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料】金属凝固原理-第四章-(2)汇编

【资料】金属凝固原理-第四章-(2)汇编

由 (C LC S *)ds f(1fs)dC L 当fs=0时,CS*=k0C0
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上的成分为 (Scheil公式,或非平衡结晶时的杠杆定律):
C S K 0 C 0(1 fS)(K 0 1 )
CL C0fL(K01) 注:凝固临近结束时(fs1),该表达式不适用。
固相无扩散、液相有限扩散的溶质再分配
凝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最初过渡区; 稳定态区(q1=q2); 最后过渡区
凝固稳定状态阶段富集层溶质分布规律(指数衰减曲线):
CL
C0[11 KK 00
Rx e DL ]
特征距离

当 x D L 时,
R
{CL(x’)-C0}降到:
C0
(
1 K0
1) 1 e
称为溶质富集层的“特征距离”。
公式推导: 稳定生长阶段(q1=q2) :根据
特征方程式的通解为:
C(x)L=A exp(-Rx/DL)+B
CL: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DL: 扩散系数; R=dx/dt: 固液界面生长速度
2. 固液界面处(x=0)的溶质平衡
R(CL*-CS*)=-DL(dCL/dx)x=0 界面排出溶质量=扩散走的溶质量,则:
(dCL/dx)x=0= -R(CL*-CS*)/DL=- RCL*/DL(1-k) 3. 远离固液界面(x∞)的液体成分
一般凝固条件下,热扩散系数5×10-2cm2/s 溶质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 5×10-5cm2/s 溶质在固相中的扩散系数: 5×10-8cm2/s 则 实际结晶过程都是非平衡结晶。
固相无扩散、液相充分混合时的溶质再分配
接着凝固时由于固相中无
扩散,成分沿斜线由K0C0
逐渐上升。
公式推导:
晶核形成凝固结束整个 结晶过程,固液两相内部 不断进行着的溶质元素的 重新分布的过程。 即:CS、CL变化
平衡分配系数与界面平衡假设
平衡分配系数:k0:在给定的温度T*下,平衡固相溶
质浓度与液相溶质浓度之比:
k0
C
* S
C
* L
界面平衡假设:近似地认为,在传热、传质和界面反 应三个基本过程中,单相合金的晶体生长仅取决于热 得传输和质的传递,而原子通过界面的阻力则小到可 以忽略不计。界面处固液两相始终处于局部平衡状态。
-dJ/dx= (dmx-dmx+dx)/[(Adx)dt]
-dJ/dx =dC/dt
(2) Jx=-DL(dCL/dx) 由(1)(2)得
dCL/dt=DL[d(dCL/dx)]/dx=DLd2CL/dx2
“稳定态定向凝固”溶质分配特征方程式 条件: 1)扩散源稳定(相变时溶质的析出速度与扩
散速度处于动平衡); 2)扩散源的运动速度R与溶质的析出速度也
得:稳定生长阶段界面前方L相中的溶质浓度分布 规律(Tiller)
另外,最初过渡区的长度取决于K0、R、DL的值, K0越大、R越大或DL越小,则最初过渡区越短;最后
过渡区长度比最初过渡区的要小得多,与溶质富集层
的“特征距离”的数量级相同。
固相无扩散、液相存在部分混合时的溶质再分配
在部分混合情况下,固-液界面处的液相中存在一扩 散边界层,在边界层内只靠扩散传质(静止无对流): 在边界层以外的液相因有对流作用成分保持均一。
4.2 单相合金的凝固
固-液界面前沿的 局部温度梯度
T(再分配
➢ 溶质再分配现象 ➢ 平衡分配系数与界面平衡假设 ➢ 平衡凝固时的溶质再分配 ➢ 液相充分混合均匀时的溶质再分配 ➢ 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时的溶质再分配 ➢ 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
溶质再分配现象
金属凝固原理-第四章-(2)
基本概念
1)稳态扩散 扩散系统中,任一体积元在任一时刻、流入的物 质量与流出的物质量相等,即任一点的浓度不随 时间变化。(∂C/ ∂t=0)
2)非稳态扩散 任一点的浓度随时间而变化(∂C/ ∂t≠0)
2. 扩散第二定律
对于一维扩散的浓度分布, x=0 ,扩散源位置;C=Cmax; x∞,C=C0,平均浓度 当xx+dx;扩散通量JxJx+dx,则 (1) Jx-Jx+dx=(dmx-dmx+dx)/(Adt)
液液 x΄相相液充部相分成分大分混时:合边达界层稳宽态度时δCN *内s任及意C一*L点值:
R X
CCLL CL
C0 CK00
C 10e DL 1(11K0)eeDRDR LLNN
当液相不是充分大 时:
CS
CCL0
CL
C CKL L0
K0 R X (1111K0e)eeD D RD R LL NN
k0=Cs*/CL* 1)k0<1: 溶质元素从S/L界面扩散L;
结k0 晶—终—了S固相相线成、分L相相线差张—开—程成度分—偏—析开 始结晶与 2)k0>1:溶质元素从L越过S/L界面扩散S,使得
CS>CL;
3. 液相线斜率mL mL=dT/dC=(TL-Tm)/CL TL=Tm+ mL CL
固-液界面前方熔体的过冷状态
溶质富集引起界面前方熔体凝固温度的变化 TL=T0+mCL
4. 液相温度梯度GL GL=dT/dx GL<0,负温度梯度;Ti>TL GL>0,正温度梯度;Ti<TL
4.1.3 稳定态(溶质传输)过程的一般 性质
1. 稳定态定向凝固特征微分方程的通解
对于动态的稳定态扩散(L/S界面处无溶 质元素聚积,结晶速度=溶质自界面远 方扩散走的速度,动态平衡),溶质分配
为动态平衡。 DLd2CL/dx2+R(dCL/dx)=0
4.1.2 凝固传质过程的有关物理量
1. 扩散系数D
表示物质在介质中的传输能力。
介质阻力 ——D——传输能力 (1)充分扩散:介质阻力0,D ∞
(凝固时液体激烈搅拌)
(2)有限扩散:介质阻力≠0,D=Di (一般溶质扩散)
2. 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
单相合金结晶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
平衡凝固条件下的溶质再分配
凝固终了,固相成分均匀: CS = C0
单相合金结晶的每一阶段,S、L两相都能充分传 质而使成分完全均匀,时时都能实现两相整体上 的平衡。服从平衡相图规律
非平衡凝固时的溶质再分配
非平衡结晶 在单相合金的结晶过程中,S、L两相的均匀化来 不及通过传质而充分进行,则除界面处能处于局 部平衡状态外,两相的平均成分必偏离平衡图所 确定的数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