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处理.ppt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处理.ppt
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另两相升高,并且线 电压不变。而高压熔断器一相熔断时,对地电压一相降低, 另两相不会升高,线电压指示则会降低。
10KV# 1母线B相接地。将10KV#1母线转检修,通知相关单位 处理。
老师傅授课
以没有安装接地选线装置的系统为例,说明事故象征及查找接地的过程。
A站10kV线路 3WL、4WL发生
同时A相接地
A站10kV接线图如下图所示。线路1WL、2WL、#1并网线 、#1电容器及#1主变压器运行于10kVⅠ段母线,线路3WL、 4WL、#2并网线、#2电容器运行于10kVⅡ段母线。10kVⅠ、 Ⅱ段母线由分段10开关并列运行,#2主变压器02开关热备用, 10KV母线电压10.79KV。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处理
本期班组大讲堂学习目标 )
小电流接地 系统单相接地
故障处理
调度规程规定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允许接地运行 不超过两小时。当发现系统接地时,调控员应尽快查找接地点并在短时间 内消除,以免造成PT烧坏及人身触电事故。所以我们选定这期班组大讲 堂的培训内容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处理
接地故障的判断
报出接 地信号
区分 依据
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熔断器熔断,报出接地信号。 区分依据: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另两相升高,并且 线电压不变。而高压熔断器一相熔断时,对地电压一相降低,另两 相不会升高,线电压指示则会降低。
用变压器对空载母线充电时,断路器三相合闸不同期,三相对地电 容不平衡,使中性点位移,三相电压不对称,报出接地信号。 区分依据:这种情况是在操作时发生的,只要检查母线及连接设备 无异常即可判定,投入一条线路或一台站用变即可消失。
提问环节
1.对母线充电 时产生谐振过 电压的处理方
法?
可以立即送上一条线路,破坏产生谐振的条件,迅 速消除谐振。
提问环节
2.运行中突 然发生谐振 过电压的处 理方法?
可以试断开一个不重要负荷的线路,改变参数,消除谐振。
提问环节
3.电压互感器一 相高压熔断器熔 断与接地故障时, 均报出信号,区 分依据是什么?
老师傅授课
3.方式恢复
将10KVII母线由#2主变调回#1主变供电:合上10KV I、II分段 10开关,拉开#2主变10KV侧02开关。 根据电压情况,恢复#1,#2电容器。 热电厂合上#2并网线12开关并环。
老师傅授课
以没有安装接地选线装置的系统为例,说明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处理方法。
1.判明故障 性质和相别
•将10KVII母线由#2主变调回#1主变供电:合上10KV I、II分段10开关,拉开#2主变10KV侧02开关。 •根据电压情况,恢复#1,#2电容器。 热电厂合上#2并网线12开关并环。
示例讲解
示例讲解
老师傅授课
1.运行方式调整
A站#2主变送电,将10KVII母线由#1主变调#2主变供电。 (1.停用#2主变备投2.合上110KV 内桥101开关3.投入110KV 线路备投4.合上#2主变10KV侧02开关5.拉开10KV分段03开关 6.投入10KV分段备投。)10KVII母线B相接地消失,10KVII母 线电压恢复正常,10KVI母线仍接地。
②如果报出母线接地信号的同时, 选线装置显示某一条线路接地,则 故障点多在该线路上。
③如果报出母线接地信号,选线装 置显示所有线路没有问题,则故障 点可能在母线及连接设备上。但检 查处理时应注意。
示例讲解
示例讲解
1、运行方式:110KV1WL线供110KVI母线及#1主变带10KVI ,II母线运行,#2主变充电备用。2WL线112开关热备用, 2WL线有上一级变电站送电中。投入#2主变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2、保护配置:该站配备110KV线路备用电源自投装置、10KV 分段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主变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3、故障:某日A站位于3WL开关与10kVⅠ段母线间的CT B相 绝缘击穿单相接地,请填写故障处理步骤。
老师傅授课
6.注意事项
采用短时停电法试拉线路时,无论接地是否消失,均应立 即恢复送电,但下列情况除外:
1.不影响对外供电。 2.已与有关用户联系确认不需立即恢复送电。 3.出现异常过电压。 4.恢复送电可能威胁人员和设备安全。 5.全电缆线路已发现接地故障点。
交流补充
请各班组成员根据本次大讲堂课题进行交流补充发言。
老师傅授课
3.通知运维人 员检查站内 设备有无故障
缩小范围后,应通知对故障范围以内的站内一次设备,进 行外部检查。主要检查设备上有无落物、小动物及外力破 坏等现象,检查各引线有无断线接地,检查互感器、避雷 器、电缆头等有无击穿损坏等。
老师傅授课
4.检查发现 站内设备 故障的处理
