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专科练习题及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专科一、填空题答案1、国文、国语2、① xx年代初④ 1978 3、教师、教材、课堂45、蒙学6、昭明文选、昭明、萧统7、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8、普通话、文化和经济9、编码输入、直接手写输入10、规范文字、注意推广普通话、繁体字和简化字、各行各业、语文11、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现代化建设12、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13、普遍性可行性。
14、领会、评价15、辩证法16、语文学科教育的整体目标;局部目标高中、职业高中18、中文;英文19、课程的现代化以前将“语文”叫做、等。
17、普通xx 年,219 世纪末到初叶;②“”新文化运动以后到xx 年代;③xx 年代初期;④年改革开放以后。
3为中心,以为中心,以为中心。
4国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_之前。
我们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汉字是距今 __________多年前商代甲骨文。
5《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一种_______________读物。
6___________》,南朝梁 _________太子__________组织文人编订。
7、普通话是以__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 __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
这是_____________的通用语。
8、从 _____________是否普及可以测知现代语文教育是否发达;从现代语文教育是否发达,可以测知 _____________是落后还是先进。
9、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汉字不仅可以___________计算机,而且可以_____________计算机。
10 、要想广泛采用现代化手段就必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处理 ____________ 的关系。
对 ______________ 进行这方面的 __________教育。
11、搞好语文教育对于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素质,推动 _____________具有重大的作用。
12 、语文教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是:、、学校语文教育。
13、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重要特征包括:学科规定性、范围、阶段预期性、实施。
14 、布卢姆编著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目标层次分为:知识、、运用、分析、综合、六个层次。
15 、古希腊“智者派”创立的三艺——文法、修辞学、,实际是宽泛意义上的语文课程。
16 、语文学科教育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_ 目标和______________目标。
17、现行高级中学的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大体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别。
18 、香港地区的语文主要有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两种。
19、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 年、月、日的方法,地名、官名和科举名称,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具体属于________________教学的内容。
25、非智力因素结构主要包括①__________②意志过程③个性意识倾向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6 、意志过程,包括意立的__________性、果断性、__________性和自制力等。
27 、课外语文教育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教育。
28、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他们听、、读、写四种语文能力。
29、语文教育媒体可分、大类。
30、教学过程中三个不可缺少的实体要素是、、。
31、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语文考试若根据测试的属性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类型。
33 、根据教学过程的阶段或评价的目的分类,语文考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4、作文题若从提供题目或材料的角度划分有________________ 作文;________________作文;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5、若从文体角度划分题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四种。
二、选择题 ADDBC BDADA CDACB BCACD ABCDA CAA1、下列说法有误的二项是AB38 类、 700余篇。
C文选》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为之作注,称为五臣注。
D称之为《六臣注文选》。
2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B方教育局。
C D学校。
3A B C D4项是A B C 校、教师、学生D5学科教育的价值的一项是A B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CD6是A B教材的主宰者。
C D 文教师是综合智力的开发者。
7确的一项是A B师下次讲课时释疑。
C D毕后的教育评估和检查测试。
8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B学。
C D9 、不属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是A课文系统 B 助读系统 C 作业系统 D 考试系统10、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过程是A识字—读文—讲文—作文 B 识字—读文—作文—讲文C 读文—识字—讲文—作文D 读文—识字—作文—讲文11 、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不包括A文道统一原则 B 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 C 语文训练和感情训练相结合原则 D 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原则12 、下列不属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A 讲解引导法B比较分析法 C 纵横勾连法 D 系统复习法13 、《习惯》从作文的内容和结构上划分属于 A 概念型 B 关系型 C 论点型D对比型14 、《假如我是市长》从作文的内容和结构上划分属于A 感想型 B 引申型 C 想象型 D 批驳型15、公元 653 年,唐太宗颁布的考试标准是A《论语集注》 B《五经正义》 C《孟子集注》 D《四书章句集注》16、科举考试以来文科基本上是笔试,下列不属于其考试题型的是 A 帖经 B 写作 C 墨义 D诗赋17 、考试的评价质量指标不必考虑 A 难度 B 区分度 C 无答案 D效度18、现代语文教育媒体大致分四类,说法正确的是A光学媒体、声学媒体、声像媒体、电子计算机 B 光学媒体、声学媒体、声像媒体、投影媒体 C 远程媒体、声学媒体、声像媒体、电子计算机 D 光学媒体、闭路电视系统、声像媒体、电子计算机19 、下列不属于声像媒体的是A放映机 B 电视机 C 录音机 D 广播电视系统xx年代,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完全被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所取代。
3. 封闭型的语文教育观念导致了“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把教材看作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
4.在国际教育界,教育“目标”通常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成员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体现的是较长时期内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
5.跟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人格要素,在知识和智能以外,还有情感、意志、习惯、性格等重要因素,常被人们称为“非智力因素” 。
6.阅读能力被分解为认读能力、情感能力、评价能力、阅读技巧的活用能力等。
7.美国学者布卢姆等人编著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认为,教育目标分属于认知、情感和心理技能三大领域。
8.古代的文选读本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等基本上都是单篇选文组成的篇章一级的语文教材。
9.据史料记载,世界文明古国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古代的学校。
10.古埃及“智者派” 创立的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实际是宽泛意义上的语文课程。
11.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一般均有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从课文系统、助读系统、认知系统、知识系统。
12.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既无法也不应回避“情” 、“意”、“道”的内容。
13.在我国古代,虽在夏、商、周时期就已有学校教育,但是没有单独的语文学科,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
14.史学教材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必修教材。
15.“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6.“四书”,即《大学》、《礼记》、《论语》、《孟子》17.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蒙学教育的传统。
古代对 1- 7 岁的儿童的教育叫“蒙养”教育,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蒙馆”。
18.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过程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对我国语文教学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角度来说,一课书的教学过程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导读阶段、教读阶段、自读阶段。
20.普通教育学把各种课分为四种类型:学习新教材的课型,完善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课型,混合课型,检查和校正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课型。
21.“文”与“道”原是中国古人关于文章评论的提法,指的是文章的形式和内容。
22.语文基础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和位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短文或系列文章的形式集中出现在每个教学单元之中或每册书的末尾,这类形式所介绍的知识容量大,有系统性;另一类是以分散的形式分别出现在课文前后的“提示” 、“注释”、“思考、练习”之中,这类形式所介绍的知识容量小,比较零碎。
23.《岗位》《灯塔》《习惯》可以写成各种文体,能扩大学生撰文的自度,属于作文命题的全命题方式。
24.教师提供一个单一的或多角度的情境,供学生思考、选择的命题方式叫结合实践命题。
25.完整的听话训练应该是输出——输入——输出的方式。
四、简答题1.语言与语文教育有关系吗?为什么?语言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他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更谈不上接受语文教育。
2.语文教育只是语文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吗?不是的;语文教育从属于一定的精神文化;使受教育者的精神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使精神文化得以继承、扬弃和发展。
进而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3.语文学科系统是哪几个子系统组成的?是要素系统、过程系统、状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