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六章 体格检查)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六章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
• 概念:
是运用眼、手、耳、鼻等感官或借助简 便器械对人体进行身体检查的基本方法。
• 目的:
1、了解人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 2、建立人体的健康档案 3、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4、为合理组织体育活动提供依据
主要内容
• 体格检查的方法 • 体格检查的内容 • 体格检查的形式 • 几个问题的医学分析
听诊
• 听诊是根 据身体各部位 发出的声音,用 听觉来判断是 否正常的一种 诊断方法. 主 要用于诊断心 肺疾病。
• 一般史:询问预防接种和患病史、工作性质、有无


• • 形态测量:身高、体重、胸围和呼吸差、颈围、腰
围、四肢围、四肢长、足弓、腿形、肩宽、骨盆宽等
烟酒等嗜好。 运动史:是否经常参加运动、运动项目、年限及有 无过渡训练及其他运动伤病史。 体表检查:皮肤黏膜是否苍白,黄染、出血点、蜘 蛛痣、皮肤病、皮下脂肪厚度、脊柱、胸廓、上下肢 形态等。 物理检查: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及感觉系统
• (三)腿型和足型
• 腿型:正常腿重)、弓形足
脊柱形状检查
• 4个生理性弯曲:即颈曲、胸 曲、腰曲及骶曲,呈轻度的S 型弯曲。 • 颈曲的正常范围为3~4 cm, 腰曲为2~3.5 cm,通过脊柱 前后弯曲测量仪测定。 • 脊柱畸形可分前后凸及侧弯 ,儿童青少年脊柱发育畸形 多为侧弯。
• (一)间接叩诊
叩诊
检查者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 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不与体表接触, 右手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 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体表垂直。 一个叩诊部位每次连续叩击2-3下,力量 均匀。
• (二)直接叩诊
• 检查者右手中间的3指掌面或指端直接拍 击或叩击被检查者的部位。主要用于胸、 腹病变面积广泛的患者。
作 业
• 1、体格检查的形式和基本方法有哪 些? • 2、腿型有几种?如何判定? • 3、体格指数(BMI)如何计算?WHO 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检查
• (一)卧倒-直立试验
• 受试者卧床休息3分钟后测1分钟心率,然后站起 ,再测1分钟心率。 • 评定:正常体位改变心率增加12-18次/分,增 加6次以下,则说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 (二)直立-卧倒试验
• 先测受试者安静时心率,然后缓慢躺下,隔15秒 后测心率1分钟。 • 评定:正常时心率减少6-10次/分钟。若心率 减少超过以上范围,说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 (一)浅触诊
触诊
①体表:一手轻放于被检查者的体表,利用
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轻柔的进 行滑动触摸。 ②腹部:右手手指并拢,掌或指腹放在腹壁 上,轻柔的进行滑动触摸,每检查一个部 位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
• (二)深触诊
被检者平卧、屈膝、平静张口呼吸; 检查者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 达深部。
• 鸡胸:横径与前后径之比小于1 • 桶装胸:横径与前后径之比约为1 • 扁平胸:横径与前后径之比>1.5 • 漏斗胸:胸部中央呈明显的凹陷状态
★O型腿和X型腿
• 人体在直立的状态下,两足跟靠拢,如果两膝关 节不能靠拢,相距3厘米以下为轻度“O”形畸 形;3~6厘米的间距为中度“O”形畸形;两 膝间距大于6厘米,为重度“O”形畸形。 • 两膝关节可靠拢,而踝关节之间相距3厘米以下 为轻度“X”形畸形;3~6厘米的间距为中度 “X”形畸形;大于6厘米为重度“X”形畸形 。
• 功能检查:①运动系统:肌力、关节活动度或
柔韧性②心血管系统:定量负荷试验③呼吸系统 :最大摄氧量、弊气试验等 • 化验检查:血、尿常规等 • 身体素质测试:50m跑、立定跳远、男生引体 向上、女生俯卧撑、大学男生1500m、中学男生 1000m;女生800m,记录安静、准备活动结束及跑 后即刻和跑后1、2、3、5、7、9min心率 • 特殊检查:X线、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
•初查 •复查 •补充检查
初查
• 时间:新生入学时或运动员即将入队参
加系统训练时
• 目的:①了解身体发育、体质状况、各
器官系统的功能水平。②判断是否能够 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活动或适宜参加那 些体育活动。③为制定训练计划和选择 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复查
