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2)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专门人才。

适合教育及教育理论研究部门,具体要求: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在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3.具备相应的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1)具有动态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2)具备独立撰写中、英文信息技术教育文章的能力;3)具备较好的中、英文学术交流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协作精神。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论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

允许研究生提前毕业(不超过一年),提前毕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并至少在SSCI刊物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章1篇,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且导师为第1或通讯作者。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0学分。

毕业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研究生导师组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2.教学方式研究生教学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提倡采用教师主讲结合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考核方式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均采用闭卷考试;专业方向课可采用闭卷或课程论文的形式考试。

七、必修环节(2学分)1.学术活动(10次以上) 1学分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并向导师提交学术活动汇报。

2.文献阅读1学分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

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

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3.补修课程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包括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学位论文四个环节,完成全部环节计3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研究计划,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各培养单位备案;开题报告时间定于11月初(第3学期),主要从选题、文献、论文结构、可行性几方面进行检查;中期检查时间定于10月中旬(第5学期),主要考察论文进展情况。

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两周由学院组成论文实验程序检查组,进行论文相关实验及程序的检查。

实验、程序要完整无误,无抄袭行为,实验数据可靠准确,运行结果与毕业论文一致。

我院原则上要求研究生答辩前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要求:至少在答辩前发表一篇与本研究方向相关的期刊源级别的文章(导师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且除导师外,本人为第一作者)。

学位论文答辩在第6学期末进行。

研究生答辩应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九、实践活动研究生都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低年级本科生讲授习题、批改作业等。

由主讲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查,并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教育现象调查和应用项目开发,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十、本专业必读的经典文献1.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 Jiawei Han, Morgan Kaufmann2.Advances in Data Mining, Petra Perner,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3.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CH, ROGER S.PRESSMAN,McGraw Hill4. UML Programming Guide, 蒋惠编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5. Object Programming with UML,刘润东编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6.教育研究方法,李春萍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7.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马云鹏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8.信息检索与利用, 洪全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9.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鲁宏伟,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5月第1版计算机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内容简介-------------------- 数据挖掘-------------------课程编号:127020103001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数据挖掘英文译名:Data Mining学时:42学分:2开课学期:春季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笔试适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简介:首先介绍数据挖掘的概念,数据挖掘系统的基本结构,数据挖掘系统的分类及当前的最新进展。

其中包括:OLAP和数据仓库,数据预处理,概念描述,关联规则和预测等。

本课程目的在于使研究生具有数据挖掘的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关于数据挖掘的科研能力。

参考书目(文献):1.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 Jiawei Han, Morgan Kaufmann2.Advances in Data Mining, Petra Perner,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课程编号:127020103002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英文译名:Oriented–Object Analysis and Design学时:42 学分:2开课学期:春季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笔试适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简介:首先介绍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然后引入面向对象方法学,包括:OOA、OOD、OOP,最后详细讲解UML和目前常见的CASE工具,目的在于使研究生掌握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参考书目(文献):1.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CH, ROGER S.PRESSMAN,McGraw Hill2. UML Programming Guide, 蒋惠编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3. Object Programming with UML,刘润东编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编号:127020103003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英文译名: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Education Theory学时:42 学分:2开课学期:春季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笔试适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简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信息技术科学的学习与思维;信息技术教学的原则、模式与方法;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与组织;信息技术教学媒体及运用;远程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信息技术教学测量和评价;编制试卷。

参考书目(文献):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务院, 2006年2月6日9.教育研究方法,李春萍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10.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马云鹏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课程编号:127020104001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英文译名: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Machine Vision学时:42 学分:2开课学期:春季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考查适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简介:目前,数字图象和机器视觉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技术。

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如通信、航天航空、遥感、生物医学、军事、安全等方面。

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是研究生专业的主要的基础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号离散技术、图像的傅立叶变换、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的表示与描述、彩色图像处理技术、图像模式识别、图像复原。

参考书目(文献):1.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Rafael C. Gonzalez, Richard E. Woods, 出版日期:2004年5月第1版2.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Using Matlab, Rafael C. Gonzalez, Richard E. Woods, 出版日期:2004年5月第1版。

3. 数字图象处理学, [美]W.K.普拉特, 出版日期:1984年9月第1版。

4. 数字图象分析, [美]A.罗森菲尔德主编, 出版日期:1987年5月第1版5. 数字图象处理, 卡斯尔, 出版日期:1998年4月第1版6. 数字图象恢复与重建, 刘政凯, 瞿建雄, 出版日期:1989年4月第1版7. 数字图象处理导论, 赵荣椿, 赵忠明等, 出版日期:1995年6月第1版8. 数字图象处理及其应用, 孙仲康, 出版日期:1985年10月第1版-------------------- 信息检索--------------------课程编号:127020104002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名称:信息检索英文译名:Information Retrieval学时:42 学分:2开课学期:春季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考查适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简介:本课程系统阐述了文献、信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献信息检索历程、检索原理、检索语言、检索策略等,加强了数据库检索、网络检索以及搜索引擎的知识内容。

对国内外著名的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获取各种信息、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