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1-1 测量学概述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 §1-4 地球表面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将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他相关信息测绘成图;
将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在地面标定出来; 进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测绘工作。
2、主要分支学科
大地测量学:Geodesy (Geodetic Surveying)
地形测量学(普通测量学):Topographic Surveying
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的异同
不同点:
(1)北方向为X轴正向;东方向为Y轴正向; (2)角度方向顺时针度量;象限顺时针编号。
相同点:
数学中的三角公式在测量中可直接应用。
产生原因:
测量工作中规定所有的直线方向都是以 纵坐标轴北端按顺时针方向度量的。
三、地图投影平面坐标系
λ=6N-3
λ——中央子午线经度, N——投影带号。
我国境内有11个6°带(13带到23带)
已知经度L求带号n:n=int(L/6)+1
4、3°带的划分
若仍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可进行3°带、 1.5 °带的划分。对于3°投影带来说, 它从东经1°30′开始每隔3°为一个投影 带,其第一带的中央子午线是东经3°, 而第二带的中央子午线是东经6 °,依 此类推。
(1)坐标(Coordinate):(x,y)
地面点投影到基准面后在基准面上的位置。
(2)高程(Elevation): (H)
地面点沿基准线到基准面上的距离。 基准线:铅垂线 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由于地面是地球表面,不是平面而是球面, 应采用能表示球面上点位置的坐标,测量上通 常采用地理坐标和高程这类全球统一的坐标系 统。
对于地形图的测绘来说,要求投影后的角度保持 不变形,同时长度变化也要尽可能小,只有采用正 形投影,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等角投影就是正形投影。所谓正形投影,就是在 极小的区域内椭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后保持形状相似。 即投影后角度不变形。
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的一种。
(一)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高斯投影方法原理
《测 量 学》
第一章
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水准测量
第三章
经纬仪及水平角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的应用
主 要 内 容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实验安排
实验一
实验二
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
经纬仪的使用与水平角测量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自然表面
最自然的面,包括海洋底部、高山高原在内的
固体地球表面,难以用一个简洁的数学表达式描述 出来,所以不适合于数学建模。
不规则曲面 平均半径6371km 珠峰8844.43m,马里亚纳海沟11022m
陆地:29.2%
海洋:70.8%
2、大地体与大地水准面 大地体:静止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曲
2 2 2
c b
由于地球椭球体的扁率很小,在地形测量的范
围内可将其视为圆球体,其半径为6371km。
三、参考椭球的定位
旋转椭球体表面是测量计算和制图的基准面。 确定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的相对关系:
可在适当地点选择一点P,设想把椭球体和大 地体相切,切点P′位于P点的铅垂线方向上,这 时,椭球面上P′的法线与该点对大地水准面的 铅垂线相重合,并使椭球的短轴与地球自转轴 平行,这项确定椭球体与大地体之间相互关系 并固定下来的工作,称为参考椭球体的定位, P点称为大地原点。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
测量室内外一体化:测量机器人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S(Remote sense)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3S技术集成
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3、本课程需要掌握的内容
纬度B:所在点的铅垂线 (法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 夹角。由赤道面起算,向北 为北纬(0°-90°),向南 为南纬(0°-90°)。
(一)天文地理坐标系
测量(天文经纬度) 的外业以铅垂线为准。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 天文地理坐标系的基准面 和基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