• 时间:参加一段时期的学习、工作或训
练以后进行检测。学生或职工每年检查 一次,运动员每年检查2-4次。
足的形状检查
足弓
足弓的形态是生来的,但 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不 注意保护,再好的足弓也会塌 陷,变得平坦,甚至消失,这 就是人们所说的“平脚板”。 • 平足的人不宜参加耐力性项目 活动,如中长跑、超长跑、竞 走等运动,也不能参加野外负 重行军等训练。
一、形态测量
• (四)体重
• 1、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105 或110) • 注:165cm以下减100;166-176cm减105; 176cm以上减110 • 标准体重±10% 为正常,超过10%-19% 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 ★2、体格指数(BMI)=实际体重(kg) /身高㎡
联合机能试验
• ①正常反应:负荷后脉搏和收缩压适当增加,舒张压
轻度下降或不变。脉搏和血压恢复较快。 • ②紧张性增高反应:负荷后收缩压升高很多>24kPa (180mmHg),舒张压上升值>2.67kPa(20mmHg),同 时脉搏明显加快。 • ③梯形反应:负荷后收缩压不是在第一分钟达到最高 ,而是第二或第三分钟达到最高,成为阶梯形上升,之 后才逐渐下降。同时脉搏明显增高,舒张压上升或不变 ,恢复时间延长。 ④紧张不全性反应:其特点为负荷后舒张压很低, 常常出现舒张压为零。 ⑤无力性反应:负荷后脉搏明显加快,收缩压升高不 明显或不升高,舒张压升高或不变,脉压减少。
脊柱形状检查
• 自然站立,两足跟靠拢。用手指沿棘突从 上往下扪,并在每个棘突皮肤标记,测量 正常的棘突直线与手扪标记的棘突联线之 间的距离。 • 轻度侧弯:侧弯最突出点与垂直线距离小 于2cm • 中度侧弯:侧弯最突出点与垂直线距离2~ 5cm • 重度侧弯:侧弯最突出点与垂直线距离大 于5cm
异常胸廓
• 目的:①了解学生或运动员的身体发育
、健康状况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状况的变 化,为评定体育教学和训练效果或制定 新的教学训练计划提供依据。②及时发 现人体某些形态、机能方面的异常状况 。
补充检查
• 时间:伤病康复后或参加重大比赛活动之前 • 如实填写健康卡片:
1、心脏:有无杂音及性质 2、肝、脾有无肿大及肝炎的性质 3、肺:有无呼吸异常及结核,结合胸透, 4、精神衰弱:注明(+)或(-) 5、胃、肠:有无硬块、炎症、结核等 6、牙齿:有无龋齿、炎症 7、沙眼:注明(+)或(-) 8、鼻:有无鼻炎 9、扁桃体:有无肥大 10、有无地方病或癌症等
评 定
三、肺功能检查
• (一)肺活量测定
• 运动前(间隔15秒)、后(间隔1分钟)分别 测5次肺活量。 • 评定:数值不变或运动后增加为良好,运动 后下降,第5分钟仍未恢复,则功能不良。
• (二)最大吸氧量的间接测定
• 1973年FOX提出在自行车测功仪上以150W功率 骑5分钟获得亚极量心率来推算VO2max,其回 归方程为: • VO2max(升/分)=6300-19.26×亚极 量心率(次/分)。
• 一、形态测量 •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 • 三、肺功能检查 • 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检查
一、形态测量
• (一)脊柱形状
• 偏离距离不得大于0.5cm,常见类型有“C”和“S”型 侧弯
• (二)胸廓形状
• 横径/前后径=4/3,常见类型有:正常胸、扁平胸 (>4/3)、桶状胸(1/1)、鸡胸、漏斗胸和不对称胸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
• (二)联合机能试验
• • • • 测安静时脉搏、血压。 令在30秒钟内匀速蹲起20次,休息3分钟 原地疾跑15秒钟,休息4分钟。 原地高抬腿慢跑3分钟(女子和少年跑2 分钟)。要求步频为180次/分。休息5分 钟。 • 在上述所有休息期间的每分钟内,前10秒 测脉搏,后50秒测血压。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概念:以视觉观察被体检者全身或局部
表现的诊断方法。
视 诊
• 视诊范围:
• 1、全身状态视诊:发育、营养、体型、 意识、表情、体位、姿势、步态 • 2、局部视诊:皮肤、舌苔、胸廓、头颅 、腹部、四肢、肌肉、骨骼、关节外形 • 3、特殊部位视诊:鼓膜、眼底、胃肠黏 膜等
• (四)体重 • ★评价标准:
分级 正常范围 BMI(kg/㎡) 18.5-22.9 伴发病的危险 性 平均水平
超重
Ⅰ Ⅱ
23.0-24.9
25.0-29.9 ≥30.0
上升
中等 严重

极为严重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
• (一)台阶试验
• • • • • • 台阶高度:50.8cm(男), 42cm (女) 上下频率:30次/分 运动时间:5分钟 测定:运动后第2、3、5min的前30秒脉搏数 代入公式: 哈佛指数=[运动时间(秒)×100]/2 ×3次30秒脉 搏数之和 • 评定标准: • 哈佛指数﹤55为差;55-64为中下;65-79为中上;80 -90为良;﹥90为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