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栽培技术
●饮片
• 枳壳药材呈半球形,少数为球 形,直径0.5~2.5cm。外果 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 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 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 隆起,黄白色或黄褐色,厚0. 3~1.2cm,边缘有1~2列油 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 清香,味苦、微酸。 以外皮 色棕褐、果肉厚、质坚硬、香 气浓者为佳。
Thank you !
• (2)施肥 • 采用环状施肥法,在树冠下挖一条宽约7 ~8厘米,深约3厘米的圆沟,于开花前,果如 指大(生理落果已定后)和采果后各施肥一次 ,可用人粪尿、塘泥、草木及、骨粉、厩肥等 ,每株每次约25~35千克。
• (3)修枝
•
成树多在冬季进 行,可剪去下垂枝( 衰老)、刺、残留果 柄、枯枝及分布不匀 的密生侧枝、重叠枝 、交叉枝和病虫害枝 等。
五、留种技术
种子采收
• 11月果实充分成熟时采 摘,堆放,取出种子洗 净后冬播;或用湿河沙 混合贮藏,以待春播。
六、采收与加工
●采收
• 通常在每年7月(大暑 前后)果实尚未成熟时 采收,采收不宜过早 ,过早则果小,过迟 则果瓤过大,肉薄, 影响质量。
●加工
• 将采回的未成熟果实,自中部 横切成两半(对开),晒干或烘干 。晒时宜摊放在草席或草地上 ,先晒瓤肉一面,待晒至不粘 灰土时,再翻晒果皮面,直晒 至全干。晒时切忌粘灰、淋雨 ,也忌晒在石板或水泥地面上 ,干后才能达到青皮白肉火烤 时,火力不宜过大,以免烤焦 。若阴雨天,可用火炕,切口 向下,被炕火力稍大点,半干 后,小火炕至全干。
二、植物形态特征
• 1.酸橙 •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条 有针刺,幼枝三棱形。单叶 互生,长卵椭圆形,叶柄有 小翼形成箭叶。花白色,芳 香,单生或数叶腋着生,花 瓣五片。果实球形或略扁, 熟时橙黄色,花期3~4月, 果熟期10月。
•
• 2.元江枳壳
• 叶柄的翅在,较上方的 正式叶身还略为长亦较宽。 花瓣四片,果皮特厚(肉厚 ),瓤小。 • 生长特性 • 宜生长在气候温暖,阳 光充足,雨量充沛,排水良 好的沙质或砾质壤土。多栽 于林旁路边、房前屋后或山 坡。
枳壳栽培技术
农学院 09中草药(2)班 康启功
目 录
☆简介 ☆植株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留种技术 ☆采收与加工 ☆贮藏与运输 ☆参考文献
一、简 介
●植物
•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 us aurantium L.)(称 川枳壳或江枳壳)、代代(C. aura-ntium L,var.a malaEngl.)(称苏枳壳) 、香圆(C.wilsoniianaka )等以近成熟的果实入药。治 胸隔痰泄、心腹气结,两助腋 痛,宿食不消,消脓止痛等作 用。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 、广东、贵州、四川、西藏等 省区。
• (6)红蜘蛛和锈壁虱: 前者为害叶片,后者主要 为害果实,两种害螨每年 发生的代数甚多。防治方 法:柑桔萌芽前喷波美0 .8度~l度的石硫合剂, 抑制越冬虫口,生长期间 根据虫情再喷20%三氯 杀螨醇800~1000倍液 ,73%克螨特2000~3 000倍液,或5%尼索朗 乳剂2000倍液。
• • • •Biblioteka 3.病虫害防治 (1)溃疡病 危害枝叶果实,叶首先见黄色针状小斑, 渐隆起破裂,海绵状带灰白色,常落叶,畸形 。应及时修剪病枝烧毁,春芽前喷200倍波尔 多液。
• •
(2)疮痴病 危害叶、枝梢、果实 ,初起病斑棕红色,后扩 大变暗,成疣状突起,防 治方法同上。
• (3)煤病 • 介壳虫、蚜虫等寄生后 诱发,叶面现煤灰样的小病 斑,后扩大,叶面被黑膜, 应注意排水,修剪,通风透 光,扑灭害虫。 天牛、红蜘蛛、介壳虫 、潜叶蛾、柑桔大头蝇等, 用适当杀虫剂处理。