(1)若故障点可以用断路器隔离。如果通知检查后,发现 电流互感器、出线避雷器、出线穿墙套管、隔离开关(线 路侧)等,断路器外侧(出线侧)的设备有故障,通过转 移负荷后,断开断路器隔离故障。把故障设备的各侧隔离 开关拉开,通知检修人员检修故障设备。
老师傅授课
A站10kV线路 3WL、4WL发生
同时A相接地
老师傅授课
1.运行方式调整
首先拉开#1电容器17开关,拉开#2电容器12开关。降低热电厂 机组无功出力出力。 合上A站#2主变10KV侧02开关,拉开10KVI、II分段10开关; 拉开热电厂10KV I、II分段20开关。A站及或热电厂10KVI母线 A相接地消失,10KVI母线电压恢复正常。确定A站及或热电厂 10KVII母线A相接地。 热电厂合上10KVI、II分段20开关并环后,拉开#2并网线12开 关,热电厂10KV II母线A相接地消失,10KVII母线电压恢复正 常。确定A站10KVII母线A相接地。
根据区分依据判明故障性质、相别。判明故障性质 后,采取措施、并通知运维人员查找处理接地故障。
老师傅授课
2.站内母线分 割法缩小范围
(1)站内母线分割法是使母线分段运行,缩小范围。 然后只对仍有接地信号的一段母线进行查找处理。 (2)采用站内母线分割法时应注意:①分割后各部分的 电力平衡及电压情况。 ②有关设备过负荷情况。 ③继电 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使用是否需要变更。
老师傅授课
2.试拉线路
试拉10KVI母线出线:试拉#1电容器13开关(接地查出后再送 电)接地未消失。试拉3WL线11开关,接地未消失,即送上。 试拉4WL线12开关,接地未消失,即送上。依次拉开3WL线11 开关、4WL线12开关接地未消失。再次检查#1所变间隔无接地 放电等现象,并将#1所变负荷调出。试拉#1所变,接地未消失。 停用10KV分段备投。拉开#1主变压器01开关,拉开P11刀闸, 合上分段03开关,接地仍未消失,确定接地点在10kV Ⅰ段母线 及母线直接连接的设备上。
热电厂线路5WL、6WL、#1并网线、#1机运行于10kVⅠ 段母线,线路7WL、8WL、#2并网线、#2机运行于10kVⅡ段 母线。10kVⅠ、Ⅱ段母线由分段20开关并列运行,10KV母线 电压10.81KV。
当线路3WL、4WL发生同时A相接地时,请写出事故象征 及查找接地的过程。
•将10KVII母线由#2主变调回#1主变供电:合上10KV I、II分段10开关,拉开#2主变10KV侧02开关。 •根据电压情况,恢复#1,#2电容器。 热电厂合上#2并网线12开关并环。
老师傅授课
2.试拉线路
首先拉开A站#2并网线18开关,接地未消失(空载线路,暂不 送)。 试拉10kV3WL14开关,接地未消失,即送上。从而确定判定 10kV4WL是其中接地或10KVII母线直接接地一条线路。拉开 10kV4WL16开关,接地未消失,16开关暂不送电。可以判断 3WL也是其中一条接地或10KVII母线直接接地线路。拉开 10kV3WL14开关接地消失。可以确定10KVII母线未接地,试 送#2并网线18开关接地未发出,判断#2并网线线路正常。从而 确定接地线路为10kV3WL、4 WL。
系统中三相参数不对称,消弧线圈的补偿度调整不当。在倒运行方 式操作时,报出接地信号。 区分依据:此情况多发生在系统中有倒运行方式操作时,可先恢复 原运行方式,消弧线圈停电调整分接头,然后投入,重新倒运行方 式。
查找处理方法
①安装有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变电 站。如果装置正常投入,故障范围 很容易区分。
老师傅授课
4.检查发现 站内设备 故障的处理
(2)若故障点只能用隔离开关隔离。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 不允许用隔离开关拉开接地故障和线路负荷电流。调度接 到汇报后,应根据该站一次系统主接线及运行方式,用倒 运行方式的方法隔离故障点。
老师傅授课
5.检查站内 设备未发现
问题
采用短时停电法寻找接地故障点的一般顺序: ①试拉有故障象征或小电流接地选线报警的线路; ②试拉空载备用线路; ③试拉故障可能性大、 绝缘程度较弱的线路; ④令电厂发电机解列后试拉并网线路; ⑤试拉母线及附属设备。
1.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故障时,是 否允许继续运行而不需要立即切除故障? 原因是什么?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故 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 不变(仍然对称),并且系统的 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 不需要立即切除故障,允许继续 运行。
问题
2.系统允许带单相接地 故障运行时间要求?
系统允许带单相接地故 障运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h。
单相接地故 障的危害
由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 (全接地时升高至线电压值), 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点可能击穿, 造成短路故障。
故障点产生电弧,会烧坏设 备并可能发展成相间短路故 障。
故障点产生间歇性电弧时,在一 定的条件下,产生串联谐振过电 压,其值可达相电压的2.5~3倍, 对系统的绝缘危害很大。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