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研究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研究

2014年01月上
青春岁月
一、英语新闻标题的典型特点分析
新闻标题就是出现在新闻内容前面的,以醒目的文字来突出新闻内容的新闻形式,为了达到间接和生动形象的目的,新闻标题的使用通常都是以名词、流行语和缩略词等为主,这样可以产生新颖别致的效果。

笔者对多家海外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了长期跟踪关注,总结出英语新闻的标题的典型特点,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第一就是在措辞方面,英语新闻标题中的措辞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名词简短的词汇,名词的表意功能更为明确,同时信息量比较大,而语法的兼容性也比较高,可以去充当形容词和动词等,可以以简单的形式来完成整句话的表达。

除了名词之外,英语新闻中还大量使用了短小的词来进行调控,这些词可以起到吸引读者眼光的目的。

第二就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新闻标题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爆炸性的特点,使用各种新鲜的流行语来进行。

第三就是在英语新闻中出现了大量的缩略词,可以以此来替代很多较为复杂的词汇。

第四就是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大量出现了修辞手法,这样可以让新闻标题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还可以起到讽刺和幽默的作用。

二、新闻视角下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技巧
新闻标题具有提炼新闻内容、美化版面和吸引读者三个基本功能,所以在对英语新闻标题进行翻译中也需要时刻坚持这三个基本特点。

具体来看,从新闻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如何进行新闻标题的翻译工作,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第一就是要准确的对原标题进行理解,然后选择出最合适的词汇来进行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精炼流畅,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标题的独特的魅力。

例如在对奥运会进行报道中,出现了一则英文标题《Olympics Beg in in Sty le ,Sw immer T akes 1stGo ld.》就可以翻译成为《奥运盛大开幕,泳池将诞生首金》,其中“盛大开幕”和“首金”等词汇的使用非常简练,并且准确无误的传递出了原标题中含义。

其次就是要在翻译中考虑到中文和英语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照顾到新闻标题翻译的特点,新闻标题中的每一个词汇都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甚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而在翻译中也需要考虑到这个层面。

在进行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也需要考虑到因为语言文化而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和意义不对等等现象。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从汉语中找到一个词汇来进行完全的对等,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标题进行全部的理解,然后去寻找最合适的词汇,同时还需要兼顾新闻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就是在新闻标题的翻译中坚持政治正确。

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所以在英语新闻标题中常常出现对我国的政治诋毁等,这需要译者保持清醒。

在针对国际新闻进行翻译中,会遇到新闻选题与新闻标题翻译的问题,在这时候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到新闻的实效性,还需要考量到新闻的政治性。

三、交际翻译在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应用
语言具有表达功能、传播功能和召唤功能三个基本功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去思考新闻标题翻译中的交际性。

新闻标题的翻译应该更多的使用交际翻译方式,译文应该更加倾向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对新闻标题进行更好的理解。

具体来看,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第一就是更多的使用意译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增添文字,而避免进行直译。

直译尽管可以直接重现原文的含义,但是却因为语言组织上存在的差异,而导致新闻过于机械化,失去趣味性。

其次,在新闻标题翻译中会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这要求译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例如在英语的新闻标题中,中国通常被简称为,而韩国被成为,当标题中没有体现出明确的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研究
□汪荣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英文新闻标题的拟定带有典型的英语特点,例如措辞和结构等方面,都与汉语新闻有所不同。

而对英语新闻标题进行翻译中,也存在很多技巧,从语言出发需要对原标题进行深入理解,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进行翻译;从交际性出发,需要以译入语为主来进行翻译;从美学出发需要坚持翻译中的文化思辨,从而增强翻译的感染力。

【关键词】英语翻译;新闻标题;翻译技巧政治倾向时,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新闻内容来进行政治倾向的选择。

四、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的美学透视
著名翻译家傅仲选认为翻译就是审美主体,透过中介来进行的审美活动,是将一种审美客体转换成为另外一种审美客体的活动。

而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也需要坚持这种美学的态度,从而让译文与原文一样具有美感。

作为译者,面对新闻标题并非仅仅坚持语言上的准确性,也并非仅仅坚持新闻上的爆炸性和趣味性,而是要结合语言的美感来进行翻译,从而可以达到审美的效果。

从中英文之间在连接手段、形式和种类上存在的巨大差别来看,中英文是存在很多差异的,汉语重视的是意合,造句是侧重隐性中的连贯;而英文则侧重的是形式和结构上的完整性。

从美学角度出发,新闻标题翻译中的美感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第一就是要做到精炼上的美感。

要在有限的词汇中表达出新闻的含义,这是新闻标题翻译中的一个难点。

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诸多国外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关注,一家国外媒体以《nation mo urns quake dead 》为题报道了我国对死去同胞的悼念活动,结合汉语中的词汇特点,以及彼时我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氛围,笔者认为以《举国同悲悼念同胞》为题,可以在美学上更加达到悲怆的氛围,从而更加贴合该新闻的氛围。

其次就是要意境上达到美感。

新闻标题的选择不仅仅要做到传播上的生动形象,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意境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且通过标题的设置来唤起大众对该新闻的联想。

例如当花旗银行收购我国某银行股份时,美国某媒体以《y ear of the citi in China ?》为题进行了报道,结合花旗银行,笔者认为以《花旗在中国飘扬?》为翻译颇为恰当,首先花旗银行不仅指新闻中的新闻主体,同时花旗飘扬还指向了旗在汉语中的另一层含义,让这则新闻颇具趣味性。

最后就是可以大量使用汉语典故来进行新闻标题的翻译。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累积了大量的文化典故,如果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标题的文化意境,还可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新闻内容。

例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卸任之后开始进行环保宣传工作,但美国一家媒体却认为戈尔的环保工作只是为了赚取暴利,并且以“carbon billio naire ”一词来对戈尔进行报道,笔者认为我们对该标题进行翻译时,可以借用卖炭翁的典故来进行,不仅增加了该新闻标题的趣味性,同时还增强了文化意境。

五、结语
透过新闻性、交际性和美学性等几个角度来对新闻标题的翻译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之间一种简单的转换,同时也是需要译者在对新闻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进行的二次创造,可以起到吸引读者和增强感染力等诸多效果。

新闻标题的翻译也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到准确性和政治性等多种特性的较为复杂的课题,对此我国学界目前的关注仍然是不足的,还需要对此进行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义.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特征及翻译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1(04).
[2]刘金龙.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格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1(02).
[3]陈晓莉,文军.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模因现象[J].上海翻译,2011(02).
【作者简介】
汪荣顺(5—),黑龙江省桦川县人,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
129
sino ro k 1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