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炭采制样基本知识

煤炭采制样基本知识


通常:对大批量煤(如轮船载煤) 5000t为一采样单元; 小批量煤(如火车、汽车和驳船载煤) 1000t为一采样单元。
c. 确定采样单元数 —— 一批煤可作为一个采样单元; —— 可划分为m个采样单元
2)确定子样数
——根据采样精密度和煤样的不均匀性确定
基本采样方案子样数: (按GB 475-2008表2规定)
制样粒度和留样量关系:
粒度
最小留样量
<25mm
40kg
<13mm
15kg
<6mm
3.75kg
<3mm
0.7k g (圆孔筛,二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器 100g)
<1mm
100g
<0.2mm
5) 干燥 预干燥:使煤样顺利通过制样设备 空气干燥煤样:<0.2mm分析煤样与周围大
气湿度达到平衡 (连续1h质量变化不超过0.1%) 干燥温度:≤50℃ ≤40℃ (易氧化煤样和焦化指标)
a. 堆掺四分法 b. 九点法(取全水分样) c. 二分器缩分法 d. 棋盘法缩分法 e. 条带截取法操作 f. 机械化缩分
a. 堆掺四分法:堆掺3次,一产煤分2-3 次从锥顶落下
b. 九点法取全水分:快,少碰机械 c. 二分器缩分:无偏差的缩分方法
(制作规范,操作正确) 多子样,大留样量
注意: —— 格槽与粒度一致 —— 格槽宽度为粒度的2.5-3倍, 至少>5mm
1、制样应在专门的制样室中进行。 2、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 3、每次制样后应将制样设备清扫干净 —— 破碎完煤样后,应反复开、停机器几次,
以排净滞留煤样;或 —— 处理煤样之前用被采样的煤通过机器予以
“冲洗”,弃去“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 。
4、制样时所有接触煤样的表面均应保证不 污染煤样。
2.2 制样的总原则 目的:
使制备出的实验室煤样能代表所采的总样的品 质,代表被采整批煤的平均质量
制样总精密度: 0.05A2
2.3 制样过程 1)破碎 ——减小煤样粒度 a. 粗碎:>6mm
——用鄂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 鄂式破碎机:入料粒度范围大,效率较低,片
状、矸石不易破碎, 水分适应性大; 锤式破碎机:效率高,易堵筛孔,易产生水 分损失, 水分适应性小。
2 煤样的制备 GB474 – 2008
2.1 制样基本概念 制样:把数量较大的煤样按一定的程序制备成试
验所需的实验室煤样 制样工序:破碎-筛分-混合-缩分-干燥
交替进行 破碎:将大粒度变成小粒度 筛分:确保达到一定的粒度 混合:使样品尽量均匀 缩分:减少样品量
干燥:使煤样顺利通过设备 要求:粒度减小,数量减少,保证良好的代表性
干燥时间:室温 ≤ 24h ≤40℃ ≤ 4h
2.4 制样精密度核验与偏倚试验 制样精密度核验: ——核验两个留样的一致性。 在以下情况需要检验制样精密度: 1)采用新的制样方案时; 2)采用新的缩分机械时; 3)对制样的精密度发生怀疑时。 制样偏倚试验: ——检验留样与全样的一致性。
2.5 制样一般要求
煤炭采、制样基本知识
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检测研究所)
1 商品煤采样
采样:从一批煤样中采取有代表性煤样的 一个过程。
即:所采样品的品质能代表被采批煤的 平均品质.
