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三篇篇一: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近年来,共青团XXXX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就业创业的政策方针,大力开展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切实做好募集筹建基地、组织青年见习、完善见习管理、全程跟踪服务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等青年群体提供见习机会。
截至20XX年底,共建立县级共青团“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9个,团中央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个,省级2个,市级7个。
见习基地已经成为促进山丹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阵地,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重要纽带,成为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
一、整合资源建基地自全团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以来,山丹团县委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县各级团组织服务青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精心组织策划,对见习基地的建立方式、标准、程序进行反复研究讨论,成立了见习基地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遵循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基本规则,制定了《XXXX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实施办法》。
1、注重宣传,提升社会认知。
全县各级团组织通过组织化和社会化渠道,努力加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宣传力度,构建了立体多层的社会化宣传渠道,营造了提高就业创业技能、成功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广泛利用报纸、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媒介,在青年和企业中大力宣传有关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政策精神和工作流程。
二是通过乡镇、县直属团组织动员青年企业家、青年文明号集体建立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
三是走进校园宣传,通过问卷调查、宣传彩页发放等形式在学校宣传此项活动,让学生将国家政策带入家庭,为见习基地和失业、待业青年搭建无形的交流平台。
2、多方联动,务求创建实效。
一是对各乡镇团委提出量化任务指标,并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个见习基地,并做到定期深入企业、社区、农村,掌握相关单位用工需求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帮助青年就业见习的机会。
二是加强与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联系,重点在规模较大的成熟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中下发见习需求意向表,并积极争取企业领导的支持,提供技术含量较高、学习机会较多、能力提升空间较大、见习待遇较好的见习岗位。
三是促进行业协会会员之间联动,广泛联系青年企业家、创业带头能人等先进青年代表,从中选取有接纳见习青年意愿和能力的单位建立见习基地。
二、突出服务抓对接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建立见习基地是基础,实现人员对接是关键。
我们坚持日常性、集中性、灵活性相结合,探索“以共青团为平台、以市场机制为原则、以需求为导向”的便捷有效的对接途径,帮助企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为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推动见习基地与见习人员的有利互动,达到双赢。
1、大力推进岗位对接。
不断深化“牵手能人•青春创业”活动,组织百名能人与百名青年结对创业,新建“农村青年创业园区”9个,开展进城务工青年“订单式”技能培训,培训青年300人。
加强和规范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新建国力路桥公司和清泉镇南山养殖合作社两个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把工作重心放到落实见习人员上,为待业青年提供就业信息,促进青年和企业双赢,确保了工作实效。
2、有效促进基地管理对接。
团县委对已签约的9家见习基地下发《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评估考核标准》,对见习基地从制度管理、见习工作开展情况、见习成效等方面进行考核考评。
团县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深入见习基地调研走访,了解见习基地运转、企业经营状况、见习人员管理等情况,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见习基地企业解决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积极开展跟踪服务对接。
为更好地对见习人员的见习过程及见习后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促进青年见习工作健康、规范、有序地开展,团县委积极构建全程化后续服务。
一是建立见习青年人才库,定期走访见习人员,了解见习动态及见习后工作动态并录入数据库信息,全面掌握见习工作作用发挥情况。
二是创业能人与农村青年结对,有技术问题一对一的帮扶解决。
三是规范办理见习结业手续,并积极做好见习青年见习结束后的推荐就业工作,及时反馈见习青年的就业去向。
四是全面掌握见习人员专业特征,注意协调见习基地科学合理地针对见习青年的实际特点安排见习工作,保障见习生在见习岗位真正能够用所学的专业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企业全貌和生产运作流程,并以见习为窗口了解整个社会运作、运转机制。
三、完善制度促管理为提高见习基地的整体运作水平和绩效,团县委从基地管理和人员管理两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使见习基地工作有序开展。
1、建立见习基地政策保障制度。
下发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实施办法》,为见习基地工作提供“申请-建立-对接-管理”的一整套完善的工作体系。
2、建立见习基地签约授牌制度。
按照见习基地建立标准,20XX年对符合条件的XXX公司、XXXX合作社签订了见习基地协议。
合同签订后,按照统一标识悬挂见习基地的牌匾。
为明确见习人员与见习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见习基地和见习人员签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协议书。
3、建立见习基地信息月报和网上录入制度。
为确保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顺利开展,团县委确定专人负责信息月报和网上录入工作。
每月对见习基地的上岗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及时录入,目前,我们的台账录入率是100%。
四、工作结合上水平自XXXX启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以来,将见习基地工作与团组织建设、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共青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促进了两新团组织建设。
