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三、本学期重点、难点、章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水”“空气”“天气”这三个单元组成。
1.“水”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水与水的变化的活动;鼓励学生关注自然的水现象,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生活中现象;让学生在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
2.“空气”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探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细微感知,在课外或家里进行一些观察研究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保护空气,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空气的特征、性质。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11.11-1.15
我们关心天气
认识温度计
2
12
11.18-11.22
测量气温
测量降水量
2
13
11.25-11.29
观测风 观测云
2
14
12.2-12.6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2
15
12.9-12.13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2
16
12.16-12.20
科学知识科普课
2
17
12.23-12.27
垃圾分类教育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五、教学进度表(另表)
教研组意见:
教研组长签名:
年月日
教务处意见:
教务主任签名:
年月日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
任教年级:三年级科目:科学任课教师:杨礼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2-9.6
水到哪里去了
水沸腾了
2
2
9.11-9.12
水结冰了
冰融化了
2
3
9.16-9.20
谁能溶解多少物质
加快溶解
2
4
9.23-9.27
混合与分离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2
5
国庆放假
放假
6
10.7-10.11
感受空气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2
7
10.14-10.18
压缩空气
空气有质量吗
2
8
10.21-10.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我们来做热气球
2
9
10.28-11.1
风的成因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2
10
11.4-11.8
期中考试
11
3.“天气”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学会测量气温、降水量等,能对生活中的天气进行分类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课程教学计划表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学校:
年级:_三年级_
班级:__
学科:_科 学___
任课教师:____
20年8月31日
课程教学计划
教科书
科学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期总课时
32
周课时
2
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科学这门课程,科学课能够帮助他们认识物质世界,初步学习唯物的思维去探索世界,所以这应该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门课程。
4.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2
18
12.30-1.3
期末总复习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