1.1 采样的基本原则 ——被采样批煤的所有颗粒都有可能进入采
样设备; ——每一颗粒都有相等的几率被采入试样中
—— 在格槽长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入料 —— 水分较大时,应经常振动二分器 —— 时常检查二分器是否存煤
f. 机械化缩分 注意:
—— 鄂板开口与出料粒度是否一致; —— 清扫机械(易开启的不必用煤样清
洗); —— 入料应均匀,不能直接倒入; —— 注意观察异常现象:
粒度过大时应调整鄂片距离, 留样量过少时,应检查缩分器是否 堵塞。
精煤
其它洗煤
Ad > 20% A≤ 20%
±2% ±1/10 Ad ±1%
± 1.5%
(绝对值) 但不小于± 1 (绝对值) (绝对值)
% (绝对值)
2) 基本采样方案(机械化采样)
煤炭品种
精密度 Ad %
精煤
±0.8
其它煤
±1/10Ad, 但≤1.6%
3) 专用采样方案
➢ 根据采样目的、试样类型和合同各方的要求 确定采样精密度。
3) 煤堆采样
子样点布置: ——顶、腰、底均匀分布 ——仲裁时必须采用“开/倒垛方式” ——采样时应先除去0.2 m的表面层(新工作面
除外)。
煤流中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器开口至少是煤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
并 不小于30mm, ——采样时,应尽量截取一完整煤流横截段作 为一子样, ——子样不能充满采样器或从采样器中溢出。 ——尽量避免煤流的品质变化周期与采样器的 运行周期重合,以免导致采样偏倚。
分层装载时,也可从运载工具顶部采样。 ——无论用何种方式采样,都应通过偏倚试
验,证明其无实质性偏倚
——在从火车、汽车和驳船顶部煤采样的情 况下,装车(船)后应立即采样;
——经过运输后采样时,应挖坑至0.4 m~ 0.5m采样,取样前应将滚落在坑底的煤 块和矸石清除干净
——用于人工采样工具开口至少为煤标称最
5、制样时应避免煤样的损失。 6、接受煤样时要核对煤样的有关信息,如
煤种、粒度、采样地点和质量等。 7、每个煤样的制备均有制样记录。 8、分析样装瓶量不应超过煤样瓶容积的3/4,
以便使用时混合。 存查煤样应装在密封容器中,并尽可能装满 容器
a.)确定煤的品种 b.)确定煤的标称最大粒度 c.)确定采样单元 m d.)确定子样数目 n e.)确定子样质量 ma f.) 确定采样方式(子样分布方式)
5 采样精密度核验和偏倚试验 精密度核验: ——核验按设定的采样方案采样是否能达到
标准规定的、或预先约定的精密度
偏倚试验: ——检验按设定的采样方案采样与按参比方 法采样的结果间是否有偏倚(系统误差)
品种 精密度,Ad 不同采样地点的子样数 % 煤流 火车、汽 煤堆和 车、驳船 轮船
精煤 ±0.8
16
22
22
其它 ±1/10Ad, 28
40
40
煤 且≤1.6%
b. >1000t 批煤的子样数 N = n 实际批量
1000
c. <1000t批煤的子样数,按比例递减,但不
少于下表规定( GB 475-2008表3)
影响采样精密度的主要因素:
1)煤炭本身的均匀程度—— 客观 2)采样单元数目 3)子样数目 4)子样质量 5)采样工具 6)子样点布置 7)子样采取操作规范性
1.5 采样方案制定
1)确定采样单元 a. 分品种,以1000t为一基本采样单元; b. 当发运量不足或大于1000t时,可根据
实际情况,以下列煤量为一采样单元: —— 一列火车装载的煤; —— 一船装载的煤; —— 一车或一船舱装载的煤; —— 一段时间内发送或交货的煤
样单元) ➢ 制样和化验方差VPT
确定子样数 n (标准中5.3.2.4给出) ✓ n不能<10。
3)确定试样质量 ——由煤的标称最大粒度决定。
a. 总样最小质量
标称最大粒度/mm 一般分析和共用试样/kg 全水分试样/kg
150 100 80 50 25 13
6 3 1.0 A 精煤为60kg。
a. 基本采样单元最少子样数目(人工采样)
品种
原煤 筛选煤
采样地点 煤流 火车 汽车 船舶 煤堆
Ad>20
60 60 60 60 60
Ad ≤20
30 60 60 60 60
精煤
15 20 20 20 20
其它洗选煤(包括中煤) 20 20 20 20 20
基本采样单元最少子样数目(机械化采样)
——初级子样应均匀分布于整个采样单元中。 ——采样器横过煤流的速度在整个采样过程中
保持恒定。 ——实际采取的子样数不少于规定的最少子样
数。
静止煤采样注意事项 ——首选在装/堆煤或卸煤过程中进行, ——直接从静止煤中采样时,应采取全深度
试样或不同深度的试样; ——在保证煤的品质均匀且无不同品质的煤
2600 1025 565 170a
40 15 3.75 0.7 0.10
500 190 105 35
8 3 1.25 0.65 —
b. 子样质量 b.1 子样最小质量
按 ma 0.06d 计算,最少为0.5 kg。
部分粒度下初级子样最小质量
标称最大粒度,mm
子样质量参考值,kg
100
6.0
通常:使用颚式破碎机制备水分试样
b. 中碎: 6mm-0.2mm ——用锤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
锤式破碎机:缺点同上,不可逐级破碎
对辊破碎机:可逐级破碎,粘结煤易粘辊
c. 细碎 <0.2mm ——用粉碎机
注: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煤样发热氧化变质
2)过筛 —— 确保煤样粒度 3)混合 —— 增加煤样的均匀性 4)缩分 ——减少煤样量,保证留样与弃样一致
1.2 商品煤的种类 1)原煤 Ad 4.01—39.00% 2)筛选煤 3)精煤 Ad 5.01—12.50% 4)其他洗煤 5)中煤:介于精煤和洗矸之间的煤
1.3 采样标准
GB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修改采用ISO 18283-2006)
GB/T 19494 -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1部分:采样方法 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 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 (技术上采用 ISO 13909 - 2001 )
大粒度的3倍且不小于30 mm
——采样器的容量应足够大,采取的子样质量 应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