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产业概况2011

健康产业概况2011

2011年健康产业概况
一、中医“治未病”与西医“亚健康” (2)
二、健康产业内涵 (3)
三、健康产业的发展 (4)
四、保健产业 (5)
一、中医“治未病”与西医“亚健康”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两千年前中医理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经·逆顺篇》“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此后,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孙思邈等分别在其《金匮要略》和《千金要方》等经典医学著作中对“治未病”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治未病”思想内涵主要可概括为“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和“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即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要注意运用各种养生保健的方法和手段,增强体质、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当人体出现一些偏离健康的迹象和征兆时,要及时调理和治疗,防止其发展为疾病。

1984 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将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完全良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者虚弱”。

20 世纪80 年代,前苏联学者Berkman 经过严密的科研方案、大量的数理统计,提出了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这是关于亚健康状态的最早观点。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临界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纠正,容易引发身心疾病。

亚健康是西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