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论WTO环境下中国_市场经济地位_问题和应对举措
论WTO环境下中国_市场经济地位_问题和应对举措
一、市场经济地位概念和中国入世历史概述 ( 一) 市场经 济 地 位 概 念 。所 谓“市 场 经 济 地 位 ”概 念, 原本是一个主要针对于企业而非国家的反倾销和 补贴条款。在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时, 可以通过证明其 公司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营, 来避免歧视性待遇。反倾 销作为成员国在国际贸易秩序中受到倾销的危害时享 有的制裁的权利, 在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中规定当一 个国家将其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往另一国并 对该进口国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 威胁, 或对该进口国内新建的工业产生严重阻碍时即 构成倾销, 这种倾销应受到谴责。为抵消或防止倾销 , 反倾销案制裁核定倾销产品的成本时, 由于产品的国 内价衡定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 选 取一个与该国类似的市场经济国家为替代, 来裁定应 征收的倾销税率, 受损国可对倾销产品征收金额不超 过这一产品倾销额的 反 倾 销 税 。③这 就 是“市 场 经 济 地 位”问题的国际法的起源。 ( 二) 市 场 经 济 地 位 和 中 国 入 世 概 述 。中 国 加 入 世 界组织, 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最后 , 中国和世界贸易 组织达成一致协议,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但是中 国的市场地位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和中国入世谈 判的一个遗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中国的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地位问题上, 中国为实现入世“一席四方”的
实际上, 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标准与其自 身经济利益相联系, 目的就是为了其自身的经济利益
收稿日期: 2005- 08- 10 作者简介: 周艳波 ( 1969—) , 女, 山东安丘人,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和农业法; 曹培忠 (1965—), 男,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LLM, 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和WTO规则。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东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00414。
在严格意义上说, 这种规定本来就违反世贸的基 本原则。在这一条款下, 世贸组织成员对华反倾销调查 中倾销幅度的确定, 在中国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时, 反倾销案件发起国可任意选择某一替代国该商品的成 本数据计算正常价值, 确定倾销幅度, 而不使用我国企 业自身的数据, 这样往往导致倾销幅度易被高估, 倾销 判定容易成立, 从而使中国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在最 终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 中国接受了一 些限制性的条款, 一是对中国实行12年特殊保障的条 款; 二是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相关条款; 三是对中国出 口产品反倾销调查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④
相联系。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可能再次成为在世界贸易组 织 环 境 下 遭 受 反 倾 销 的 原 因 , 引 起 众 多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不
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恶性循环和中国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合 法 ”化 的 国 际 环 境 , 在 以 后 的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中 受 到“保
三、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法律意义 市场经济地位之争, 实际上国际法条件下的权利
和待遇的问题之争, 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的环境下的反倾销的权利问题上。反倾销法律问 题制度的不合理源于冷战时期西方国家贸易法中的诸 如基本贸易待遇和反倾销问题上, 对社会主义国家所 采取的一种歧视性做法。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国际环境中, 遇到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具有重要的 国际法意义。
目的, 采取了“双赢”的战略举措, 在长达十几年的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和一些国家对中国市场经 济地位表示怀疑的情况下, 为当时中国旨在打破中美 入世谈判的僵局, 对于“入市”的问题上做出相当大的 让步。即中国同意在入世后的15年内, 美国可以继续将 中国视为非经济市场国家, 从而维持入世前相对不利 的反倾销的机制, 即第三国的替代制度。
议 定 书 第15条 规 定 :“如 接 受 调 查 的 生 产 者 不 能 明 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 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 则该世贸组织进口成员 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 方法”, 此项规定“应在加入之日后15年内终止”。也就 是说, 中国15年内不自动具有市场经济地位。要取得完 全市场经济地位, 需要得到进口国的承认。这就是中国 “市场经济地位”的中国入世环境的由来。
实际上,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很复杂, 有 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经过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型, 已经逐 渐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曾 经走过计划经济的道路, 那时候整个工业都是计划生 产、计划销售。现在, 国内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 并 非由国家实行计划控制 , 正在步入“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 、自 担 风 险 ”的 运 行 轨 道 。判 断 一 个 国 家 是 否 属 于 市 场经济, 关键看的是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国家的法制建 设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之 所 以 在 市 场 经 济 地 位 上 刁 难 中 国 , 主要是出于政治偏见。
