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到这里主要是想和大家聊聊养老。
今天看到在坐的各位,大家好像都是年轻人或者中年人。
好像对养老这个话题多多少少有点遥远。
我觉得这个话题又多多少少和每个家庭是有关系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家里面总会涉及到养老这个话题。
我想你们也会想到,我的父母这一批60年代的人,50年代的人,他们现在面临这样一个年龄段,他们对于养老是怎么考虑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80后的人,我前几年就在思考自己母亲养老的问题,我也在想她以后的养老方式会是怎么过。
所以今天呢就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养老。
最近这个阶段在各种的媒体上是一个养老、健康、大健康这种概念,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词汇,好像都预示着下一个朝阳产业、下一个红海下一个蓝海就要出来了。
但是呢,很多企业涌进了养老这样一个产业里面,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很多人又退出了。
养老模式、盈利模式,很多人在看好这个行业的同时又感觉到很迷茫,不知道他的盈利模式在哪里。
而作为我们这样的一个公司,作为我,从去年开始,我们一头扎进了养老这样一个行业,并且看好这样一个行业。
每次在想未来的时候,我总是在往前面想。
他的过去是什么样的。
我总是想到关于养老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我的爷爷奶奶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是怎么养老的。
我的爷爷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然后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因病去世。
我的爸爸生于60年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了改革开放。
现在也已经60多岁了,他们的养老,他们不会说住在某一个子女的家里,不会和一个子女长期的生活在一起,他们宁愿老了以后有自己能力所在的时候住在一个自己的房子里。
然后希望自己的子女周末来看一看自己,但是绝对不会过多的去打扰子女的生活。
不管是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姥姥老爷,我的父母,他们这一批人,他们总是怀着一颗不要给自己的子女产生太多的麻烦,然后能子女时常来看看自己,他们就已经很开心了。
你让他去住养老院他们绝对不会去,所以中国有一个调研数据,目前的中国老人,这一批55年以前的中国老人,97%的人选择在家养老,只有3%接受愿意到外面的社会机构去养老。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中国的养老产业一直是那种社会办的,政府办的,那种传统的养老院,目前随着中国的这种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中国的养老院的床位需求也越来越大。
很多民营企业看到了商机涌了进去,办了很多条件很好的,设备甚至很齐全的养老项目。
包括现在一些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也都看好了这样一个未来的商机。
但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商机、盈利模式一直没想清楚。
回过头来,我们要做这样一个产业,关于养老的一些观念,中国的养老观念,我觉得到了今天处于变革的一个临界点上。
因为中国的60年代生的一批人,可能就是大家的父母这一代人,他们思想正处于一个对于养老有一个大的不同概念的时候,60年代这一批人在80年的时候刚好20岁,刚刚中国开始恢复高考,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
60年这一批人系统的接受了、经历了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80年代的时候倒腾各种小商品,到90年代处,股票刚刚开始发行,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开始确立,到2000年以后,房地产大发展,中国取消了福利分房。
因为房地产的大发展,建材、家具、汽车等等等等一系列行业在这个00年前后经历了系列的巨大的商机,有时代给予他们的一个机会。
所以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机遇。
60年代这一批人因为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他的事业巨大的开拓,他的财富也巨大的聚集,他对客户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和以前的人有了很大的不同。
那么对于未来的养老,因为他的视野,因为他的财富观念,我相信这一批人对于养老的观念也开始有了很大的不同。
机会开始出现。
讲到这里,我就想讲一组数据,中国的老年产业,去年民政局刚刚颁布了一个关于中国老年产业报告。
有一组数据我说出来挺恐怖的,在这个产业报告里面讲,2014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1个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9%,远远超过了联合国所限制的60岁以上老年10%的老龄社会的界定。
中国几年前就已经步入了老年社会了。
但是到了2050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一竿子支到了2050年,可能2050年到达了一个社会的峰值,我在想老年人口到达一个峰值。
2050年我仔细算了算,2050年我62岁。
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4.8个亿。
每年的中国的老年人口大概是增加1000万人。
多恐怖的一组数据。
占全国人口的大概30%左右,以后你们在做的各位的养老的压力会非常非常重。
2014年,中国的老年产业占它的产值一共是4万亿,去年我们国家的GDP是64万亿,大概占GDP的6%左右。
而到了2050年,这一批中国老年人口所产生的产值,GDP产业106万亿。
去年我们国家的整个GDP64万亿,到2050年,老年产业对GDP的贡献106万亿,到了2050年中国如果按照每年5%、6%的增长幅度,到了2050年,中国的GDP将会达到408万亿左右。
那个时候美国大概是200多万亿人民币。
我们2050年估计会是美国的两倍。
如果这个预测成功的话,按照这种正确的每年增长率来走的话,这么大的一个产业,老年产业会占到整个社会GDP的30%,也是30%。
