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

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煤)


顶板管理
液压支架接顶严实, 相邻支架顶梁平整,
无明显错茬(不超过 顶梁侧护板的2/3), 支架不挤不咬;采高 大于3.0m或片帮严重 时,应有防片帮措施;
支架前梁梁端至煤壁
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 300mm。
顶梁与顶板为面接触, 严禁出现点、线接触。
顶板管理
❖ 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 最大仰俯角不大于 7°;支架垂直顶底 板,歪斜角度不大于 5°;支柱垂直顶底 板,仰俯角符合作业 规程规定。
的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 ❖ 工作面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制度 ❖ 乳化液管理制度 ❖ 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 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制度
支护材料
❖ 支护材料有管理台帐 ❖ 单体支柱完好,使用超过8个月应进行检修和压力
试验,记录齐全(有检修和试压记录) ❖ 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现场备用的支护材料和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等 技术参数应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一、工作要求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符合规定; 《
工具、材料等摆放整齐、管线吊挂规 范,图牌板内容齐全、准确、清晰。
二、工作要求
矿井全年原煤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110%的,或者矿 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10%的;
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关标准的最短时间组 织生产、造成接续紧张的,或者采用“剃头下山”开采的。
❖ 11.坚持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规程落实情况的 班评估工作,记录齐全,并放置在井下指定地点。
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护
❖ 1.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综采工作面安全出口高 度不低于1.8m,其他工作面不低于1.6m。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 护间距不大于0.5m,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三、评分方法
采煤工作面评分
按照评分表进行,总分100分。按照所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扣 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水力采煤、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台阶式采煤、房 柱式采煤、充填开采等本部分未涉及的工艺方法,其评分参照 工艺相近或相似工作面的评分标准执行。
项目内容有缺项时按下公式进行折算:
一、工作要求
建立并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 为;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作业 人员熟知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内容;(各级岗位上岗要求)
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
一、工作要求
工作面的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 2.条件适宜时,使用工作面端头支架和两巷超前支架(满足端头和两巷的特 殊支护要求:空顶面积大、应力集中)
❖ 3.进、回风巷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支柱间排距允许最大偏差不大于 100mm,支柱形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进、回风巷与工作面切顶线放齐 (沿空留巷除外),控顶距应在作业规程中规定;挡矸有效
前进式采煤法优点:巷道掘进量小,费用低;准备时间段,有利于缓 解矿井采掘接替矛盾;回采巷道服务时间短,维修次数少,维护费用 低等;
缺点:回采巷道维护条件差、漏风大,容易造成工作面风量不足,引 起采空区煤炭发火;对工作面前方地质条件变化预测性差;不利于煤 矿瓦斯抽采;掘进与回采互相影响。
后退式采煤法优点:巷道维护条件好,漏风小;可以预测地质条件变化, 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掌握生产的主动权;尤其是高瓦斯抽采治理 效果较好。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本节全部为新增加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一、工作要求
有批准的采(盘)区设计,采(盘)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 作面个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按规定编制采煤工 作面作业规程;
持续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有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技术管理体系健全。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开 采设计制定有防瓦斯、 防灭火、防水等灾害 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 施,并按规定进行审 批验收。(不涉及)
管理制度
❖ 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有实 施文件)
❖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 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有完善
顶板管理
6.工作面内液压支架(支柱) 编号管理,牌号清晰;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 过渡支架、超前架棚、 超前支护等。
7.工作面内特殊支护齐全; 注意:悬顶面积为10㎡,不是5×2 局部悬顶和冒落面积小于10 ㎡。采空区悬顶或冒落不充分是采煤 ㎡时应采取措施,悬顶面积 工作面重大安全隐患,强制放顶时必 大于10㎡时应进行强制放顶。 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作要求
