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五、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三)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
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1就是多少?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分一分、合一合,多角度感受100.教师:现在,请你把10根一捆的两捆小棒合在一起,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教师:100里有几个20呢?请你把小棒两捆两捆地合一合,看看100里有几个20。
教师(呈现未结成捆的100根小棒):现在这一大堆是100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数就能从100根小棒中拿出大约50根小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100里有几个50?5、教学例2。
数小棒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
教师: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70根小棒,边数边思考,如何数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说明46里有()个十和()个一。
(三)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1、完成“做一做”第2题教师(出示第2题情境图):你们能很快看出是多少吗?教师:要想很快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请“十”来帮忙。
教师:好,那大家让“十”来帮帮忙吧!学生实际圈一圈,10个10个地数一数。
教师:为什么圈一圈以后就一下子看出是多少了呢?2、补充练习教师(出示下图):小猪收了多少个苹果?教师:这次怎么一下就看出是多少了啊?教师:原来又是“十”在帮忙,“十”真是我们的好朋友!3、(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数了1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十个十个地数,十个十是一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读数、写数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 互动新授:教学例3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写“0”.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
(读作:四十)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
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读数、写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第三课时数的顺序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的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完整的百数表。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依次呈现右图)。
读一读,打个招呼吧!学生反映太乱了,不容易看出都有什么数。
教师:没关系,那就请它们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教师: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老师给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
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二)解构百数表,探究数的排列规律:教师(呈现下左图):第一支队伍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排得整齐吗?请它们住进从上数的第一行,可以吗?教师:读一读,请它们入住。
教师(呈现上右图):又来了一支数的队伍。
它们应该住在哪儿?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呈现下左图。
(四) 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数的顺序百数表第四课时比较大小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4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2 37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
哪个数大?”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3)让学生观察后问:“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
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 □>6635○36 61○59 □<75 □>□3、游戏题:找朋友四、布置作业第五课时多一些,少一些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对数量的估计教学准备例6的课件。
电化手段课件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三、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