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三、范围本制度适用与公司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1、硫化氢危害: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气管周围炎,意识障碍等;重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出现肺水肿、心机损害、心脏衰竭;眼部刺激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损害;高浓度(1000mg/m3以上)吸入可发生猝死。
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硫化氢接触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及时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虑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防化学品手套;工作现场严禁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汽油危害:高浓度吸入汽油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较长时间接触引起灼伤,个别发生急性皮炎;慢性中毒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中毒性脑病、肾脏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高浓度时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手套。
3、液化气危害:吸入有毒,有麻醉作用;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慢;液化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有冻伤皮肤的危险。
应急处理:液化气中毒,立即将病人救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要注意保暖;病人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皮肤冻伤者,先用温水洗浴再外涂冻伤软膏,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防护措施:生产过程密封,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的防护手套;工作现场避免高浓度吸入,进罐、限制空间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4、一氧化碳危害: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坏神经系统;轻度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可致头痛、头昏、耳鸣、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及心电图改变。
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防护措施:加强有限空间排风;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定期和实时监测作业场所CO接触值。
5、甲醇危害:易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急性甲醇中毒引起中枢神经损害,表现为头疼、恶心、眩晕、乏力、嗜睡和轻度意识障碍等;重者出现昏迷和癫痫样抽搐,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甲醇可致神经损害,重者引起失明。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域,限制人员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防护措施: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戴橡胶手套。
6、噪声危害: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听力损失在25dB为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立即离开噪音场所;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防护措施:1)控制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2)控制声音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3)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4)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7、粉尘(煤尘)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五、事件分级Ⅰ级危害事故:3人以上中毒和窒息,启动公司《危险化学品泄漏失控和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出现疑似3人以上职业病患者,公司安委会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安排疑似人员及时确诊治疗,并及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Ⅱ级危害事故:1-3人中毒和窒息,启动公司《危险化学品泄漏失控和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出现疑似1--3人职业病患者,公司安监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协同公司人力资源部安排疑似人员及时确诊治疗,并向公司安委会上报。
Ⅲ级危害事故:1人中毒和窒息,启动车间级《现场处置方案》,出现疑似1人职业病患者,所属车间及时向安全监察部汇报,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及时确诊治疗。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由公司管理层主要负责人、部门、车间组成,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
组长:公司总经理副组长:主管安全环保、职业卫生、人力资源工作的公司领导成员: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长、安全监察部长、生产技术部长、调度部长、消防保卫部长、车间负责人(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的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公司组织或参与处置的Ⅰ级、Ⅱ级、Ⅲ级危害事故的应急组织领导和决策指挥工作,下达应急处置指令,必要时,派出现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1、人力资源部职责1)负责办理从业人员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2)负责公司从业人员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如有疑似诊断结果,如实向公司安委会书面报告从业人员病例。
2、安全监察部职责1)负责公司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和建档工作。
2)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及时公布。
3)负责员工职业卫生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4)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检测中介机构做好生产区域的职业卫生检测工作。
5)负责事故状态下周围环境有毒气体检测工作,维护事故现场持续。
3、调度部职责1)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汇报,发布有关信息,搞好通信工作。
2)负责通知公司领导及相关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做好事故应急的调度联络工作,联系电话:XXXXXXXXX。
4、生产技术部职责1)分析、研究事故原因并提供有关排险方案。
2)协助应急救援组做好事故现场抢险指导工作。
5、消防保卫部职责1)严格执行应急救援组的决定、命令。
2)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担负事故现场伤亡人员的搜救、抢救工作。
3)选择最佳抢险救援实施方案。
4)及时掌握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作战方案。
6、所属车间职责1)每周对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备、设施进行检查;2)加强对车间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职业危害防范意识;3)如发生泄漏中毒事故,立即启动车间现场处置方案,事故扩大立即向调度部汇报。
七、应急预警1、事故单位员工在发生事件时应立即佩戴好个人防护器材,检查有无人员中毒,并采取关阀、切断物料、停机等应急措施;同时汇报当班调度,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出预警信息。
2、事故周边单位人员在接到事件预警报告后,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按照相关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协助事故单位实施应急措施,在接到撤离指令时,必须严格做好撤离,疏散等工作。
3、安全监察部应保证值班人员上岗到位齐全,确保“8119”、“8116”值班电话24小时通讯联系畅通,及时了解现场及其他方面信息。
4、消防保卫部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上报本部门领导,同时立即发布战斗指令,全体人员配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随时准备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八、应急救援(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应急救援1、最早发现事故者应在向公司调度室、消防队报警的同时,依据事态发展,配合班长全权负责直接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体系。
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头。
本车间义务消防,协助车间负责事故的初级控制。
2、发生事故的单位,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部位和原因,及时向当班调度及应急救援组报告。
3、当班调度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要求事故单位查明事故部位(装置)和原因,并依据事故情况决定下达启动《危险化学品泄漏失控和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指令。
4、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按照《危险化学品泄漏失控和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首先进行事故现场侦察,同时联系事故单位人员,询问现场是否有受伤、中毒被困人员,若现场有被困人员,则立即组织消防人员配戴好个人防护器具,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展开事故现场伤亡人员的搜救、抢出任务,以最快速度将伤员及中毒者脱离现场交医疗组抢救;搜救过程要及时向应急救援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5、消防救援人员负责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提供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器材保障工作。
6、依据事态发展情况和应急救援需求,公司应急救援组可向地方政府请求支援。
(二)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应急措施1、人力资源部、安全监察部、所属车间及时向疑似患者书面告知诊断结果,同时安排疑似患者确诊治疗。
2、公司安委会下发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大检查通知:重点检查生产装置跑、冒、滴、漏治理及防腐措施落实情况;各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落实情况;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器材、劳动防护个人用品佩戴使用保养情况;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落实情况;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报警器运行管理情况。
对检查的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并考核责任单位、负责人。
3、安全监察部委托有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出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对超出接触值得危害因素立即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疑似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