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县中医院中药处方应付
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应写正名正字.
处方应付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的要求,选用符合规格标准的药物,进行处方调配。
药材经加工炮制后,能改变其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
医师根据辨证论治,依病情不同,在立方时就需要选择不同的经过加工炮制的药物,以求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因此,在调配处方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炮制品的应付。
根据历史用药常规和各地区的用药习惯,处方炮制品的应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当医师在处方上写明药物炮制品的名称时,才付给炮制品种,若只写药物名称,而不写炮制品的名称,则付给生品。
这类药物一般既可以生用,也可以炮制后使用,但是,炮制后的药物,其治疗作用与生品有很大的不同。
如生麻黄解表发汗力强;而蜜炙后平喘的作用增强,发汗作用则降低。
又如甘草生用可以解毒利咽;炙后用则益气和中。
因此,这类药物要注明是否需炮制。
另一类药物则不论只写药名或写炮制品名,均付给炮制品;如果因病情需要而要用生品,则要在药名前面另加“生”字[举例]。
又如处方写“酸枣仁”,应付“清炒酸枣仁”;写“生枣仁”则付生品。
此类药物一般需经炮制后使用,很少生用,因此,只要写药名就可以付炮制品。
在这类药物中某些药物质地坚硬,炮制后有效成分容易被
煎出来,如王不留行炒后开花;矿物药炒后酥脆。
另有些药物性烈偏激,炮制后可缓和偏性,增强疗效,如白术性燥易伤阴,用米泔水浸制后可减少其燥性,麸炒后可以增强健脾作用。
还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矫正其不良的气味。
为了确保用药准确、安全、有效,结合我院传统用药习惯,特对我院中药饮片的处方应付做出统一规定。
一般处方药名上标有“生”字的应付生品,注明炮制品的付相应的炮制品。
处方上单写药名的,应掌握应付常规:
一、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应付炒的品种:
麦芽、山楂、莱菔子、王不留行、酸枣仁、建神曲等。
二、处方用蜜炙的品种,须在正名前写上“炙”,如:
炙黄芪、炙枇杷叶、炙款冬花、炙马兜铃、炙桑白皮、炙紫苑等。
三、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炙)应付烫的品种:
狗脊、龟板、鳖甲、穿山甲、骨碎补、鸡内金、马钱子等。
四、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炙)应付麸炒的品种:
白术、苍术、枳实、枳壳、僵蚕等。
五、处方单写药名(或写制)应付酒制的品种:
何首乌、等山茱萸、乌梢蛇。
六、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炙)应付醋炙的品种:
柴胡、元胡索、香附、大戟、甘遂、商陆、五味子、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七、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炙)应付盐炙的品种:
小茴香、车前子、补骨脂、巴戟天、杜仲等。
八、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炙、制)应付特殊辅料制的品种:
远志、川乌、草乌、天南星、白附子、半夏、吴茱萸、厚朴、藤黄。
九、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煅)应付煅的品种:
自然铜、海哈壳、磁石、代赭石等。
十、具体品种详见附表。
药剂科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