七、贮藏与运输
枳实刚采摘时由于所含水分过多,如 果不及时加工,可能会发霉腐烂。应 该尽快在太阳下面或者温度高、通风 的地方脱去水分。成品药材要注意防 虫,以及有效成分的走失。利用各种 方法来提高它的耐藏性能和品质。 •
八、参考文献
枳壳 - 参考文献
• 《纲目》:楼氏医家系世传,博学全善 辑 • 《本草经疏》:明.缪希雍撰,又名《神 农本草经疏》 • 《本草汇言》:倪朱漠编公元1624年 • 《本草备要》:汪昂编著公元1694年, 清康熙33年 • 《本草思辨录》:清.周岩撰 • 第11 卷 第1 期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蔡逸平等: 枳壳、 枳实类药材的化学 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 •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第十卷第4期
三、生物学特性
• 一般生长于丘陵、低山地带和江河湖泊的沿岸。 ▪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性强。年平均气温要求在15 ℃以上,发芽有效温度为10℃以上,生长适宜温度 为20-25℃,在-5℃以上能安全生长,最低温度 为-9℃,最高温度40℃。年降雨量1000-200 0mm,相对湿度75%。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 ,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冲积 土或酸性黄壤、红壤栽培为宜。
四、栽培技术
• 1.繁殖 • (1)育苗移栽
• 选壮年树上结的成熟果实 采籽,阴干混沙三成,埋于沙 坑中备用,苗床选沙质壤土作 畦,惊蛰前后按行距8厘米条 播,覆土约半厘米,轻压使种 子与土接合,并盖麦秆浇水, 出苗后,可揭去盖草并锄草, 施稀粪水肥。秋天按株距7~8 厘米间苗或补苗。待苗生长3 ~4年后,选无病虫害的壮苗 ,在夏季按株行距15厘米移栽 定植。
•
• (4)树脂病:病害的发生与柑桔冻害密切有关 。防治措施应以增强树势,防止枝干受冻为主 。枝干发病后可在病斑及其周围纵横刻划,深 达木质部,然后用50%的托布津或50%多菌 灵100倍液,或用401抗菌剂50~100倍液或 树脂净连续涂抹2~3次,每次间隔1周。
• (5)介壳虫:目前国内 以矢尖蚧最为普遍和严重 。一年3代,世代重叠。 常引起落叶枯梢,削弱树 势,降低果实品质。矢尖 蚧以雌成虫越冬。可掌握 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喷4 0%氧化乐果500倍液, 20天后再喷一次,或用 20%扑虱灵1000倍液 ,40%水胺硫磷500倍 液喷布防治。
• (7)潜叶蛾;为害叶片,以嫩梢和幼叶受 害最重。卵产于嫩芽上。防治方法;主要 掌握在夏、秋梢大量抽生叶后不久,及时 连续喷药2~3次(每次喷药间隔期约10~1 4天)。药剂以拟除虫菊酯类的各种杀虫剂 效果最好,如20%速灭杀丁乳剂2500~ 3000倍液,2.5%敌杀死6000~800 0倍液或20%灭扫利5000倍液等。可兼 治凤蝶幼虫。 防治柑桔病虫害时,要注意药剂的交 替使用和保护天敌。
• (3)高枝压条法 • 在12月前后,选壮 树上2~3年生的枝,环 切一条宽约1厘米的缝, 剥去树皮,并缴湿泥, 外用稻草包好,每天或 隔天浇水一次,半个多 月可生根,壮树每树可 接6~10枝,约2个月 后切断,栽于地里,5 ~6月再定植。
• 2.田间管理 • • (1)中耕除草 • 每年三四次,过干灌水,过湿则排水。
• (2)芽接(枝接成活较差) • 在寒露节前后选2~3年生无病虫害的良种壮 枝,摘叶留柄,再把枝睥芽和一小块木质部一齐 削成盾形的接穗,然后在砧木(带根的苗木)的 树干横向割断树皮(不割进木质部),再在其中 央向下割一刀,使成丁字形。把接穗的木质部去 掉以后,立即嵌到砧木的割口里,捆扎固定。接 活后把接部以上的砧木割去,只让接穗生长。在 接后第2~3年,按株行距45厘米定植,先挖抗, 将苗木放上,理好根后填土,随后轻轻往上提苗 木,使须根舒展,再填土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