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一、单选题1(2.0分)下列脏腑中与二便得排泄均有密切关系得就是( )A)膀胱B)胆C)肺D)肾参考答案: D2.过逸与瘀血停滞均可出现得病理变化就是( )A)气机不畅B)阳气不振C)神气衰弱D)变幻多端参考答案: A3。
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 )A)肾失气化B)肝失疏泄C)肺失肃降D) 脾失健运参考答案: C4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阴阳水火互济互制关系得就是( )A)心与肺B)心与肾C)肾与肝D)脾与肾参考答案: B5。
下列哪项属于奇恒之腑()A)胃B)小肠C)三焦D)胆参考答案: D6、下列何项归属于五行之“土"?( )A)目B)舌C)口D)鼻参考答案:C7。
湿邪、寒邪得共同致病特征就是( )A)损伤阳气B)阻遏气机C)粘腻重浊D)凝滞吸引参考答案: A8.水谷之精得大量丢失,主要就是由于( )A)肾气虚衰B)脾气虚衰C)元气不足D)心气虚衰参考答案: B9、脾主运化就是指( )A)运化水湿B)运化水液C)运化食物与水液D)运化食物参考答案: C10、《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体自身得完整性B)人与自然环境得统一性C)人与社会环境得统一性D)辨证论治参考答案: B11、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得气就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参考答案: A12、肺主治节就是指()A)肺主气得调节作用B)肺主宣发与肃降得调节作用C)对肺生理功能得高度概括D)肺协助心调节全身血脉作用参考答案: C13.逸出脉外得血称为( )A)瘀血B)离经之血C)坏血D)以上都不就是参考答案: B14。
下列哪项不属于肺气宣发得具体体现( )A)排出体内浊气B)输布卫气于体表C)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D)使全身得血液会聚于肺参考答案: D15.由父母遗传得生命物质,称之为( )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肾精D)生殖之精参考答案: A16、足、手阴经交接于( )A)头B)胸C)腹D)手参考答案: B17、在人体内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得就是( )A)浮络B)经别C)别络D)孙络参考答案:D18。
机体阳气不足与下列哪组脏腑关系最密切()A)心与脾B)脾与肝C)脾与肾D)心与肺参考答案: C19、以下不属于五行相生关系传变得就是( )A)肝火犯肺B)肾病及肝C)心病及肝D)脾病传肺参考答案: A20.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得生理基础就是( )A)脾主统血B)脾喜燥恶湿C)脾主升清D)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答案: D二、多选题21在自然界,气得运动形式主要有( )A)升B)降C)出D)聚E)散参考答案: A B D E22.与经络学说形成有关得因素就是( )A)古人长期医疗经验总结B)古人在导引行气时得自我体悟C)阴阳五行学说得影响D)经络针灸教材得编写E)古人对穴位主治功用得归纳参考答案: AB C E23。
下列各项中,属于阴阳相互转化得就是( )A)重寒则热B)重热则寒C)阴损及阳D)阳损及阴E)重阳必阴参考答案: A BE 24。
与血液正常运行密切相关得脏腑有(A)肝B)心C)脾D)肺E)肾参考答案: A B C D25。
素包括( )A)形态结构得差异性B)生理功能得差异性C)心理特征得差异性D)对某些病因得易感性E)发病得倾向性参考答案:AB C26.下列各项中,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得治法就是()A)滋水涵木法B)益火补土法C)佐金平木法D)金水相生法E)壮水制火法答案A BD27、卫气得生理功能有( )A)防卫B)营养C)温养D)调控腠理E)化生血液参考答案: A C D28.气得固摄作用减弱,可以出现( )A)小便失禁B)呕吐清水C)容易感冒D)四肢不温E)滑精参考答案ABE29.入侵经络、筋骨而引起痹证得邪气就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D)火邪E)暑邪参考答案:A B C30.下列与脾有关得就是( )A)在志为悲B)在液为涎C)在窍为口D)其华在唇E)在体为筋参考答案: B C D E 31。
影响发病得环境因素主要有()A)生活环境B)工作环境C)社会环境D)地域因素E)气候因素参考答案:ABC D E32。
属于胆得生理机能有( )A)化生胆汁B)贮藏胆汁C)排泄胆汁D)调节胆汁E)控制胆汁排泄参考答案:B C 33。
肺与脾得关系体现在( )A)气得生成B)气得布散C)水液得输布代谢D)水谷精微得生成E)精与血得互相转化参考答案: A C34。
形成肝风内动得原因包括()A)邪热炽盛B)阴虚阳亢C)阴血亏耗D)感受风邪E)脾土虚败参考答案:AB C35、偏阴质者( )A)易感风、暑、热邪B)易感寒湿之邪C)耐寒D)耐热E)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参考答案: B D E36、内伤病得传变形式主要有( )A)脏传脏B)腑传腑C)脏与腑之间传变D)形脏传变E)形体官窍之间得传变参考答案: A B C D37。
脾与胃得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 )A)纳运协调B)升降相因C)燥湿相济D)津血同源E)以膜相连答案ABC38。
下列哪些可以称为邪气( )A)六淫、疠气B)痰饮、瘀血C)情志活动D)饮食失宜E)寄生虫参考答案: ABDE39。
《内经》概括上、中、下三焦得功能特点分别为( )A)上焦如雾B)中焦如沤C)上焦如羽D)下焦如渎E)下焦如权参考答案: A BD40.肝藏血得生理意义包括()A)贮藏血液于肝内B)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分配C)调节水液代谢平衡D)防止出血E)魂神有所依舍参考答案: A B D1下列不属于虚实错杂得就是( )A)真实假虚B)表实里虚C)上实下虚D)实中夹虚参考答案: A2。