在申报见习基地时优先考虑有团组织的单位,对还没有建立团组织的集体进行积极动员、详细指导,帮助其建立团组织,截止目前,全县9个见习基地已全部建立团组织。
促进国有企业与见习基地团组织结对,通过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不断健全团的组织、活跃团的活动。
在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表彰活动中向见习基地单位适当倾斜,充分调动见习基地单位积极性。
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和青年实际需求,在见习青年中开展“我为企业建言献策”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丰富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2、提升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水平。
努力协调见习基地更好地为青年提供服务,实现见习基地与见习青年的良性互动。
及时了解见习人员工作动态,对于见习期满有就业或创业意愿的青年,在同等条件下,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同时推出录用优先、贷款优先、推荐优先“三优先”服务。
目前,在团组织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已为参加为农村创业青年发放小额贷款916万元。
3、维护了青年的合法权益。
以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为立足点,制定《XXXX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申请标准》,保证见习基地可靠、规范。
见习人员与见习基地负责人签订《见习协议书》,保护了见习人员的正当权益,同时聘请县司法局律师服务所的司法干部担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保证见习青年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
认真落实好见习人员工资待遇问题,同时为见习人员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
篇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如今,全社会都面临一个普遍性的就业难题: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的社会职位需求减少,加之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供需结构不合理等等因素,导致了“就业难”现象。
尤其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迈出职场生涯的第一步显得颇为关键。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新兴力量,代表着社会的希望,他们的前途和发展牵动着全社会。
今年年初,共青团中央号召建立一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开创“梦想的摇篮”。
XXXX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建设“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很多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前培训,帮助很多大学毕业生迈出了坚实的职业生涯第一步。
如今,与各级团组织联合建设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已经在南粤遍地开花。
各级各类见习实习基地的建立,成为新时期“新型希望工程”面向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为即将迈出校门、走进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插上职场腾飞的翅膀。
完善知识结构XX是XXXX的学生,主修的专业是信息工程。
今年5月份,他经过报名、面试以后入选到XXXXXX公司ITC信息技术中心进行见习,这个中心也是XXXX在XX建立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之一。
XX的见习内容是到技术中心了解整个运作过程,帮助进行一些技术上的操作。
XX表示“以前都是老师照本宣科地教,我们都是看书本的多,现在接触‘实战’,发现还是有很多需要衔接的地方,要学的东西还是非常多。
”作为一名新手,基地的员工给了他很多帮助。
“见习的时候,XX公司的老师们都很耐心地教我,我也参与了不少工程项目,学到了很多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
”3个月左右的见习,让渴望在专业上有所发展的他正在规划着自己的人生蓝图:“见习让我明确了今后的职场方向。
我想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充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之后,要靠自己的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
走出校门前的见习,让很多类似XX这样的学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也明确了自己的职场目标。
XX和XX两地的团市委有关负责人都表示,今年3月下旬“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开始建立时,都得到了XXXX的大力支持。
截至9月中下旬,XXXX在全省已经招募带薪实习、见习大学生超过6000人,其中重点为大四毕业生和今年已毕业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全省共建设中央级、省级、市级等各类见习基地146个。
积累社会经验见习、实习基地不仅成为大学毕业生完善知识结构的实践场所,还成为他们积累社会经验的最佳途径之一。
3个多月的见习、实习之后,很多大学生们都表示在人际沟通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方面获益匪浅。
XX学院数学系的大四学生XX参加见习的初衷是勤工俭学,解决求学的经济困难。
见习之后,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活困难,更大的收获是他从中获取了很多社会经验。
在XXXXXX公司见习期间,XX主要负责业务营销、推广。
一开始推广中国XXXX业务时,他碰到了很大的难题。
XX说:“刚开始我们在街上推广的时候,因为不懂得方法,不知道如何向陌生人推介。
”经过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XX慢慢懂得了沟通的技巧。
他说:“我性格比较内向,不是很会表达自己,现在也知道怎么去表达了,包括必要的人际关系也建立起来了。
”团队精神是社会工作中必不可缺的。
XX也说:“见习时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团队合作,因为很多项目都需要大家一起探讨。
XX公司的同事工作非常严谨,在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甚至有时为一些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不过,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尽可能提出各种解决方案,目标非常一致。
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我自己今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短暂的见习和实习,让社会经验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善,对于绝大多数在社会经验方面还有如一张“白纸”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在踏入社会大门时是弥足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