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理由是其中三 点: 一是经济受国家干预太多; 二是法治不强; 三是公 司治理不佳。欧盟的关于“市场地位”的具体标准是: 欧 盟在1998年颁布905.98号法令, 允许中国应诉企业在 反倾销调查中申请市场经济地位, 同时规定了五条判 定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 一是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成 本、投入等; 二是企业有符合国际财会标准的基础会计 账薄; 三是企业生产成本与金融状况, 不受前非市场经 济体制的歪曲, 企业有向国外转移利润或资本的自由, 有决定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自由, 有开展商业活动 的自由。四是确保破产法及财产法适用于企业; 五是汇 率变化由市场供求决定。
46
行政与法
2005.11
政府与经济
论WTO环境下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和应对举措
□ 周艳波, 曹培忠, 梁晓娟
(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
要: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WTO的环境中, 已经成为一种歧视性待遇, 成为反倾销中制裁的权利。国际社会对于中
国的“市场地位问题”判断标准已经超出了经济意义的范畴, 具有 发 达 国 家 的 内 国 政 策 性 的 倾 向 , 和 发 达 国 家 的 内 国 利 益
第 二 是“市 场 经 济 问 题 ”使 得 中 国 的 遭 受 不 公 正 的 待遇, 形成了“合法”化的国际环境, 导致在中国已经加 入WTO的 条 件 下 的 成 员 国 的 权 利 漠 视 和 中 国 经 济 政 策的被动干涉, 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保障措 施”的限制。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在自由贸易环境下 享受基本权利和基本的待遇问题上, 一直在国外对华 反倾销中被视为 “非市场经济国家”( Non- Market E- conomy Country缩写为NMC)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已经 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长期面临的问题。事实 上, 中国被认为是非市场经济国家, 在反倾销应诉时受 到更为苛刻的待遇, 这种法律后果导致反倾销与反补 贴相互累加, 对中国的影响将非常大, 而且影响范围广 泛。尤其是对于中国任何享受了政府补贴的行业和企 业, 例如国有企业, 在对反补贴调查进行应诉时, 处境 更加艰难。
障措施”的限制。因此, 在WTO环境下充分运用WTO成员国的权利, 积极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承认。
关 键 词: WTO环境;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应对举措
中图分类号: Hale Waihona Puke 11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8207 ( 2005) 11- 0046- 04
在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自由贸易规则已经逐渐被 国际社会接受的同时, 处于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 反倾 销已经成为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 一 。①在 对 于 中 国 的 反 倾 销 案 制 裁 核 定 倾 销 产 品 的 成 本 时, 不拿该产品的国内价来衡定, 认为中国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 而是选取一个与中国类似 的市场经济国家为替代, 来裁定应征收的倾销税率。②
周艳波, 曹培忠, 梁晓娟: 论WTO环境下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和应对举措
!!!!!!!!!!!!!!!!!!!!!!!!!!!!!!!!!!!!!!!!!!!!!!!!!!!!
47
都坚持自己的标准。因此, 国际上经济待遇的差异性和 国际经济交往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导致了所谓的“市场 经 济 地 位 ”的 标 准 。从 以 下 国 家 的“市 场 经 济 地 位 ”标 准 可以看出, 目前的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实现“市场地 位问题”。[1]例如, 美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就是内国 意识形态或者就是国家制度的具体问题的反映。美国 商 务 部 所 指 的“非 市 场 经 济 国 家 ”是 指 不 按 市 场 成 本 和 价格规律进行运作的国家。它对市场经济有六个法定 要求或说具体标准: 一是货币的可兑换程度; 二是劳资 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 三是设立合资企业或 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 四是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 控制程度; 六是商务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
可以看出, 欧美等对市场经济标准的规定, 显然带 有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明显痕迹,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虽然, 美国与欧盟以及加拿大提出的市场经济标准有 一定的区别, 但是这种区别只是表面上的, 就其内容而 言, 涉及的问题是相同和相近的, 实质上是一样的, 就 是只要不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和具体的标准, 就会在 国际经济交往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尤其是中国作为 世界上的最大发展中国家。
总之, 在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这些年 来, 通过三次修改宪法, 已明确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 确立了各种市场经济主体 的平等地位, 并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制定了一系 列法律, 确立了市场规则, 规范了市场主体行为, 明确了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逐渐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 经济体制, 已成为一个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