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教学工作计划

新课改教学工作计划

新课改教学工作计划
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南王小学新课改工作计划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研究为主体,以学校发生的、教师亲历的真实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主要载体,以活动研究为主要形式,以专业协作为催化剂,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一、工作目标: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构建课程新体系,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行为,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互动3、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多种学习经历,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改革德育工作方法,注重实践,注重渗透,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重视教育评价功能的探索,建立一套新的评价教师教学水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的每一个环节6、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实施中的普通应用7、加强教育管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8、改革教与学传统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9、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二、实施措施:1、成立有学校杨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南王小学新课改工作计划新课改工作计划一、
指导思想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研究为主体,以学校发生的、教师亲历的真实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主要载体,以活动研究为主要形式,以专业协作为催化剂,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二、工作目标1、探索和建立适应新课程、提升教师专业品质发展所需要的民主、开放、实效性、针对性强的教研机制2、努力促使全校每一堂课都成为教研的场所让大多数教师在亲历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既成为实践者,又成为研究者使教研既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成为其品质提升的重要支撑3、捕捉课改的新活实验,不断提升课程实验品位4、继续加深对课改基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对具体教学行为的判断能力;深入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切实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三、具体措施1、组织培训,提高认识学校组织听专家新课程专题讲座,下发有关学习资料采取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教师,分层负责、层层落实等有效措施,保证培训有效切实让学习者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价值,并能积极地投入到新课改实验的活动中去 2、建立制度,强行入轨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学校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查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
策略,并部署下阶段的工作、教科研制度每周开展一次实验学科研讨活动,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承担研讨课不少于一次,主要骨干教师承担示范课一次以上各教研组都要有课改课题,做到有方案、有规划、有制度,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努力使实验教师与其他教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个积累集体备课制度各学科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提前备好下周课程集体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学校要加强教师教研队伍的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和支持每一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水平,为每位新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4、政策经费保证,努力推进课改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恰当评价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2015中学新课程实施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
威宁县斗古中学
2015年9月日 1
斗古中学新课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贯彻《基础教育纲要》和县教体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构建课程新体
系,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行为,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互动3、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多种学习经历,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重视教育评价功能的探索,按照威宁县课改“三出发”优质课堂的标准,教师上课要做到“六环节”、“六到位”、“六有效”、“五要讲”、“五不讲”、“十个一票否决”所以,要做到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的每一个环节5、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实施中的普通应用6、加强教育管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7、改革教与学传统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三、实施措施:1、成立新课改领导小组2、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新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学习培训,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育观,以确保课改顺利开展3、培养承担新课程实施任务的老师安排参加各类新教材培训班,做到先培训、再上岗以保证课改扎实有效持续的推进4、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组长制定计划,安排日程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研究课改教材内容,探索与课改相匹配的课堂教育模式强化集体备课,改革备课方式,采取“集体备课、互相协作、资源共享”的方式5、加强教师
自身学习与实践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说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公开课等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重视教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促进自身成长6、对课程改革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制订计划,分阶段进行课改总结,形成初步经验7、重视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围绕“三出发”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式,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8、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倡导新的评价方式,改革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改革考试升学制度,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继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四、实施计划:九月份1、成立课改小组,制订课改工作计划2、宣传动员,编发资料,自主学习3、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十月份1、按照新课程要求设置课程及课时计划2、学科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试教,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新教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十一月份1、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小组深入班级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组织交流、及时指导2、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实验的各种资料和案例3、开展关于实验课题研究十二月份1、对学校课程改革实验进
行反思研究2、寻找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调整要求,深入实践
二0一六年一月份召开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会议斗古中学2015年9月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