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色宝石学

有色宝石学

1、有三个红色圆珠可能是红宝石、玻璃、尖晶石、石榴石、碧玺,如何区分?(1)物理常数不同,石榴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红宝石二色性明显,紫外灯下红宝石有红色荧光,而石榴石表现为惰性。

石榴石吸收光谱有别红宝石。

放大检查,石榴石内部洁净,红宝石汽液包体各种固态包体丰富。

(2)尖晶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折射率 1.718,低于红宝,放大检查有串珠状排列的八面体负晶。

(3)电气石二色性更明显,双折射率较高(0.008-0.020),刻面宝石可见刻面棱重影,有充满液体的扁平状包体和和不规则的管穴。

(4)红柱石具有肉眼可见的强多色性,为褐黄绿、褐橙、褐红,短波紫外光下具无至中等绿色、黄绿色荧光。

红宝石是无至中等红色荧光。

红宝石在红区有明显cr吸收线,而红柱石只在蓝紫区有吸收线。

(5)红玻璃为均质体无多色性,放大检查可见气泡、旋涡纹等,具典型的贝壳状断口,由于硬度低,棱线磨损往往比较严重,密度小,手掂有轻感。

2、如何区别扩散处理蓝宝石与天然蓝宝石?(1)油浸放大检查或散光观察:颜色在棱线处或裂隙处集中,呈网状,边缘处集中。

(2)放大检查:裂纹、凹坑等缺陷的边缘和内部及棱线处可见颜色富集。

扩散处理的星光蓝宝可见短针状包体在表面富集,星线细而直。

(3)紫外荧光:有的扩散的在短波紫外光下有蓝白或蓝绿色荧光。

(4)吸收光谱:有的扩散的无450NM吸收带。

辐照处理:无色、浅黄色和某些浅蓝色蓝宝石经辐照可产生深黄色或橙黄色,极不稳定,不易检测。

3、红、蓝宝石质量评价有哪些要点?(1)红、蓝宝石的颜色质量评价:a,颜色b内反射和内反射色c颜色的均匀程度d多色性(2)净度质量评价(3)切工质量评价需考虑琢型、比例、对称性、修饰度4 •简述橄揽石与绿色锆石的区别:(1)具亚金刚光泽和很强的色散,比橄榄石明亮(2 )高得多的折射率(1.925-1.984)和密度(4.7g/cm3)(3)吸收谱线明显不同5 •举例说明包体在宝石学中的重要性。

(1)了解天然宝石的生成条件,指导找矿和确定合成宝石实验条件(2)根据典型包体及包体的组合特征,确定宝石品种及优化处理方法(3)根据典型包体及包体的组合确定宝石产地(祖母绿中含有氟碳钙shi矿或立方体石盐的三相包体刻盘多事哥伦比亚的)(4)根据宝石包体特点合理加工宝石,某些具有特征的包体可是宝石增值(如水胆玛瑙)(5)根据宝石包体的大小及分布特征对宝石进行评估和分级(6)了解宝石包体的性质确定对宝石进行技术处理的可能性(如钻石的激光处理)6翡翠的主要优化处理方法及其鉴定。

1热处理从外观而言,天然红色翡翠稍微透明一些,而加热的红色翡翠则有干的感觉,通过红外光谱仪进行鉴别可以看出,天然翡翠在1500〜1700cm-1、3500〜3700cm-1附近表现出较强的吸收区,为结晶水和吸附水的吸收区;经热处理的红翡翠在上述两个位置没有强的吸收区,说明烧制翡翠中没有水的存在。

2浸蜡严重浸蜡的翡翠缓慢地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使蜡溢出。

在紫外荧光灯下可能见到蓝白色荧光。

有机物峰明显,具有2854cm-1、2920cm-1特征谱3(三)漂白、充填处理1)光泽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

加入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 B货”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

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3)结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

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沟渠”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6)荧光性无或弱至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分布均匀或呈斑杂状)放大检查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

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

①表面明显可见分布较均匀的“蛛网”状或“沟渠”状裂纹。

这是确定无疑的漂白充填翡翠②表面抛光较好,但局部可见细小裂纹相对集中③表面极为光滑,细小的裂纹很少,但在表面出现很多类似“翠性”反光的亮点。

用透射光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

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结构松散,颗粒边缘界限模糊,颗粒破碎,解理不连贯)热反应“ B货”翡翠加热200 —300 C后胶质发生碳化。

9)敲击反应经过漂白充填后的翡翠,其结构被破坏,矿物颗粒间被胶质充填。

因此轻轻敲击后发出沉闷的声音,与天然翡翠清脆之声有明显的区别(四)染色处理(1)放大检查染色的颜色呈丝网状分布,在较大的绺裂中可见染料的沉淀或聚集(2)光谱特征铬盐染色处理的绿色翡翠常出现650nm宽吸收带(3)查尔斯滤色镜染色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的反应也不同,既可以无变化也可以变红。

但如果绿色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则表示该翡翠经过染色处理。

(4)紫外荧光有些染色翡翠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黄绿色或橙红色(染红色翡翠)荧光⑸红外光谱经有机染料染色的翡翠在红外光谱中出现2854cm-1和2920cm-1的吸收峰,表示存在有机物。

6)阴极发光显微镜(五)覆膜处理覆膜翡翠的颜色均匀;折射率偏低,点测法为1. 56左右(薄膜的折射率);放大观察可见表面光泽弱,多为树脂光泽;无颗粒感;局部可见气泡;可见薄膜脱落,多出现在边缘部位;针触之感觉较软;手感较涩。

7简述翡翠的质量评价。

从颜色、结构、透明度、精度、切工、重量六个方面进行,(10)颜色浓:颜色的饱和度要高阳:颜色的亮度要高正和:翡翠的颜色分布的和谐与否(2)结构指矿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及颗粒间结合方式直接影响翡翠的“种质”“水头”光泽和硬度等。

