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海导游词范文介绍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青海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最新青海导游词范文介绍1
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
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自西汉以来,丹噶尔便成为商贸要地,唐王朝与吐蕃在今日月山下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茶马互市”的商衢之地,至1920___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商贾云集,贸易兴盛。
丹噶尔古城还是宗教圣地。
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古城内又修建了城隍庙、金佛寺、火祖阁、玉皇庙、关帝庙、财神庙、北极山群庙、清真寺等,这些寺院庙宇建筑宏伟,壁画精美,同时也把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丹噶尔古城还是宗教圣地。
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东科尔寺从西藏迁至古城东百米处,成为青海和西藏声名远播的寺院。
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古城内又修建了城隍庙、金佛寺、火祖阁、玉皇庙、关帝庙、财神庙、北极山群庙、清真寺等,这些寺院庙宇建筑宏伟,布局严谨,刻镂精致,壁画精美,彰显出无穷的神秘魅力,同时也把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丹噶尔古城又是一座文化之城,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一片瓦、一块砖、一扇门、一合窗,院落街巷无不包含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信息。
而且古城中留下了众多名人诗词、神话传说和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等民间艺术,以及“花儿”会、朝山会、庙会、法会、祭孔、祭海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为古城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最新青海导游词范文介绍2
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青海游玩。
现在我们出发前往海心山。
俗称湖心岛。
古时称仙山,或龙驹岛,蒙名为“奎逊托罗亥”,位于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约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游览胜地。
全岛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0.8公里,面积为1平方公里,形如螺壳。
山顶高出湖面约数10米,海拔约3300米。
山体系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略呈乳白色。
天晴日丽时,凭高远眺,只见
海心山犹如雪浪飘浮,蔚为壮观。
古人曾有诗赞道:“一片绿波浮白雪,无人知是海心山”。
海心山形成于距今二亿年以前的三迭纪,即青藏高原隆起时。
关天它,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很早以前,青海湖周围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草原上居住着成千上万的牧民。
草原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泉井,泉上有一石盖,泉水因此常流不溢。
有一年,两个道人去西天途中路过此地,一时找不到水喝,师父让徒弟到泉中取水,临行前,特别嘱咐取了水要盖好井盖。
徒弟口渴心急,取完水却忘了盖井。
结果没等他走到师父跟前,发现身后潮水汹涌,巨浪滔天,而且越涨越高。
师父一看情况不好,赶忙抓起附近一座小山扔进水中,才将泉眼压住。
可是,原来的草原已变成汪洋一片,周围成千上万户人家被大水淹没一空。
后来,人们便把青海湖称“赤秀洁莫”,意为“万户消失的地方”,而把海心山称为“错宁玛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
海心山地势较为平坦,岛上怪石嶙峋,沙洲点点,杂草丛生,野花纷披。
其有一种花,名叫佛花,色嫣红,叶似蔷薇,每年农历四月开花,香气袭人。
此外,岛上还生长大量的野葱、鹤冠草等优良牧草,每到夏季,岛上水草茂盛,景色旖旎,是理想的天然牧场。
海心山四周环水,远离尘世,境地幽绝,天然仙境,令人神往。
因此,很早以前就有僧人在岛上修行。
据古籍记载,早在汉
代,岛上就有庙宇。
僧人于冰合时,出海取一年之粮而入居,整年不复出。
附近牧民还将马牛羊等牲畜,在冬季冰合后置于此山,永不宰杀,供神佛之用。
传说,当时有人将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牧之,马皆有孕,所生之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因此称为“龙驹”,海心山因此而称为“龙驹岛”。
历史上有名的帝王王莽、隋炀帝都求过龙种。
唐天宝年间,唐代名将哥舒翰夜屠石堡,攻占西海后,筑神威城于“龙驹岛”。
如今这些历史的陈迹,早已被风雨所吞没,岛上留下的只是一些庙宇、僧舍、嘛呢堆等建筑,可供游人凭吊。
大家期待吗?
最新青海导游词范文介绍3
8月13日晴
旅行地:张掖
“一眼七彩丹霞,天下群山无色”。
丹霞地貌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的断层和褶皱,主要成分是砾岩和砾石,主要颜色有红褐色、丹褐色,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黄的似金,银的似钢。
远看气势磅礴,近看包罗万象。
移步换景,能看到七彩云霞、大扇贝、众猴拜僧等景象。
8月14日晴
旅行地:嘉峪关
天下第一关,内城小,草木茂盛;外城大,草木稀疏。
城内的文昌殿是歇山顶,顶上有青龙,两边雕刻着精美的窗花。
当时,为了建明长城,官府让工人们建造时不能多砖,也不能少砖。
等长城建完后,还多了一块砖,最后,工人们把它放在了一个石壁的中间,被称为“最后一块砖”,体现了我们的先人高超的建筑技术。
8月15日小雨
旅行地:敦煌鸣沙山
很幸运,在干旱少雨的敦煌,因为我们的到来迎来了今年的第二场雨。
伴随着雨点声,我兴奋得来到鸣沙山景区,走进景区,看见一望无垠的沙漠,不远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它就是“鸣沙山”。
远远地听见悠扬的驼铃声在鸣沙山的朔风之中,回头一看,发现一只只骆驼排成一队,浩浩荡荡从山中经过,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
傍晚下着雨,很冷,妈妈躲在亭子里已经冻成一团,我和爸爸登上了鸣沙山,看到了传奇的月牙泉,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拿着爸爸的手机拍下了照片。
下山的路好走多了,不到五分钟,我们就从山顶狂奔到山底。
8月16日:又见敦煌
旅行地:敦煌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