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地球上的水

3 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下面“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完成第1~2题。

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B.沙漠凝结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2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以上都不是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

第2题,该地区深居内陆,水循环类型主要属于陆地内循环。

答案:1.C 2.B读下面“非洲乍得湖流域图”,完成第3~4题。

3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解析:第3题,陆地水蒸发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

第4题,从图中不同时期的湖岸线信息来看,乍得湖的湖泊水位总体在下降;从湖岸线的变化趋势和疏密程度来看,其湖底应是东南低,西北高。

答案:3.D 4.B5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

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截面图,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河流洪水期内,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和湖泊水位,这是因为河流径流为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快,水位上升快,水位高,而潜水是地下水,受下渗的影响,汇水慢,水位上升慢。

河流与湖泊相比,河槽窄,容量小,河流水位上升快,水位高,所以洪水期内河流水补给潜水和湖泊水。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图为河流水补给潜水,表示河水下渗的过程;③图表示河水汇入湖泊,湖泊起到降低河流水位,削减河流洪峰的作用。

答案:A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降水增加B.地表径流增加C.蒸发量不变D.地下径流增加7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A.封山育林B.退耕还林C.修建梯田D.修建小型水库解析:第6题,毁林开荒,植被破坏导致蒸腾作用显著减弱,降雨时,地表径流增加。

第7题,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修建小型水库能进一步增加该流域的水资源。

答案:6.B 7.C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能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是( )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⑤9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⑥洋流能够把低纬热量带到较高纬度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解析:第8题,依据题意,中低纬度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

事实上此题可以直接根据图中洋流方向得出答案。

第9题,⑥为暖流,把热量从低纬输往较高纬度;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②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洋流①③不是交汇,而是背向流动;C项中,厄尔尼诺现象应该是赤道逆流势力增强,使得东南太平洋海区水温异常升高,图中⑥洋流类似于巴西暖流,与厄尔尼诺现象不一定能建立关联性。

答案:8.A 9.A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11流经①处的洋流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12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处都可能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B.使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降水量增加C.在帆船时代,对海洋运输有重要影响;在目前以大型轮船为主的海运时代,对海洋运输没有影响D.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因此相应海区海底石油资源也很丰富解析:第10题,由右侧盛行风风向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

①处洋流位于大陆东岸,为暖流;②处洋流位于大陆西岸,为寒流;③处洋流是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的暖流;④处洋流是东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

第11题,①处洋流为北半球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第12题,渔场主要分布在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

渔场的分布与海洋石油分布无直接对应关系。

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无论帆船还是大型轮船顺洋流航行,速度都较快;反之则慢。

答案:10.D 11.C 12.B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某航海爱好者乘船从A到B,若从尽量利用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应沿哪条航线航行?( )A.aB.bC.cD.d14图中M、N两地沿海降水不同,主要原因是( )①大气环流不同②地形条件不同③洋流影响④海陆位置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13题,结合洋流流向及盛行风分布应选择d航线,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顺东北信风。

第14题,M地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季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N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答案:13.D 14.D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A.甲B.乙C.丙D.丁16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B.在③④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增加C.在⑤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D. 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解析:第15题,四大渔场中,丙是秘鲁渔场,是上升流形成的,其他均为寒暖流交汇形成。

第16题,洋流可以加快海洋污染净化速度,但也会使污染范围扩大。

洋流③⑤均为寒流,使沿岸降温减湿。

⑤秘鲁寒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使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答案:15.C 16.C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第17~18题。

17下列有关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南方的人均耕地不到北方的一半C.人均耕地南方多于北方D.南方的人均水资源少于北方18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B.耕地面积差异较大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解析: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地区人口较多,A项错误;通过计算可知,C、D两项错误。

第18题,我国的降水主要是东南季风带来的,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时间长、程度深,故南方水资源的总量较北方丰富。

答案:17.B 18.A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

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

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会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产生影响?(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20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哪种矛盾?(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解析:水循环包括四个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主要影响径流环节。

拦蓄和利用雨水是把属于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时间上的再分配,即在水多时储存起来,水紧张时再利用,从而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配不均的矛盾。

答案:19.D 20.B二、综合题(共50分)21(12分)读下面“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月,其主要原因是。

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

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的变化而变化。

(5分)(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补给形成的。

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种补给类型。

(3分)(3)若河流甲、乙位于我国,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它们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4分)A.西北、东北B.西南、东北C.西北、东南D.东北、西北答案:(1)7~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使河流径流量减小气温(2)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3(3)A22(10分)下面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海区(填字母)丰富的渔业资源的形成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3分)(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

(2分)(3)A为水循环中的,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

(3分)(4)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能和能。

(2分)答案:(1)海陆间循环 C(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答出两点即可)(3)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量平衡(4)太阳重力23(12分)读下面“位于我国东北、西北内陆和南部沿海地区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统计图”(单位:m3/s),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河流位于我国的地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2分)(2)图乙河流的丰水期出现在夏季,枯水期出现在冬季,其中1、2月份出现断流,其断流的原因是。

(1分)(3)分析图丙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填写下表。

(4分)河流径流特形成原因点春季夏季流量大,形成夏汛秋季流量逐渐减小冬季风势力强盛,使雨带迅速南撤,降水减少冬季河道结冰,流量小(4))(5)图中三条河流径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该特点对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是易发生灾害,解决的措施是。

(3分)解析:第(1)题,从图甲可知该河汛期为4—9月,故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主要是雨水补给。

第(2)题,图乙所示河流位于西北地区,1、2月断流的原因为气温低,高山冰雪无法融化。

第(3)题,图丙所示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季因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夏季雨带移至东北,降水增多形成夏汛,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道结冰,流量小。

第(4)题,内陆地区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第(5)题,三条河流都具有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的特点,易发生旱涝灾害,可以通过修建水利工程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旱涝灾害。

答案:(1)南部沿海雨水(2)该河流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1、2月份气温在0 ℃以下,高山冰雪无法融化,造成断流(3)河流径流特点形成原因春季流量增加,形成春汛春季气温升高后,积雪融化夏季—雨带推移至东北地区,降水多,补给量大秋季——冬季—气温降至0 ℃以下(4)乙图河流(5)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有汛期旱涝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24(16分)地球表面约3/4的地区为水所覆盖。

水既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扰,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六省,就面临着这样的矛盾。

相关主题