颗粒细小,结合紧密的则显得温润细腻(3)透明度净度指影响翡翠美观的因素,包括脏色和裂隙等(5)切工(6)重量8 •简述欧泊的变彩原因。

(1) Sio2球体均匀性:欧泊内部大小相同的二氧化硅球体,在三维空间紧密排列(2)光的干涉和衍射产生变彩:形成变彩的颜色与二氧化硅球体大小有关变彩以220-260nm之间为最佳9. 欧泊、Slocum石、塑料仿欧泊如何区别。

欧泊的塑料仿制晶在外表上与真晶很像,但细心观察色斑可发现他缺少天然欧泊的典型结构,并可能存在气泡,在正交偏光下可见异常消光,有时在气泡周围还可出现应变痕迹。

塑料的折射率较高,一般在 1.46-1.70 之间,而天然欧泊为1.45塑料的密度1.05-1.55g/cm3,比欧泊的密度低得多小心地用针探查,针尖会扎入塑料仿制品中,塑料的硬度为 2.5欧泊为5-6.在Slocum石的无色透明或彩色玻璃主体内,包含着一些长条状或片状的彩片,这些彩片可能是不同颜色的玻璃薄片,也可能是金属片。

在整体外观上与欧泊十分相像,但在显微镜下可发现,这些彩片具有固定不变的界线,边缘相对整齐,缺少欧泊的结构特征,而更像周期的有色金属片,可见气泡玻璃折射率 1.470-1.700,欧泊 1.45.玻璃密度 2.30-4.50g/cm3,欧泊 2.1g/cm310. 虎睛石与石英猫眼有何区别。

一般的石英眼质地较粗,眼线的线状不甚明亮,光线的边界也不清晰,但也有质地细腻者,光线界线明亮且虎睛石的猫眼效应一般眼线较宽,左右摆动一般很少见到像金绿宝石猫眼那样的眼线的开合现象。

11同种颜色的独山玉与翡翠如何鉴别?优质独山玉质地细腻,很像翡翠,但二者结构明显不同,翡翠为纤维变晶结构,独山玉为粒状变晶结构。

另外,二者颜色特征和颜色分布特点也有明显的差异,翡翠的颜色比独山玉颜色艳丽,独山玉的绿色中带有明显的灰色、黄色色调,整体颜色不明快。

翡翠绿色为带状、线状分布,由绿色的纤维状硬玉矿物集合体造成;而独山玉绿色多呈团块状分布,由粒状的绿色绿帘石矿物集合体形成;翡翠的密度3. 34(+0 . 06,-0 . 09)g /cm3比独山玉的密度咼。

12如何鉴定红色系列石榴子石红尖晶石,红碧玺,红宝石?•与红色石榴石的区别除物理性质常数不同,红宝石与石榴石的区别主要在于:石榴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红宝石二色性明显。

紫外灯下红宝石有红色荧光,而石榴石表现为惰性。

石榴石吸收光谱明显有别于红宝石2 .与红色尖晶石的区别红宝石与尖晶石的区别主要在于:尖晶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

尖晶石折射率为1 . 718,明显低于红宝石。

放大检查中尖晶石具串珠状排列的八面体负晶。

3 .与红色电气石的区别红宝石与红色电气石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气石具有比红宝石更明显的二色性。

电气石双折射率较高(0 . 008—0. 020)。

刻面宝石在合适方向可见后刻面棱重影。

电气石具有特征的充满液体的扁平状包体和不规则的管穴。

13简述石榴子石拼合石的鉴别。

这种拼合石的鉴别方法是观察“红圈效应”,检查时需将拼合石亭尖朝上,置于白色背景上,用点光源照射,可见沿腰围内红色圈痕;此外用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沿拼合石亭部仔细观察,可见一个闭合的拼合线,拼合的胶质层内可见气泡,拼合上下两层颜色、折射率、包体特征通常不一致等14龟甲与塑料的区别。

显微特征龟甲上的色斑是由许多球状颗粒组成的,这种结构在塑料仿制晶中是见不到的。

塑料中所见到的颜色呈现为条带状,色带间有明显的界线,塑料具有铸、模的痕迹,有气泡包体折射率龟甲的折射率为1. 55,塑料仿制晶的折射率大致范围为1. 50〜1. 55。

密度龟甲的密度为1. 2g/cm3,塑料仿制品的密度为1. 49g/cm3。

热针检查龟甲会发出头发烧焦的气味,而塑料仿制晶发出辛辣味与酸反应龟甲会被硝酸侵蚀,塑料仿制品不与酸反应。

如何区分天然琥珀与再造琥珀。

1)内部特征:早期生产的再造琥珀常含有定向排列的扁平拉长状气泡及明显的流动构造,并产生清澈与云雾状相间的条带,琥珀颗粒间可见颜色较深的表面氧化层。

新式再造琥珀透明度高,不存在云雾状及流动构造,表现为糖浆状的搅动构造,有时含有末熔物。

未处理过的琥珀内所含气泡多呈圆形,通常含有动、植物碎屑。

2)通过放大观察可见再造琥珀可能具有粒状结构或“血丝”状构造,在抛光面上可见相邻碎屑因硬度不同而表现出凹凸不平的界线。

3)正交偏光镜下,再造琥珀表现为异常双折射,天然琥珀的典型特征是局部发亮。

4)再造琥珀的密度比天然琥珀稍低一些,一般为1 . 03—1 . 05g/cm3,5)在短波紫外光下,再造琥珀比天然琥珀的荧光强,再造琥珀表现为明亮的白垩状蓝色荧光,天然琥珀为浅蓝白、浅蓝或浅黄色荧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