图纸作假、隐瞒采煤工作面的;
《煤矿安全规程》14条: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填绘反映实际情 况的下列图纸:矿井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巷 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
对图纸造价、图实不符的,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煤矿图纸管理和 监察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行查处,对弄虚作假、情节恶 劣的要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提请地方政府 予以关闭,并公开处理结果。
Ai=
100 100
Ci Bi
A——采煤工作面实得分数; B——采煤工作面缺项标准分数; C——采煤工作面检查得分数。
三、评分方法
采煤部分评分。Biblioteka 按照所检查个采煤工作面平均考核得分作为采煤部分标准 化得分,按下公式进行计算:
1 n
A=
Ai
n i 1
A——煤矿采煤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得分; n——检查的采煤工作面个数; Ai——检查的采煤工作面得分。 检查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采煤安全生产标准化得分为零。
顶板管理
❖ 工作面中心距(支柱 间排距)误差不超过 100mm,侧护板正常 使用,架间间隙不超 过100mm(单体间距 不超过100mm);支 架(支柱)不超高使 用,支架(支柱)高 度与采高相匹配,控 制在作业规程规定的 范围内,支架的活柱 行程量不小于200mm (企业特殊定制的支 架、支柱以其技术指 标为准)
❖ 2.设备转动外露部位、溜煤眼及煤仓上口等人员通过的地 点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防止人员靠近转动部位受伤 或坠入煤仓)
❖ 3.单体液压支柱有防倒措施;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液 压支架有防倒防滑措施;倾角大于25°时,有防止煤矸窜 出伤人的措施。(《规程》114条规定)
安全设施
❖ 4.行人通过的输送机机尾设盖板;输送机行人跨越处有 过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型号闭锁符合要求; 人员出入工作面通常会跨越输送机,设盖板是为了防止
未配备分管生产的副矿长以及负责采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的。
《煤矿安全规程》37条:煤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须设置项目管理机构, 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安全人员、技术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
对拒不配备聘用采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或配备采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不足、 不到位的煤矿要停止其生产,从严从重追煤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作业规程复审是确保作业 规程能否有效指导采煤工 作面安全生产,决定作业 规程是否需要及时增补安 全技术措施的关键;当采 煤工作面开采条件出现重 大变化时,应及时复审, 且有复审意见,并根据复 审情况决定是否编写补充 安全技术措施。
规程措施
作业规程支护方式选 择、支护强度的计算 有依据。
作业规程各种附图完 整规范。
二、工作要求
前进式采煤法:在掘好必要的开拓、准备及相关联络巷后,不预掘采 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就直接掘好开切眼,并从开切眼起进行采煤前进 式采煤。
后退式采煤法:在掘好必要的开拓、准备及相关联络巷基础上,预掘 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到采区边界后,开切眼,并从采区边界向 采区中央逐步推进的一种采煤方法。
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 是为了防止支架接顶不 实,不能有效支护顶板, 造成冒顶事故,支架不 垂直顶底板造成,易造 成支架顶梁由面接触变 成线接触,影响支护效 果。
顶板管理
伞檐即采煤工作面伞檐,是 指当采煤机通过后其原煤壁 上方 也就是顶板煤炭没有切 割下来发生的小块煤恋顶现 象。
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柱)端 面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工 作面“三直一平”,液压支 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 其偏差不超过150mm。工作 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 大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 150mm,中厚煤层不超过 200mm;工作面伞檐长度在 1m以下时,其最大突出部分, 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 煤层不超过250mm。
采煤机械化
采煤工作面采 用机械化开采
采用机械化开采, 可以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工人劳 动强度,改善作 业环境,有利于 实现安全生产。
顶板管理
❖ 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有现场检测手段;单 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 《煤矿安全规程》101条规定: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 100mm额不得小于90kN,柱径为80mm的不得小于60kN。
采煤
基础管理
岗位规范
质量与安全
机电设备
文明生产
一、基础管理
规程措施
作业规程符合《煤 矿安全规程要求》。 采煤工作面地质条 件发生变化时,及 时修改作业规程或 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矿总工程师组织人 员定期对作业规程 贯彻落实情况进行 复审,且有复审意 见。
应根据本矿区开采条件 和工艺水平制定适合本 矿区技术管理特点的作 业规程编制细则,知道 基层作业规程的编制工 作。
二、工作要求
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 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而开采的; 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工作面不能保证两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煤矿安全规
程》97条规定) 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