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题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题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高二上·枞阳期中) 在坐标-x0到x0之间有一静电场,x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e的质子从-x0处以一定初动能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穿过该电场区域.则该质子()A . 在-x0~0区间一直做加速运动B . 在0~x0区间受到的电场力一直减小C . 在-x0~0区间电势能一直减小D . 在-x0~0区间电势能一直增加2. (2分) (2018高二上·四川月考)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由E=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B . 由C=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 . 由可知,将1 C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1J,则 =1 VD . 由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有关3. (2分)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的大小B . 闭合电路中,并联在电源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值C . 电源提供的电能越多,电源的电动势越大D . 电源的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本领4. (2分)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 .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 . 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C . 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D . 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5. (2分)为了防止雷电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 在旷野遇到雷电,应远离高大树木和建筑物,撑起雨伞避雨B . 在游泳时遇到雷电,应马上闭气,潜入水中C . 在家中听到雷声时,应关闭电视机、音响等用电器并拔出插头D . 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应尽快打手机求救6. (2分) (2017高二上·赫山期末) 下列关于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越大,其电容器越大B .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距离无关C . 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其电容越小D . 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其电容越大二、多选题 (共6题;共18分)7. (3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如图所示,在场强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A,B,C,D四点在以点电荷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并且A点、C点与点电荷在同一水平线上,B点、D点与点电荷在同一竖直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点电场强度最大,且为B . B,D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 同一点电荷在B点和D点时的电势能相等D . 同一点电荷在A点和C点时的电势能相等8. (3分) (2016高二上·遵义期中) 如图所示,MN是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到b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 带电粒子从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B . 电场线的方向由N指向MC . 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D . 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9. (3分) (2017高二上·福州期中) 有一电热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000W.现要把它改装一下,用在电压为110V的电路中,若要使它消耗的功率仍为1000W.下面做法中正确的是()A . 将电热器中的电热丝截去一半B . 将电热器中的电热丝截去,只留下C . 在电热器中再并联一根与原来相同的电热丝D . 将电热器中的电热丝等分成两段,再并联起来10. (3分) (2018高二上·荔湾期末) 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I为某一电源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U-I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A . R的阻值为1.5ΩB . 电源的电动势为3.0V,内阻为1.5ΩC .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WD . 电源R消耗的功率为1.5W11. (3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月考) 如图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则()A . 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B . 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C . 电灯L更亮,电阻R2上消耗的功率变小D . 电灯L变暗,电阻R2上消耗的功率变大12. (3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ΩB . 加11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ΩC .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三、实验题 (共4题;共26分)13. (2分) (2019高一下·淄川期中) 在测某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圆柱体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其长度L、直径d和电阻R。

(1)如图甲,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L为________mm;如图乙,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d为________mm;(2)若用图丙电路测圆柱体的电阻,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14. (2分) (2018高三上·门头沟期末) 用伏安法测量某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有实验器材如下:A.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B.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0Ω;量程3A,内阻约0.02Ω)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量程15V,内阻约15KΩ)D.滑动变阻器R1(0~10Ω)E.滑动变阻器R2(0~200Ω)F.电源,电动势3VG.开关,导线若干(1)为了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________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

(填写器材的符号)(2)本实验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下图中电路应选择________(3)请把下图中实物图按实际电路补充完整.(4)右图是此次实验所得出的伏安特性曲线,若把该小灯泡与电动势为3V,内阻为0.8Ω的电源相连,小灯泡________(能、不能)正常发光,理由________15. (20分) (2018高二上·辽宁期中)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步骤如下:(1)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左下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________m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D=________mm;(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Ω.(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电阻R;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电流表A2(量程0~30mA,内阻约30Ω);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电路,试指出不妥之处 ____________A . 电流表应选A2B . 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C . 滑动变阻器R1应采用分压式接法D . 滑动变阻器应采用R216. (2分) (2019高二下·含山期中) 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 R0,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甲同学记录了电流表 A 和电压表V1 的测量数据,乙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 A 和电压表 V2 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 U ﹣I 直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A .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 P 滑到了最右端B . 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 . 定值电阻 R0 上消耗的功率为 0.5WD . 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2)根据图(b),可以求出电源电动势 E=________V,内电阻r= ________Ω .(以上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这样测得的电源电动势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这是由于________的原因造成的。

四、解答题 (共2题;共12分)17. (10分) (2019高二下·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导轨放在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

平行导轨的宽度d=0.2m,定值电阻R=0.5Ω。

框架上放置一质量为0.1kg、电阻为0.5Ω的金属杆,框架电阻不计,若杆以恒定加速度a=2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运动,则:(1)第5s末,回路中的电流多大?杆哪端电势高?(2)第5s末时外力F的功率(3)画出理想电压表示数U随时间t变化关系图线18. (2分)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月考) 如图所示,有一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经电压U0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d,电压为U的平行金属板间。

若电子从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方向射入,且正好能穿过电场,求:(1)金属板AB的长度L;(2)电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Ek。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多选题 (共6题;共18分)7-1、8-1、9-1、10-1、11-1、12-1、三、实验题 (共4题;共26分)13-1、13-2、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6-1、16-2、四、解答题 (共2题;共12分)17-1、17-2、17-3、18-1、1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