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月份月考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测试。
(22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9分)1.chú xī()这天,家家户户贴chūn lián(),rán fàng ()biān pào(),十分热闹。
2.鲁滨逊在háng hǎi()时流落huāng dǎo(),但他一点儿也不kǒng jù(),勇敢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
3.他一边fān xiāng dǎo guì(),一边niàn dɑo()着:“我的笔记本到哪里去了呢?”二、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画“____”。
(6分)1.这里的畜.(xùchù)牧业非常发达,有猪、马、牛、羊等各种牲畜.(xùchù)。
2.他本来就很清瘦,还穿件很薄.(báo bó)的上衣,更显单薄.(báo bó)了。
3.这位英雄的传.(zhuàn chuán)记极富传.(zhuàn chuán)奇色彩。
三、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7分)万()()新()七八()()()非福()灯()彩不可(____)(____)永无()()(1)表示一切景象或事物都变得面貌一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形容永不罢休,永不停止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3分)(2)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基本能力测试。
(22分)一、在括号里填入表示全部的词语。
(不要重复)(4分)商场里摆满了商品,有的架子上()是生活用品,有的架子上()是体育用品,有的架子上()是服饰,有的架子上()是食品,真是琳琅满目呀!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啷啷地大响起来。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
(10分)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2.“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_______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______,从我脚边__________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____了一日”,《匆匆》中这段话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______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口语交际。
(3分)单小英同学乘车去学校,正赶上北大街堵车。
她绕道赶到学校,迟到了五分钟。
老师批评她不遵守学校作息制度。
假如你是单小英,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解释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课内阅读达标测试。
(10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从我脚边()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了。
1.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分)2.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分)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你也来仿写一句。
(2分)下课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光匆匆流逝,请你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或诗句吧!(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课外阅读能力测试。
(13分)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有删改)1.根据意思写成语。
(2分)(1)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2)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分)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文末句子的作用。
(3分)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部分:作文(30分)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