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亲情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心得体会

亲情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心得体会

亲情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治疗、护理配合程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治疗及护理实施顺利进行,保证能有效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方法理解亲情服务概念,掌握老年患者心理、生理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特点量体裁衣,制定护理方案、沟通方案,确定护理内容,总体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减少因不配合导致病情变化。

结果患者依从性由实施前的92%提高到98%,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和感谢明显增多。

结论开展亲情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護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标签:亲情服务;提高依从性
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社会[1]。

同时,医学模式已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

就我院以老年康复为主,98%的患者都是老年人。

这些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绝大多数患者基础病较多,病情反反复复发作、住院,长期需要药物治疗,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护理实施。

而加重病情,增加医疗费用。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降低医疗费用,需要为患者给予特殊的关怀与照顾。

我院推行亲情优质护理服务,现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到98%以上。

1 亲情服务的概念
亲情服务是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新型服务理念,重点应用于医疗行业。

要求医务人员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2]。

2 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
心理上孤独感、遗弃感、失落感、失尊感、沮丧感、绝望感逐年增加。

生理上慢性疾病多,各个器官逐年衰退,病情反复发作,抵抗力下降,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视力下降等等。

3 亲情护理应用
3.1护士转换角色护士应从管理者、协助者、服务者转变为患者的亲人,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

主动询问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体会到护士是发自内心关心他们,而不是为了工作而服务他们。

3.2环境改变为老人提供根据患者喜爱可以加饰一些患者喜爱的物品。

如:鲜花、纪念品等。

3.3建立信任
3.3.1沟通技巧应用、有效聊天首先护士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再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制定计划、方法。

了解患者需要,据情况给予满足。

不强迫患者做不愿意的事情,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

如:患者不吃药,在解释服药的必要性和分析不积极治疗的后果后患者仍然不愿意服药,我们可以采用冷处理或善意的欺骗。

3.3.2忽略缺点,有效的赞扬老年人因性格特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护士不应该进行指责、说教;如:您这样做不应该……,您应该怎么做……,而是应该换一种尊重患者自主为前提表扬。

3.3.3护士应该有强烈责任感,主动关心护士要转变为”要我做”为”我要做”[3],不再只是被动待在护士办公室等待呼叫,而是主动巡视在病房、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给患者、家属、保姆于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3.3.4记住患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责任护士应记住患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如:生日等。

如在这一天给患者送上祝福,患者感到温馨、感动,从而再次增进患者信任感、亲情感。

3.4护士应该有健康的身心作为老年科护士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护理工作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要有浓厚的工作兴趣,较好的心理素质应对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3.5健康宣教理念更新细节体现关爱,护理实现价值。

亲情护理的特点就是注重细节,体现关爱,诠释亲情。

因此改变以往定时、定地点进行健康宣教为在日常护理工作或平时聊天中把健康宣教融入,让患者主动参与制定护理方案等,从被动变为主动,有效提高患者主动维护健康自觉性。

4 亲情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随着”亲情优质护理”的开展,我院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护理实施的老年患者逐渐自觉加入到自我健康管理中来,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配合治疗、护理、康复,产生了积极、乐观效应护理实施得到顺利进行。

现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杨启村.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应对人口”三化”高峰[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5:12-14.
[2]杨新玲.亲情服务在手术室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2013,11:146-147.
[3]张颍,陈爱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于老年病房的效果观察及体会[A].医药前沿,2012,10,25.编辑/哈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