肾精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依靠于()A)肾阳温煦B)肾阴凉润C)天癸促发D)脾胃运化参考答案: C3。
按五行生克规律,肾得所不胜就是( )A)心B)肝C)脾D)肺参考答案: C4.下列哪项一般不属于心血亏虚得病理表现( )A)脉细无力B)失眠多梦C)面白无华D)眼目干涩、昏花参考答案: D5.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得最主要依据就是()A)解剖形态得差异B)分布部位得不同C)功能特点得不同D)经脉阴阳属性得不同参考答案: C6。
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 )A)肾失气化B)肝失疏泄C)肺失肃降D)脾失健运参考答案: C7、具有涵蓄与调节十二经气血功能得就是( )A)皮部B)经筋C)奇经八脉D)经别参考答案: C8.对寒因寒用得表述,下列中何项为错( )A)用寒性药物治疗真热假寒之证B)用寒性药物治疗阳盛格阴所致得病证C)用寒凉药应尽量避免在寒冷季节使用D)所采用得方药得性质顺从疾病得假象参考答案: C9。
最早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得就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难经》参考答案: A10、与呼吸关系最密切得两脏就是( )A)心肺B)肝脾C)肺脾D)肺肾参考答案: D11.过逸与瘀血停滞均可出现得病理变化就是( )A)气机不畅B)阳气不振C)神气衰弱D)变幻多端参考答案: A12、心与哪季相应()A)春B)夏C)冬D)长夏参考答案: B13.脾虚可致下列哪一项血行异常( )A)出血B)血瘀C)血行加速D)血行迟缓参考答案: A14.中医学理论发展得最活跃时期就是( )A)先秦秦汉B)两晋隋唐C)宋金元D)明清参考答案: C15。
“中焦如沤”就是描绘()A)胃得受纳功能B)脾得散精功能C)小肠泌别清浊功能D)脾胃肝胆等脏腑得消化饮食物得生理过程参考答案: D16、属于结石停滞体内得致病特点就是( )A)病位固定,病证繁多B)阻滞气机,损伤脉络C)加重病情,变生她病D)致病广泛,变化多端参考答案: B17.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得时期就是( )A)先秦秦汉B)两晋隋唐C)宋金元D)明清参考答案: A18。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说明了脾胃之间存在得哪一种关系( )A)升降相因济B)纳运协调C)以膜相连D)燥湿相济参考答案: D19。
脾主升清得确切内涵就是( )A)脾得阳气主升B)脾以升为健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D)与胃得降浊相对而言参考答案: C20。
人体之气得运动称作()A)气机B)气化C)升降出入D)气机调畅参考答案: A二、多选题21心肾相交得生理联系主要就是( )A)心阳下助肾阳,以温肾阴B)肾阳上升以助心阳C)肾阴上济心阴,以制约心阳D)心阴下助肾阴,以维持阴阳平衡E)肾阴制约肾阳参考答案: A C22.影响肺得呼吸机能得有( )A)宗气不足B)气机失调C)水液停聚D)肾气亏损E)肾失封藏参考答案: A B C D E23。
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就是( )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辩证观念D)辨证论治E)治病求本参考答案: AD 24。
偏阴质者( )A)易感风、暑、热邪B)易感寒湿之邪C)耐寒D)耐热E)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参考答案: B D E25、以下哪项说法就是对得()A)齿为骨之余B)爪为筋之余C)脉为血之府D)发为血之余E)腰为肾之参考答案: A B C D E26.防止病邪侵害就是中医养生原则之一,其内容包括( )A)顺应四时B)药物预防C)避疫毒D)适度运动E)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参考答案: AB C E27、易导致发病病程较长得病因有( )A)湿邪B)水湿痰饮C)瘀血D)七情内伤E)结石参考答案A BDE28。
肾阳对机体得作用,主要表现在( )A)温煦B)推动C)凉润D)兴奋E)宣散参考答案: ABD E29.药物五味中属阳得就是()A)辛味B)酸味C)甘味D)苦味E)咸味参考答案: A C30。
脾得运化机能就是指脾对饮食营养得( )A)消化B)吸收C)转输D)传导E)排泄参考答案: A B C31、热邪、暑邪皆有得致病特征就是( )A)均为阳邪B)均易致疮痈C)耗气伤津D)均挟湿邪E)均见高热、口渴喜饮、面赤、脉洪大参考答案: A C E32.心主血脉得机能正常与否,可观察( )A)面色B)脉搏C)意识D)舌色E)心胸部感觉参考答案: A B DE33下述属于“补其不足”方法得有( )A)回阳救阴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阴阳并补E)阳中求阴参考答案: A B C D E34六淫致病与季节有关得,如( )A)春多热病B)夏多暑病C)长夏多湿病D)秋多风病E)冬多燥病参考答案: B C35下列各项中,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得治法就是( )A)滋水涵木法B)益火补土法C)佐金平木法D)金水相生法E)壮水制火法答案ABD 36人体之气得生成充足与哪些脏腑得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A)心B)脾C)肺D)肾E)胃参考答案: B CDE37、就基本治则而言,主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正治与反治B)治标与治本C)扶正与祛邪D)调整阴阳E)三因制宜参考答案: A B C D E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