在面临这样大的一个产业的面前,我们该做什么,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在未来对于老年产业里,健康的老人他需要能够更健康的生活下去,能够长时间的健康的生活下去。
这就是健康管理要做的事情。
你今年的体质和去年的体质有什么不同,你今年的体检数据和去年的有什么不同。
他预示着你要在哪一方面进行注意、进行保养,去进行养生的恢复。
对于哪些将要发生,做了手术做了各种养老的过程中身体上出现的各种症状,要进行手术的人,中国的医院、养老病床,床位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术后的康复如何进入社区,如何进入你的家庭。
对于那些失能的老年人,如何进行长期的床上护理。
所以这三大领域是我们公司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后重点要围绕的几个内容。
讲到老人,老年以后的需求、我会想,以后我老了会是谁来陪伴我,有没有朋友,有没有伙伴,有没有家里人,谁来陪伴我,我和什么样的一起老去。
我每天都在想,除了我的伴侣,我们一起长期的走下去,我是不是可以把我的身边的好朋友整合到一起。
老年的需求是什么,退休以后的需求是什么。
快乐、健康、价值。
快乐就是你和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一起,每天做什么样的事能让你快乐的开心的生活下去。
健康就是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症状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把这样的症状祛除,怎么样恢复健康,当我们出现手术的问题的时候,当我们已经失去自理能力的时候。
我们如何能够体面的走完最后一段路。
价值,老年即使离开了工作,他依然有很大的价值,他依然可以创造很大的价值。
那我们如何让老年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在我们的社区里,在我们的身边,能够让更多的失业的、待岗的、年纪大的中老年人他们的价值得到发挥。
美国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旁边,有一个很大的社区,叫太阳城。
几十个平方公里,里面住了几万个中老年人,里面的老人全是退休60岁以后的老年生活在那里。
这些老年退休了以后比他们上班的时候还要紧张、忙碌,还要活的充实。
因为他每天有太多的节目。
你如果什么心都不想操,有一帮中年小伙伴,有一批老伙伴,大家可以去拉斯维加斯在赌场门口领20美元的赌券,然后里面玩一圈然后回来。
健康一点的每天可以去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打球的打球,然后健身的健身。
所以他那些会所里面人满为患。
全都是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然后做着各种运动,开心的笑,愉快的活动,非常开心。
如果你还不想这样生活的话,你还有特殊爱好的话,有陶瓷工厂,有木器小工厂,有做工艺品的小工厂。
所有的对外销售的工艺品全都是后面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业余爱好,做的很精美。
那些木器工厂里生产的各种木器作品,瓷器工厂里生产的各种瓷器作品,全都可以对外销售。
全都是六七十岁、七八十岁满头白发的老人在那里面紧张的忙碌。
就感觉到老人的价值他在创造财富,他的业余生活非常充实。
他活的很开心。
所以我们在养老观念上,在养老的社区的管理上,在养老社区的岗位、人员需求上,我们有太多的市场空白,就这就是时代,这就是人群给我们留下的机遇。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预测中国未来的老龄产业,非常看好。
我觉得未来一两年,甚至是已经出现了很多好的社会探索,公司的探索,比如说万科在杭州做的万科良渚小镇、比如说绿城在乌镇做的乌镇雅园、比如说泰康人家在北京做的一些项目,比如说上海做的清和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很好的模式,他们已经开始赚钱了。
那未来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要去做什么?对于我们这个项目来讲,我们在宜昌,宜昌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宜人的一个城市。
我们的项目从最初的老年旅游,拥有19年专业老年服务经验的,因为这样一个良好的基础,以及我们未来对于养老产业的判断,以及我们所能在市场上整合的资源,介入这样一个养老行业所能带来的机会,所能够创新的一些产品。
我们义无反顾的扎了进去,从旅游项目过度到养老,一个巨大的转型。
转型总是很痛苦的。
但我觉得在转型的过程中,又是快乐的,因为你在创造一些行业的标准,因为你在创造一些崭新的模型,因为你在创造一些全新的服务。
围绕着老人所关注的快乐、健康、价值,这三个主题。
围绕着老人的健康管理,围绕着老年以后的术后康复,围绕着以后的长期护理,我们在整合了一些资源,比如说天津统捷jwotch;比如说各大社区;比如全国各行各业福祉建设的一些优秀的企业以及他们的设备;比如我们的远程医疗,足不出户我们的老人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比如我们崇尚的甚至现在发展的非常好的文化养老;比如说我们与各地老年大学的对口接待、交流、访问、学习;比如专业的服务公司;比如养老行业的专业培训、人才的输送;比如带动更多的无法就业的以女性为主的人群等等等等。
我们整合了这些东西来和我们合作,来进入我们的项目。
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把我们对于养老观念的认识,养老的理解,以及未来我们养老的探索,更多的跟大家去分享。
所以我想描绘一下,未来我们项目的一个养老模式。
健康的老人,每天的生活会很充实,有自己的爱好兴趣班,有自己的老年大学,有自己的好朋友围绕在身边。
吃晚饭可以去散步,去鸟类爱护,去把自己做的各种产品赠送售卖出去,因为我们同样做旅游,每年接待的旅游人数,已经有一个不小的数目。
有这样的旅游人口以及社区服务、居家上门服务,让更多的岗位、用工人员的需求得到充分的释放,同样让他们价值得到发挥。
我们经过调查数据显示,更多的老年人所需的服务者90%以上是会选择女性,所以市场给予我们或者说给予这个行业带去的妇女就业机会会有更大的突破。
现在我们一个中心所需妇女岗位就业人员大概是12人左右,而我们的611工程同期最少可解决1070个女性工作岗位。
对于那些失能的老人我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后会有充分的护理,不会是像养老院一样,看着身边的那些老人一个一个离开了他,他有一个逐步转移的过程。
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人收个几百万的养老费用,然后每个月还要再交几千块钱的生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